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教育的规训与监督使孩子们置身于被分割的时间中,从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耽搁了孩子们内在的精神成长。荷兰教育家兰格威尔德以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对儿童秘密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儿童秘密的体验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孩子们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这阶段不仅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一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素质!然而,幼儿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们稚嫩的心灵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本文仅就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交往障碍谈谈幼儿教师如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以保护儿童的"小小心灵"!  相似文献   

3.
童谣是儿童七彩生活的点缀,是陶冶儿童幼小心灵的音符,是儿童成长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看似浅显易懂的童谣,其实蕴藏着厚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儿童精神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童谣也有着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不能替代的价值。为此,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童谣"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现课堂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对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走过的历程,本文提出了要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必须让它走进家庭的主张。并理论联系实际,从儿童的成长环境、儿童的成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三个方面阐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及其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成尚荣 《中国德育》2010,(1):19-22,66
故事和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孩子们喜欢故事,他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故事更与儿童的道德生命成长紧紧地相联系、相融通,儿童总是从故事中汲取道德的滋养,故事中的美德常常影响着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唤醒着儿童的道德生命。过去是这样,现在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谁不考虑尝试错误,谁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教育契机。"——盖耶。错误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是孩子们在接触世界、探求未知领域过程中一种认知上、行为上、思想意识上的偏差,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失误"。因此,我们不能谈"错"色变,更不能将"错误"一棒子打死。既然"错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那么我们在教学中,面对错误,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尊重孩子各自不同的成长规迹,并将孩子们的错误转变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有效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分析,在错误中成长,从而让我们的教育彰显m宽容博大的胸怀。本文就对“容错也是一种智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源源 《考试周刊》2009,(49):216-216
儿童在作画时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透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图画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成长的痕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地为孩子们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能够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美术教学能够真正地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8.
社会情感学习对个体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它也有助于学前儿童情感教育课程开展。我国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偏重于儿童认知训练而忽视情感成长。以情感的本土文化意义为基本立场,在社会情感学习存在儿童这一主体在奠基性诉求、补偿性诉求和提高性诉求的差异性基础上,学前儿童情感学习的支持策略包括:建立好学前儿童情感学习中的亲子关系,维系好学前儿童情感学习中的同伴关系;提高学前儿童情感学习中的教师指导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心灵转换。归根结底,教育是影响儿童精神成长、温暖儿童心灵的事业。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灵让儿童温暖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美术用其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儿童的审美能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加深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美术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是根据儿童的教育方法和心理成长规律相结合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儿童的成长时期,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并培养其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1.
龚敏秋 《生活教育》2011,(14):54-5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在我眼中,每一个儿童都是一朵花儿,不同的花朵需要不同的土壤滋养,只要找到一片适合花朵成长的土壤,花朵就会更加美丽地绽放。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用心聆听花朵盛开的声音,记录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图画书教育的功能十分强大,对儿童智力的开发无法言喻。图画书给人的视觉形象十分突出,堪称"画中有诗",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成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向儿童们传递着教育、快乐与爱,陶冶着孩子们的情操,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图画书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了他们在智力方面的发展,健全和幸福了儿童的人生,让孩子们开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第一步。图画书促进了儿童的多元发展,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孩子们在艺术方面的成长,为儿童的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儿童在作画时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透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图画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成长的痕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地为孩子们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能够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美术教学能够真正地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4.
一晃三年过去了,孩子们长大了,我们的成长银行之家硕果累累。这段珍贵的童年,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是成长银行陪伴着他们每时每刻的发光与进步,让孩子们做真正的主人,把主权还给他们。成长银行是什么呢?它有那么神奇吗?先让我来介绍下我班的成长银行之家。  相似文献   

15.
动画片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伙伴,电视对儿童起着看世界的作用。动画片以其逼真的形象,丰富的想象,妙趣横生的故事吸引着儿童,深受儿童的喜爱,也成为了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儿童的认知决定了他自身并不是被动地在看动画片,他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动画片发展和儿童心理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儿童阅读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了阅读,孩子的童年会更加缤纷多彩;有了阅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一、儿童阅读的阅读主体首先,儿童的阅读应当是综合性的阅读。王教授认为儿童阅读读物如果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6个大类,第一类是儿童启蒙的读物。第二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励志类读物。第三类是科普  相似文献   

17.
活动区游戏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要让活动区游戏真正回归儿童,让幼儿在其中收获快乐与成长,需要幼教工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去探究儿童的活动区游戏,从儿童本身、儿童的游戏精神、儿童在游戏中的成长三个方面来思考回归儿童的活动区游戏的创设、支持与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魏燕 《今日教育》2006,(4):41-42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同时,在幼儿期,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家庭中幼儿玩具的选购问题对幼儿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见证着孩子们一天天地成长,我在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中真实地感受到了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