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莉莉 《考试周刊》2011,(44):223-223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从小事做起,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我们越来越发现"细节"对于班级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教育教学中蕴涵细节;孩子的生活管理离不开细节;班级常规教育同样需要细节,等等。细节对于教育具有特殊的魅力,下面我就采撷三个片断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
论班级建设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班级建设中存在着诸如"全面发展"教育目的面临"操作"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班级建设的顺利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提出班级建设应以公民教育为目的的思路与建议,确立"合作"的理念、"思维"的引导、学习习惯养成作为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同时进一步提出建立合作小组、编制"班级宪法"、建立班委会和班级理事会班级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挑战最大的可能就是"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了。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有几个"问题学生",班级的工作无形中就会增加许多;如果"问题学生"多了,班级里的工作就变得艰难。因此,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班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说过:"一件事至少要有100种做法,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同样班主任工作也需要思想的创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缺乏创造性,我们的班级管理缺乏创造性,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性。21世纪的班主任,更要用崭新的育人观念去培养中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直处于争议当中。而从古至今,教育惩罚从未真正离开过教育管理。教育惩罚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犯错的印象,从而避免再犯错误。高中班级管理中,管理对象正值青春期,管理工作相较于其他时期压力较大,对教育惩罚的应用也较多。而现在的一些教育惩罚存在诸如惩罚不当、惩罚不公、随意惩罚、不敢惩罚等问题。究其原因或与教育惩罚习惯、学生与家长默认以及相关法律无明确规定等有关。本文针对高中班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6.
黄湘宁  奚锁福 《考试周刊》2011,(48):224-225
进入21世纪后,由于班级教育形制还将在国内存在一个时期,班主任的职场生活和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问题,逐渐成为班主任工作的焦点。制约班主任工作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问题就是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在短期内不能有实质性的全面提高,而"班本课程"则使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的缺失得以弥补。  相似文献   

7.
异地高考"破冰"、自主招生"掐尖"、农村生源"升学难"——渐渐驶入"深水区"的高考改革也逐渐面临深层次的矛盾与困难。高考的主要目标是选拔人才,但选拔人才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分制条件下,目前的综合测评机制不完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开拓新方法,摸索新途径,成为我们值得探究的问题。鉴于"朋辈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成效显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尝试性地引入朋辈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汤鹏 《学苑教育》2012,(15):78-78
"有人说"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常见用语。频繁的"有人说"会导致诸多不利问题。因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应对策略来避免这一现象的反复出现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陈永胜  肖双喜 《考试周刊》2010,(27):225-226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重视班级环境的作用也就是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因为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陈鸿亮 《广西教育》2014,(21):66-67
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班级管理模式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体系下初中班级管理的全新发展方向。班级自主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指导价值,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针对班级管理的重大突破。本文结合国内外班级自主管理研究成果以及当下农村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面临的问题,对农村初中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最近撰文谈中国教育时说,河南近1亿人口,每年高中毕业人数96万,能够去省外学习的只有6000人,北大、清华在全国招生指标是8.3‰,在河南却是0.1‰,造成极大不公平.当地学生感慨地说,高考对全国考生是走独木桥,对我们省的考生则是走钢丝绳. 不只河南省,其他一些省份也同样存在着高考不公现象.受着种种条件的制约,许多学生只能接受不公正的待遇.其实,在我国,许多不公的造成都和垄断有关.如果没有垄断,那些不公也会不攻自破.教育的不公,归根到底也是源于垄断.  相似文献   

13.
班级契约伦理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及独立人格的形成,促进平等的"我—你"师生关系的形成,规避班级文化冲突,促进班级共同体的建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树立公民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的契约理念,建立自由与伦理责任相结合的班级契约伦理。  相似文献   

14.
班训,是对班级学生形成的训导文化。通过对100多所学校的班级的班训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可用"6自"来概括,即"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6自"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诠释的是自己同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等诸多关系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这些问题也就是价值观问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要求我们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6自"可以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基础,在班级进行倡导,但必须做到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个观念面前,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到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势必对我们的传统班级管理方式,有了新的要求。最近几年地震频发,在大地震后,在地势险要的山间,往往会形成大的堰塞湖,为了防止决堤造成一泻千里的危害,历尽艰险,人为炸出几个缺口让山洪慢慢泻掉。本人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可以在严明的班级纪律之下,适当地抓大放小,留下个人性化管理的缺口,给学生留一点余地,给教育留一点余地,这对于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从三个方面来看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首先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不公;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不公;考试招生制度严重不公(发达地区与中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方面来看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首先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不公;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不公;考试招生制度严重不公(发达地区与中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何燕青 《教师》2014,(13):48-48
"爱"乃是教育的基石,"乐"乃是人生的境界。在学校爱乐教育下,班级管理应不断创新,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方法,建构新型班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将爱乐教育理念渗透在班级管理中,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迫在眉睫。一、让爱浸润全体学生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他们比大人更重视自己的尊严,我们应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曾带的一个班在三年级时,学生的学习用品总是无缘无故的丢失,  相似文献   

19.
徐芳 《江苏教育》2014,(10):47-48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班本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中,以打造班级精神为目标,以班徽、班歌、班级特色园等物化形式为载体,在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目标管理的目的性过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情绪品质等内隐性表现,也忽视了一部分"慢热型"学生的积极性。"十二五"伊始,我们在积极教育理念的引领带动下,对"十一五"经验进行了自我扬弃,将德育与心育融合,以“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童年的幸福与快乐”为目标,着眼于班级生活,积极探索“分享互助”的内容、策略,聚力三大“关键”工程.关注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命质量和意义,不断提升教育实效,为每一个学生积极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20.
"包班制"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两到三名教师组成一个基本教育工作单元,全面承担一个班级的日常教学训练、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生生活管理等工作任务的新班级教育模式,它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与综合教学等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包班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弊端,如包班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教师精力、能力限制,多领域教学专业性不足;以及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包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盲目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