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内容,以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为基本途径,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通过开展植物挂牌、爱鸟周、地球日等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过程,以期实现课标中提出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翠蓉 《广西教育》2023,(14):41-43
本文论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的途径:教师在准确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并在课上呈现,广泛收集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运用环保知识,从而实现在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郑佩 《成才之路》2011,(33):28-28
在语文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方面,要求教师把学科知识和环保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渗透,让学生既学到了学科知识,又深化了环保教育,从而使环保教育和义务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在热学教学中,围绕学科内容特点,结合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渗透臭氧层、温室效应、植物绿化等环保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保护环境,造福子孙,是一代代人携手创造的伟大工程。环保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是其立足点。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在达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一个环境教育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认知能力与环境素质水平上达到双提高。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与指导,引导学生增强环境意识,从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进而形成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最终培养学生处理进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有效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教师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潜在地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岳在波 《考试周刊》2009,(26):205-206
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化学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学化学涉及很多关于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化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作者就对学生如何实施环保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楼串胜 《教师》2011,(23):12-12
在举国上下重视环保的今天,开展并实施环保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作为育人基地,就要把环境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成为环保的主人。近几年来,本人结合常识学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环保知识、培养环保习惯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英平 《考试周刊》2010,(13):178-178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环境污染有日益加剧的趋势,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环保问题,让学生在从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环保教育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是一个倍受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素养,让学生在环保认知和行为上达到最大限度的协调一致?方法就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环境教育中。本文就新课程与环境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关系,以及在生物教学中将生命教育融入环境教育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是美育的主战场,让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美术课的主阵地。让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在欣赏中领悟环境保护知识,动手让垃圾变成美化环境的装饰品,通过绘画创作发现环保问题与真环保现象,进行宣传、展出。在生活实践中做环境保护的小卫士,小使者。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将决定下个世纪我国的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在地理课程中加强环保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的环保观念.  相似文献   

14.
袁小敬 《学苑教育》2012,(14):66-66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没有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纳入自己的教学目标。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仍是以隐性的知识出现。忽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环保教育的题材,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环境污染已有日益加剧的趋势,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环保问题,让学生从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环保教育,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和补充有关环境破坏的危害性、严重性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意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绪论”部分的教学,可以介绍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初步建立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学观念。在“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章节教学中,介绍人口问题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从而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呼唤环保教育,还青山一片绿色,还秀水一片清澈,还蓝天一片纯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珍爱生命的同时,人类更需要的是环保。《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要求,必须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会、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已迫在眉睫。因此,在学校化学教学中应构建以"渗透——拓展——参与——创新"为主线,以学生多途径、多层次的知识积累为框架,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环保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越来越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因素,适当延伸教材内容,做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环境保护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是教师进行环境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使其掌握环保知识、养成环保习惯和行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