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把经过另一圆心的圆叫"母圆",把圆心在另一个圆上的圆叫"子圆".下面介绍母子圆的性质和相应的中考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把正方形与它里面最大的圆组合成的图形称为"方中圆".把圆与它里面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组合成的图形称为"圆中方".  相似文献   

3.
各个舞种都有一套自己的动作体系来维持支撑其审美结构,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一直体现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被称之为"划圆"的艺术。本文就"圆"的动、静态两大特征结合动作及实例进行了解释、分析,从而进一步说明中国古典舞的特殊审美及"圆"对中国古典舞蹈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 生:我知道圆周率是3.1415926. 生: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教材是这样呈现的,如下图.   要为直径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的两块圆镜镶边框(如下图),边框的长分别是多少厘米?(镜框厚度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6.
在贵刊2008年第9期,我看到特级教师王永撰写的<解读"圆的周长">一文,颇有感触.由于实验客观存在误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结果都是近似值.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本单元中,教材先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再到圆的面积.  相似文献   

8.
圆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元范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及思维模式息息相关,与道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封建集权思想及儒家"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目的都有很大的关联。在文学实践中这种"圆意识""圆文化"凸出地表现为"月亮"意象和"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后者既有其民族性、大众化的一面又有其封闭性、保守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文字溯源、生态文艺学、合成构词、人文内涵、文艺实践等角度立体展现"圆"的丰富内蕴。  相似文献   

9.
在贵刊2008年第9期,我看到特级教师王永撰写的<解读"圆的周长">一文,颇有感触.由于实验客观存在误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结果都是近似值.因此,很难通过不同圆的各种对应数据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来感悟圆周率是一个常数.而教师简单直白的告知并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缘起 在"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人对圆的认识,提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教师称,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由正方形到八边形……边数无限增大,直至得一圆.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造的"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作为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近似值.那么,刘徽为什么要用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而不用圆的其它内接(或外切)多边形周长和面积作为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近似值呢?其实,"割圆术"蕴涵了如下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李明 《中学教与学》2005,(11):15-16
将导体制成圆形接入电路,在进行电路计算时,就要适当结合"圆"的有关知识.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但新颖别致,易于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使电路计算问题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3.
圆美吗? 如果你听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你就会觉得圆美.张齐华老师不同版本的"圆的认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定位,给人带来了同一种深切的感受:圆真美!……  相似文献   

14.
圆美吗? 如果你听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你就会觉得圆美.张齐华老师不同版本的"圆的认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定位,给人带来了同一种深切的感受:圆真美!……  相似文献   

15.
教师管理是一门艺术,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教育管理者的领导下能动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达成这一目标,管理者就要深谙管理的"方圆"之道."方",有棱有角,指管理的原则性、规范性;"圆",有灵动感,指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就是一种科学而艺术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圆的认识",我认为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即以认识"圆"为中心,根据教材的认知要求将其分成三个相互关联的且能跳起来摘得桃子的系列问题,随后来组织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理论高度繁荣的时期之一.本文从"圆"与"美"的关系出发,紧密结合谢脁的诗歌创作实践,对其"好诗圆芙流转如弹丸"说进行解读,以期通过作品分析和审美观照等方法来揭示这句话的本质内涵,并希冀这种探讨对当今的文学创作能有所昭示.  相似文献   

18.
领导管理有方与圆之分.方指管理的原则性,包括管理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管理的灵活性,包括管理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管理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管理的艺术形式.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领域也要讲究"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教研员):"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识圆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的知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融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的是"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