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出众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加上精湛的演技,韩剧《大长今》让中国观众看到了李英爱的美。  相似文献   

2.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然而以前每次面对它的时候,我们总是痴迷于它那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意出尘外的独特构思和跌宕跳跃的诗性语言,而对它那层现叠出、异彩纷呈的艺术肜象则品味不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余莹 《音乐世界》2010,(11):70-71
虽然最近热播中的韩剧不少,但还是听说不少痴迷份子把《原来是美国啊》重复温习了一遍又一遍,真的爱不释手,美男+美女+梦幻+可爱,这些最讨人喜欢的元素集合在一起,注定整个2010年,《美男》都将是难解之毒。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教材大部分以政治为主.过于远离学生生活.改革后的现在使用的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荔枝》、《在家里》、《放风筝》等,都是生活中的教材。很明显,教材内涵体现了尊重生活。尊重学生个体体验。使学生学起来不陌生。好像就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事物一样.学起来兴趣盎然。编者的意图也是希望我们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领会课文潜在意义.更好地引导学生爱生活.懂生活.才能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与蒲松龄的妻子有很多相似之处:善持家、有主见、能牺牲、生存能力过于男子。这些神异迷人的女生形象直接来源于蒲氏的理想和他对女性的关怀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家庭伦理的限制,强调女人的女儿性而非妻性、母性。蒲氏将所有的美、年轻、自由,甚至自己的幽默、诗情都集中在女子身上,留给男子的只有痴迷。另外,他所喜爱的志怪传奇小说、他对知已的渴望,也促进了之些女性形象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现在看韩剧门槛好高.不懂点天文物理都看不懂!”这句网友的吐槽,说的就是热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结尾中,编剧为外星人男主角都敏俊开的外挂——自由穿梭“虫洞”,最终回到干颂伊身边。虫洞是什么?穿梭于虫洞的都教授能看到什么?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李剑龙向《新京报》记者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7.
《音乐世界》2013,(4):2-2
1月11日,热播韩剧《想你》的男主角朴有天在北京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当日现场吸引了近100逾家媒体参加,这足以证明他在中国的人气之旺。  相似文献   

8.
胡适于1922年发表的《读〈楚辞〉》一文,在现当代《楚辞》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读〈楚辞〉》对《楚辞》相关文献的考辨及《楚辞》注家的研究具有启发《楚辞》文献学研究与促进现代学术研究范式建立的意义。同时,胡适在文章中提出的“屈原否定论”等观点,更暴露出他的《楚辞》研究存在着立场过于主观、结论过于武断两大缺陷,而这两大缺陷的产生主要是受“疑古”思潮和胡适西化的文学观念的影响,折射出传统文史之学的现代转型历程。  相似文献   

9.
历来说《诗》者,皆认为十五《国风》是按国别分的类,《商颂》《周颂》《鲁颂》也是如此;而对《大雅》《小雅》则另有说法.总之认为不是按地域来划分的类别。本文认为."综观《诗》的分别,可以发现它们应该是以地域为依据而划分的类别。在上古语言中,"雅"与"夏"相通.或互相连续.如“雅夏”.因此.这就是现在的“亚细亚”一词的来源。“大夏”就是《大雅》.“大夏”也就是“古希腊”.“小亚细亚”就是《小雅》。周武王前的西周.面对中原.背靠大夏,成为堪称中西合璧的广袤侯国。建立西周王朝后.很注意“采八方之音”.广泛搜集各地乐章.“大夏”和“小亚细亚”一带的音乐.对他们并不陌生.这就是在《诗》中出现《大雅》和《小雅》的历史背景。所以.正如同十五《国风》、三《颂》一样.《大雅》《小雅》名称也是源于地域而分的类。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课本中的传统篇目,一直保留至今,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历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此文给予高度重视,总是费事费力地详尽分析课文,恨不得将整部《红楼梦》搬来,甚至有教师将贾府平面示意图和贾府人物关系示意图都搬上黑板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做详细讲述。本人认为此法过于死板、过于冗繁、过于陈旧。  相似文献   

11.
张宁 《文教资料》2014,(8):65-66
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开创了韩剧新的人物组合和叙事情节。这些原创性是通过一系列手段表现出来的:该剧和传统韩国偶像剧的“二元对立”,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对立冲突等实现了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2.
宋艺涛 《成长》2007,(8):55-56
韩剧《大长今》中有些食物的做法颇耐人寻味。长今奉命去照顾一位命在旦夕的老尚宫,老尚宫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小时候哥哥拿给她吃的一把味道特别香甜的米。长今实验了许多制米方法,老尚宫吃后无不摇头,这使长今十分烦恼。  相似文献   

13.
白云 《吉林教育》2006,(10):54-54
一、以琴声为切入点,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教学中,我抓住词语“断断续续”,请同学们自由感受,体会琴声的不连贯,体会弹琴者的不熟练,而恰恰在这不熟练之中,引导学生体会出盲姑娘弹琴的艰辛,进而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抓住句子体会还从那里可以看出盲姑娘爱音乐,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为下文贝多芬情感变化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14.
玛丽娜&钻石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仅仅6个月前.她还冒着小雨在上座率仅为一半的利兹音乐节上表演。而今,在BBC对乐评人进行的调查中,她荣登2010年年度声音第二名。这部分要归于她运气好。毕竟.由一个女人组成.名字稀奇古怪.演唱奇特的流行乐.这样的乐队时下正流行。但玛丽娜2009年的单曲尽显才华.其中《痴迷》和《蒙格利的道路》还是年度金曲。  相似文献   

15.
杨恩泉 《云南教育》2004,(10):37-38
新编小学美术第一册的《牛场》是根据旧教材《哪些东西像梯形》改编的。原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了解梯形的基础上,运用梯形组合画一幅表现牛群的画。我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要求学生运用梯形组合画牛,过于生硬、死板,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技能的要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韩剧《步步惊心:丽》的热播,这部翻拍自2011年大热的穿越剧《步步惊心》的韩剧,除了十二位王子的逆天颜值成了最大看点之外,李准基出演的原版由吴奇隆饰演的"老四",从扮相到演技更是惊艳了众人。曾经因《王的男人》而人气暴涨的李准基,如女人般"美腻",让人心生疑惑——身为一个男人,怎可长得如此细腻?但是,李准基是一个极具英雄情结的演员,他急于转型,以致于有人评论他转型过于早过于彻底了,毕竟凭着那张脸可以在《狼狗》和《一枝梅》之后再接拍一两部传统韩剧,打下更好的人气基础,而他一直纠缠在英雄情结里面出不来,虽然赚足了口碑,但是也失去了部分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17.
袁超 《考试周刊》2010,(56):167-167
时下,校园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学生陶醉于一些历史类书籍,如《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痴迷于一些历史影视剧,如《三国》、《赤壁》等。可真正到了历史课上他们却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以至于出现厌学情绪。许多学生直言不讳:“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  相似文献   

18.
论老舍早期三部小说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早期在英伦创作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劣根性一面进行了揭露、批判,并在小说中构建着他的理想人格。虽然其对传统文化有着过于直观的否定,在思想、艺术上也略显稚嫩、粗疏,但却初步显示了老舍创作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2002年对口单招考试至今。财会专业的考试科目实行大综合制。即将《财务会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统计》、《成本会计》七门课的有关内容合为一份试卷,总分300分。在这七门课中,对照考试大纲要求,除《经济法》、《统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较少外,其他学科间存在许多知识点的重复、交叉.如何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知识.使学生能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专业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将《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考纲知识点对比研究并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儿方面进行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20.
《祝福》位居《彷徨》之首,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代表作。历来的中学语文课本都把它作为名篇列为必修必讲篇目。然而.正如鲁迅先生所感叹的那样.由于本文在艺术上过于成熟.这使得本文思想方面的深刻性(即作者所谓的“自己的命意”)反而不易被人察觉。以往人们所达到的普遍认识,像用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著名结论来涵盖其思想内容.并不能使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