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受到许多中小学的重视。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内涵,是校本教研的"新坐标";强化校本教研的意义,是学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引力磁场";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是激活教育教学科学化与艺术化生成的"愿景构想"的对策集。它需要构建起三级校本教研的工作流程,打造出校本教研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推动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探索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以及路径尤为必要。基于宁夏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境况,以"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例,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研究表明,专业发展需求是开展教师培训的前提,通过"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的本质 校本教研必须抓住校本教研之"本".那么,校本教研"本"在哪里呢? 1.以学校为基地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整体发展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特色而进行的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是学校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而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对远离教育专家和名师相对较远的农村中小学来说,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不是"花架子"或‘时装秀",立足于学校已有的基础,切实抓好校本教研活动,走校本发展之路,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5.
正校本教研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进一步落实和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研究室,教师是研究员"的教研新理念,是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在各中小学,都在积极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但是,一些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校本教研的活动的价值没有落到实处。这样的教研活动不是真正的校本教研,要想通过这种校本教研活动来提高学校的教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研的本质校本教研必须抓住校本教研之"本"。那么,校本教研"本"在哪里呢?1.以学校为基地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整体发展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特色而进行的教育研究。校本教研基地的好坏决定研究实效的高低。这里的基地可视为研究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教师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主动加强学校与外界、教师个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一般教师等的有效整合,才能创新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我们根据教育科学原理、理论和方法,为农村中小学开展开放型校本教研提出了"主题研讨式"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主要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我认为,在一般意义上,"校本教研"不是"教研"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没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者从属关系;"校本教研"是"教研"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本质规定和形态体现——"校本"二字不是对"教研"的修饰和限制,而是强调和突出。当下的"教研"应该是"校本教研";如果也有"非校本教研"的话,那往往存在于学校少数精英分子的研究生涯之中,因为他们常常有较多的甚至更多的校外视野、校外研究。另一方面,"校本教研"并不仅仅指向于校本课程,尽管校本课程是它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教研及其制度建设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校本教研制度就是指开展有效校本教研而建立的规范体系,具体体现为一系列的规则。校本教研制度的执行一方面需要学校内部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意义与价值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校本教研制度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校本教研制度是对传统教研机制的改进与创新,能够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保障,可以促进学校教研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