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散打制胜技术之转身后蹬腿动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ARTFISH Prosuite 5.0运动技术分析软件,从运动学角度解析中外散打运动员在不同条件下完成转身后蹬腿动作各技术环节的时间差异.结果显示:我国运动员与俄罗斯优秀运动员穆斯利姆转身后蹬腿技术差距较显著,在捕捉战机、收腿站立阶段差距非常显著(P<0.01),在蹬击阶段差距显著(P<0.05).主要原因:我国运动员攻击距离过大,收腿落地意识差.建议:在训练和比赛中强化收腿意识、衔接攻守动作等.  相似文献   

2.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12):52-53
如何做好基本功中的旋风脚、转身摆莲、乌龙绞柱等动作?我想了解一些少林慧眼功方面的内容,能否介绍一些?如何提高踢腿、蹬腿等腿部动作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蛙泳新旧规则变化的对比分析,阐述新规则给蛙泳转身技术带来的影响,调查发现新规则的实施对少儿蛙泳选手技术与成绩并未带来明显的变化,从少儿游泳运动员蛙泳蹬腿训练、蛙泳蹬腿陆上辅助练习、蛙泳转身长划手过程中本体感觉训练、身体超直姿态训练等方面总结新规则实施后少儿游泳运动员长划手技术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蛙泳的一个动作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蹬腿;第二阶段——划臂;第三阶段——收肘屈膝;第四阶段;——伸臂屈膝。合理的现代游泳技术特点是:1.完全取消滑行阶段,2.一个动作周期内有四个阶段。总目的:以一分钟完成60——66个动作周期的合适节奏、划幅为1.50——1.75米的最佳划幅、四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1.5:2:1:1.5的合理节律保证游泳的高速度。意识任务:1.避免多余动作;2.肌肉的紧张与放松配合要合理;3.保证最佳呼吸机能;4.合理利用作用力;a.减少阻力;b.加大推动力;c.使动力平衡协调。第一阶段——蹬腿  相似文献   

5.
运用VICON动作分析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以及多功能测力靶,对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打击过程的动作时间、躯干旋转角度与打击腿关节角度、环节速度、角速度、支撑腿地面反作用力等相关指标的测量,探讨影响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打击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提膝阶段比普通运动员时间短、速度快、躯干旋转与髋关节角度小,在最后撞击时优秀运动员比普通运动员送髋速度快,充分、支撑腿蹬地迅速并蹬地力度大。建议:(1)正蹬腿的训练中提高提膝的速度以及提膝与蹬伸间的连贯性。(2)提膝时大腿尽量贴紧躯干,撞击时充分向前送髋,加大打击距离。(3)提膝时身体重心不要刻意下压,最后撞击时加强支撑腿蹬地力。  相似文献   

6.
蛙泳教学与其他姿式的教学一样,一般采用分解教学法。教学顺序是:1、腿;2、臂;3、情与呼吸配合;4、臂腿配合;5、臂与呼吸的完整配合。每教一个动作时都是先讲解示范,明确动作要领后进行动作练习。在练习时先陆上(模仿),后水上。在水中练习则先有固定支撑(如扶边蹬腿、站立划臂等),后无固定支撑(如滑行蹬腿、夹板划臂等)。如果是初学者,在学  相似文献   

7.
转身技术决定游泳成绩。掌握合理转身技术的年龄组游泳运动员每个转身可比对手快0.8到1.2秒。因此,要在50米池游40米,做好7次转身可把成绩提高5至8秒。任何一种转身技术都包括有机联系的几个阶段,但是为更好地分析转身技术,可把转身技术分为下述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到边动作。从很多方面来看,到边游速的快慢决定转身的下几个阶段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蛙泳游得轻松自如、游速较快。而另有一些人游得十分费劲,却游不快。这有技术上的原因,亦有其它的原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蛙泳游速呢? 一、掌握正确蹬腿技术蛙泳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蹬腿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蛙泳的游速。有些人常常因对蛙泳蹬腿技术概念不清,而导致了错误的蹬腿技术。通常,我们把蹬腿技术动作简单地分为——收腿、翻脚及蹬腿。其中,正确  相似文献   

9.
转身阶段是游泳比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影响较大。目前针对上海游泳队运动员转身技术的研究较少,转身数据相对匮乏。为此,特开展上海游泳队运动员转身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与国内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研究。本文通过对2021年两场国内重大游泳赛事进行视频解析,获得上海游泳队运动员转身阶段的时间参数,据此分析上海队运动员在转身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后期训练提供参考。研究结果:上海游泳队不同项目运动员在转身技术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问题,主要问题是转身前5m用时长、团身速度慢、滑行距离过长等。  相似文献   

10.
几种技术训练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分解和完整练习法(一)分解练习法:就是将所学的动作分成若干部分逐个学习的方法。形式有: 按完成动作的身体部位分:如将蛙泳动作分为划臂、蹬腿、呼吸和抬头等部分。徒手体操、武术也常用。按完成动作的完成阶段来分:如跳远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部分。分解后的组合形式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太极拳蹬腿动作支撑腿和动作腿的协调活动,揭示中枢双重命令下的下肢运动控制的特征.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各10人,分两组.记录太极蹬腿动作时下肢肌肌电图、双下肢关节的角运动、足底中心压力的移位.每次试验8 s完成,重复5次.统计处理后,做肌电、运动和平衡分析.鲒果:两组间支撑腿的EMG、关节活动和COP位移出现了在形态上和幅度上的差别,但是在动作腿多表现在幅度上的差别.运动员支撑腿的平均EMG都高于初学者,只有股直肌有显著差异;运动员膝和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小于初学者,踝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稍稍比初学者大,只有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较为显著.运动员动作腿的平均EMG只有股直肌和胫骨前肌显著地高于初学者,而臀中肌显著地低于初学者;所有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平均足底中心压力的侧方和前后方位移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运动员动作腿的起始运动约250~350ms,滞后于支撑腿起始运动的延迟时间.结论:运动员和初学者都可以用踝-髋策略来调节单腿直立的姿势平衡,但是运动员能够启动一个根据任务需要的前馈控制技术,通过下肢肌的积极活动,预先形成一个对抗蹬腿反作用力干扰的姿势稳定.因此,训练太极拳可以获得这个前馈控制技术.持续降低重心时,初学者的蹬腿和支撑两任务间出现了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12.
旋风脚在武术竞技套路中是最常见且难度系数较其他腾空动作要高的腾空动作之一,是在武术套路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腾空动作,因此运动员的受伤概率相对较多.文章通过对旋风脚支撑腿膝关节的受力及损伤机制进行分析,为习练者提供正确的训练方法,以预防旋风脚因支撑腿膝关节的错误受力而受到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程录像回放统计,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术统计与分析依运动员各种类型的腿法和得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基本技术运用中,横踢仍然是核心技术和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其使用率均占50%以上;后踢、旋风踢和后旋踢虽然在比赛中的总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实际的得分效果也相当显著,3局比赛中,运动员应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安排战术和体力分配。  相似文献   

14.
对200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212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腿法中,横踢是核心技术,尤其是后横踢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其得分率占80%以上,拳法得分依然为零;男子运动员高难度击头腿法的得分均优于女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采用防守反击打法的运动员占多数,以稳求胜。  相似文献   

15.
散打鞭腿与跆拳道横踢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实验仪器Motion Analysis System对散打运动员的后腿鞭腿技术与跆拳道运动员后腿横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出两种不同技术各自优势与不足,为相关的技术训练提供高理论依据,以提高散打后鞭技术和跆拳道后横踢技术的科学化训练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高校散打运动员的竞赛技术运用水平,文章采用观摩、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竞赛腿法运用特点为腿法的得分较高,但也从中表现出腿法在竞赛过程中使用太过于单一,主要以鞭腿为主。拳法的运用特点为直拳和摆拳的使用率和成功率最高,勾拳位略低,这也充分展示出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在近距离作战时拳法比较薄弱。摔法的运用特点为,接腿摔的技术使用较高,但是在贴身摔时,运动员的运用和成功率较低。影响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技术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运动员个性因素、训练经历、身体素质、战术意识。文章提出了提高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当中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应加强条件反应实战的练习、组织有效的交流比赛,增加战术运用实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优势和不足,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运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腾起初速度、水平速度和起跳时间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这三方面运动能力是较强的。(2)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度、垂直速度和运动成绩与国外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度和垂直速度都小于国外运动员可能导致跳远成绩小于国外运动员。(3)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与垂直速度都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原因:①是运动员起跳腿缓冲和蹬伸能力不足;②是摆动腿和手臂的摆动速度慢;③是髋关节和骨盆运动原因;④是运动员最后3步积极加速上板意识不足。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Fractionated reaction time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distinct epochs known as pre-motor, response and movement times (MTs) of a reaction time task.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elite and novice athletes performing a taekwondo kick in terms of the fractionated reaction time and electromyography (EMG) activation patterns of the muscles of the striking lower limb and the lower back. We hypothesised that the pre-motor time, response time (RT) and MT would be the shorter for elite athletes compared to novices. We collected data on 13 elite and 10 novice athletes when performing a roundhouse kick.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EMG electrodes placed on five low back and lower extremity muscles and an electrogoniometer placed on the kicking knee. We found that pre-motor time was shorter and the RT was longer for elite athletes than novice athletes. Moreover, the integrated EMG of the main knee extensor does not differ between groups though other leg and trunk muscles do. The results allow coaches and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is particular taekwondo kicking movement which coul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technique in order to establish training and teaching goal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比赛运动员技术做现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横踢技术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手段,技术单一是影响我国跆拳道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基本功训练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女子运动员力量素质亟待提高;快、高、连、变、全是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蹦床运动员起跳网上转体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摄像法和影像解析法对我国蹦床运动员起跳网上转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起跳网上转体目前是我国蹦床运动员普遍存在的技术错误之一。它不但影响腾起高度及动作姿态,还易导致身体横向水平位移。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少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应采用非惯性转体技术;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多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在保证充分压网与蹬伸的前提下,身体离网瞬间即可开始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