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和小松鼠》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此文篇幅长,难点多。我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激发学生合理想象,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的一种内在力量,是求知的先导,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重要因素,还是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句,通过提问、启发、诱导、点拨,用课文中的“情趣”,诱导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用学习的“兴趣”去领悟课文中的“情趣”,达到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努力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教者在训练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怎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地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理解,形成能力与习惯?我们抓住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这三个程序进行。实践证明这样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能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由浅表的理解到领会其内涵,咬文嚼字,品味词句的佳妙,把理解与运用紧密结合,做到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理解,如此螺旋上升。直.到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这便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为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训练中抓注重点词句,细细体会,从平淡中抠出奇味,是教学中具体使用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内容:属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课文。二、教学目标: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德;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三、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信息搜集能力。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前交流,铺垫教学(让学生由教师的谈话,推测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培养学生善于抓住细节与关键词句去思索的习惯,巧妙渗透本课“抓住细节与关键词句去思索”的学习策略。)环节二:激活疑问,因势定…  相似文献   

6.
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要使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运用的训练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理解”这个层...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训练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课文后面一般都安排了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或“含义”的练习题。那么,理解词句的“意思”与理解词句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 “意思”与“含义”都是指词句的“意义”。但“意思”是指对词句一般意义的理解,或基本意义的理解,字面上的理解。“含义”则是包藏在词句里别的意义,即词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学会做人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语言文字外壳 ,深刻揭示课文的情是语文学科区别其它学科的根本点。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 ,进行课文情的迁移 ,情的默化 ,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或中心句 ,并准确理解、领会这些词句的含义 ,从而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讲读课文 ,教学时…  相似文献   

9.
目前,阅读教学要强化以词句为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确定词句训练点。训练缺乏整体性,逢词解词,遇句析句,把一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使语言文字训练成了单纯的词句知识讲授或练习,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训”要有计划。学生的“练”应有目的,即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训练目标来源于《大纲》和教材要求、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同时,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必须确定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训练点,把各个训练点连起来就形成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一张网,网的中心是教学目标。因此。  相似文献   

10.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哪些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个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以下两道小组学习题: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让学生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我跟母…  相似文献   

11.
形象联想记忆,是语文学科中一种把语言文字概念意义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再通过形象进行联想,达到记忆目的的一种学习记忆方式。这种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操作性模式,也是形成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学设置语文学科的目的,主要是奠定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使他们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然而,语文又非专门阐述语言文字的专业理论,而是采用相应的“课文”作范例,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抓住“课文”的特点,运用形象联想记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  相似文献   

12.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指出: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要区分精读  相似文献   

13.
[教学理念]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整体特点:“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设计中突出以下两点:一在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在方法上,注意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  相似文献   

14.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略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上讲,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只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角度 1.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比较好懂。学生通读后.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归纳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理清全文的思路,抓住文章说明的重点。至于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则主要放在课外。要求学生借助各种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6.
词句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含义比较深的词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这里,词句教学的目标分两层:第一,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品味词句就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需要做到理解与品味结合,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几种比较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行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自创情境进行自主阅读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促进自主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讲的是陈赓同志回忆长征途中 ,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忍受过度的饥饿、疲惫 ,却不肯接受他人的照顾而牺牲在马背上的感人事迹。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红军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教学时 ,要依据本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来设计教学。一、抓词句间的联系大纲指出 :“各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如本文第二段是重点段 ,对第二段的教学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小红…  相似文献   

19.
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把课文中的字词句讲清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又能运用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字的教学往往要结合词句去讲解,这里不谈它。词汇和句子在一篇课文中是包罗万象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万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能咀嚼品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学生通过反复的读,能达到自我理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语言教育专家陆静山也说过“: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之后,课文里许多词句、许多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课文的篇章结构等等,不断地被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