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传统文化国学思想蕴含深刻的人本精神底蕴,孔子、老子和墨子的学说当中都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积极继承人本思想的精华,这对于我们平等关爱读者尊重读者权利、弘扬图书馆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不同的视点观看历史,历史常常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在读谢松龄的新作《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时便可很容易地看出来。过去有些哲学史研究,把五行学说说成是与天道学说并行的一种哲学理论,天道学说是唯心主义的,而五行学说则是唯物主义的。并将五行学说与德谟克利特的万物起源于原子的学说相提并论,这样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就  相似文献   

3.
晋代葛洪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气功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学家,他的道教神学理论是其养生思想的重要基础,他的养生思想是以神功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养生学说。  相似文献   

4.
魏胜敏 《兰台世界》2014,(6):134-135
晋代葛洪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气功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学家,他的道教神学理论是其养生思想的重要基础,他的养生思想是以神功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养生学说。  相似文献   

5.
"运气",习称"五运六气",是中国先哲推求气象规律的学说,完整地保留在《黄帝内经》里。《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国医学经典,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宝库之一,其中"运气"学说尤为光辉。据初步研究,它的"五行时空控制系统"思想是"运气"的精髓,而气象推求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倘若忽略"五行时空控制系统"思想,那么即使搭起气象推求框架,也是不能正确判断气象特征的。因此,"运气"与其说是一种方术,毋宁说  相似文献   

6.
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义利关系是功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本文考察论证了墨子义利观的人性论基础,墨子的"义利合一"思想、墨子的"群体利益至上"论,指出了研究墨子的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云玲 《兰台世界》2016,(18):103-105
春秋战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生产关系难以继续维系,但又没有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使得社会变得比较混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有识之士都进行了治国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治国思想,这些人代表的阶级不同,提出的治国思想也是不同的。墨子代表的是平民,提出的治国思想是以保护平民利益为主。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非攻的治国思想。墨子的这些治国主张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墨子》的流传与墨家学说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汉代中期以后,墨学由“天下显学”沦为民间私学,《墨子》流传即趋于式微。从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看,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的先秦竹书本《墨子》71篇,是后世历代刊行的《墨子》的最古祖本,然已非完本。其后重要的《墨子》版本有:西汉卷书本、魏晋分章本、隋唐写本、宋刊本、明《道藏》本、明嘉靖本、清经训堂本和《墨子间诂》本。明代以前各重要版本绝大多数已亡佚不传;明《道藏》本及以下各重要版本多保存完好。集众家之长的孙诒让《墨子间诂》本则是《墨子》版本中最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9.
墨子,名翟,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关于墨子的生卒年月以及祖籍,历史上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学者历来对墨子的生平及祖籍都有争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讲求"阴阳平衡、强精固本"等养生观念,并成为国人养生瑰宝。本文解读了我国奴隶制时期养生思想的产生及长寿思想的代表,考察论证了后续养生体系的形成,以及长寿思想对养生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萍 《兰台世界》2014,(3):18-19
吕坤是明代中后期的大思想家,他的一生都践行着他以德养生的思想。或者说以德养生思想,正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精粹。这些都被他写入了《呻吟语·养生》中,对后代养生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吕坤是明代中后期的大思想家,他的一生都践行着他以德养生的思想。或者说以德养生思想,正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精粹。这些都被他写入了《呻吟语·养生》中,对后代养生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超 《兰台世界》2006,(18):54-55
梁启超是20世纪初墨学研究的代表人物,通过对《子墨子学说》《、墨子学案》两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传统墨学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解读,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婉莹 《大观周刊》2012,(12):188-188
“节用”观是墨子治国方略中重要经济思想之一。《墨子·节用篇》记载了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的脉络,墨子提出了以“国家人民之大利”为基准的节用原则,与现代设计中反对形式主义,倡导功能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墨子的主要观点,对于处理设计应用中美和效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谷朝众 《兰台世界》2012,(30):64-65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墨子首次把知识分子和劳动者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培养“兼士”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冯银萍  沈款 《大观周刊》2012,(51):447-448
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是救世治世的重要工具。本文依次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方法等方面对墨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详加分析和阐释,接着又探讨了墨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借鉴意义,这对于加快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墨子生活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非乐"之说产生的缘由及学说自身的辩证意义与逻辑运用,并结合现代生活中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关系的把握,提出了既要"为乐"也要有"非乐"的辩证观点。  相似文献   

18.
老子养生的基本原则、目标及方法,都对后世的养生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老子的养生思想是中华民族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为后世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田骈道家学说的养生文化精髓中,除了提倡要加强体育运动和饮食的合理性之外,还提出养生要和个人心理素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有机结合起来,对道教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平民阶层思想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其"兼爱"思想更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兼爱"内涵的分析,来了解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深究其意,进而寻求它的现实意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