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广播电视已经从有线模拟电视走向了有线数字电视,当前我们使用的HFC网络即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综合数字服务宽带网接入技术。这种网络在干线上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在前端完成电-光转换,进入用户区后再完成光-电转换。HFC网络传输容量大,容易实现双向传输但同时它也有它的不足,这种网络结构比较复杂,可靠性低,维护难度大,为了实现有线电视向数字化的平稳过渡,这篇文章根据有线数字网络技术维护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11日上午,"第21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暨"第12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2013)"在重庆隆重开幕。与会专家和代表从战略、技术、应用等各个层面对我国"三网融合"和视听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全媒体架构、业务和监管,交互电视技术、多屏互动技术、有线网络的无线应用、互联网电视、云服务平台等多个技术发展方向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目前数字有线电视发展现状结合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对广电提出了双向化要求,在满足人们群众基本收看电视的要求下的同时,大力发展增值业务,提供具有交互功能的双向化机顶盒。但现今市场上绝大多数为单向机顶盒,因此笔者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在讨论了现有多种双向改造接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在单向机顶盒上通过将机顶盒RS232接口上的互动电视信令转换成RJ45接口后,经CM或EOC进行回传的方式来实现VOD点播的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晶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16-117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是未来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信息网络资源,当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正大处在模拟转数字,单向转播向双向互动的关键转型期,数字化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做好业务转型的主要工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能够将计算机技术较好地同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结合起来,这对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未来发展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中的接收系统为例,对计算机技术在有线数字电视的具体运用效果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5.
ITV,"我的TV"--数字交互电视与电视传播革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国内数字电视的发展正在从单向广播式数字电视跨越到双向交互式数字电视,其标志是2004年推出的“广播式加交互式”的杭州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模式,目前,它正在进行10万户规模的整体数字化平移,这说明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阶段,作为新型的电视传播媒介,它的全部特性还是待最终现实的验证,但是,它目前体现出来的技术优势已经很清楚,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数字有线电视具有如下优点:1.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质量。数字化以后的电视信号传输,噪声没有积累,各用户的信号质量一样,提高了传输质量。我国目前省市和中央电视台都有了数字卫星电视节目,DVD(数字视盘)也已经上市。采用MPEG-2视频编码标准,视频比特率为4~5Mb/s,利用…  相似文献   

7.
有线电视网络目前主要用于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随着用户对有线电视增值业务的需求以及面临其他行业的竞争,各地有线网络开始陆续构建具备双向传输功能的HFC网络,并进行宽带互联网等增值业务的运营。基于双向HFC网络的互联网业务目前采用的主流技术为CMTS技术,现就此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溧水县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实践情况,利用有线数字网络平台开展互动电视和宽带数据接入等业务。同时对网络建设过程的一些实践和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歌华飞视是一种基于有线电视数字广播网络和WiFi技术融合的应用系统平台,系统传输网络体系同时使用了交互网络和单向DVB广播网络推送两种模式,终端区域依靠WiFi技术接入。飞视业务的特点是双网融合传输,广播与存储的结合、终端无线交互的应用,既保证了电视节目的高清晰度又保证了内容的交互性;频道丰富,可选择性强;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10.
互动电视是在广电双向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事物.广电双向网具有全业务承载的特点,能够实现电视、语音、互联网的三网合一.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只限于电视,对于广电双向网络来说就是互动电视及其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11.
田忠 《大观周刊》2012,(44):20-20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逐步从模拟向数字平移,现有的HFC网络担负着模拟和数字电视信号共同传输的任务,大多采用多级光纤链路级联和树型电缆分配的环一星一树型网络拓扑结构,所有信号都由前端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向下传输,这种模式的网络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维护困难,如何保证数字电视高质量、不间断地传输,对有线电视整体向数字化平稳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维护中需注意的问题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谈到NGB建设时,杜百川主任首先介绍了广电“五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小网向大网转变、模拟向数字转变、单向向双向转变、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标清向高清转变。数据显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改造迅速,2009年底总计已有有线数字电视6497.3万用户。在美国,有线运营商转向IP视频。如为视频内容分配将国家干线网改造为IP网,建立了大范围IP城域网以支持有线VOD业务,而下一代有线机顶盒通过调制解调器支持IP视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地面传输网络模式、有线传输网络模式以及卫星传输网络模式这三个方面入手,详细研究数字电视传输网络的技术分类,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在未来期间的发展趋势,旨在于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电视网正向数字、双向、智能、多功能、全业务的发展,广播影视行业面临三网融合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金湖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双向化改造从A、B双平台网络整体建设、频率规划、IP地址规划、双向接入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的规划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末以来,广电网络双向改造的问题一直在讨论之中。HFC同轴双向接入一直是广电网络改造的主流技术,但是真正运行得好的HFC双向网络不多。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后,网络双向化的问题重新凸显出来,没有双向的网络,不可能开展交互式业务;没有交互业务,广电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展交互式增值业务的前提和基础是双向化的HFC网络。目前国内机顶盒双向功能的主要应用就是电视点播。整体转换完成后,杭州,深圳已开展双向机顶盒业务,大多数城市还是单向的。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CATV网络经历了从隔频传输到邻频传输,从300MHz容量升级到550MHz再升级到750MHz(860MHz),从电缆传输到光缆传输,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传输的发展过程。全国的有线电视网,特别是县级CATV网正在进行HFC双向改造。因此,有线电视工程技术人员掌握HFC网络上行通道的设计,对降低网络上行通道的调试难度,提高网络运行可靠性和减少网络维护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数字参考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参考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参考服务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文章探析了数字参考服务的含义和服务模式,将网上数字参考服务的基本模式归纳为单向传递Web模式、单向延时交互Email模式和双向实时交互Chat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10,(4):I0001-I0001
常熟是最早创办广播电视的县级市之一。2010年.常熟市广播电视台更名为常熟市广播电视总合.固定资产规模超过3亿元.城区电视中心大楼、广播网络综合业务大楼、中波发射台等设施总面积超3万平方米;广电系统从业人员超过800人.中高级技术人员占20%。常熟广播电视形成了广播电视制作、播出、发射及网络多功能传输服务基地.建成有线广播、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数字(高清)电视、无线电视和卫星地面接收站及微波通讯转播站等相结合的混合覆盖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09,(8):24-25
在8月23日召开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CNCS)”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阐述了他对三网融合的认识和期盼。蒋总工认为,国家之所以很重视三网融合的原因是来自三个方面:服务要求趋同、业务要求趋同;技术趋同(数字化、分组化、交互化);接入网网络能力趋同(单向广播+双向交互),核心网网络能力互补。这三个方面也可被看做三网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广电媒体通常包括广播和电视,按照传输方式大致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广播和电视)、地面有线传输(电视)、卫星传输(广播和电视);按照终端大致可分为传统收音机、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包括手机电视等)、传统电视、高清电视、立体电视等,按照业务模式可分为传统的音视频业务以及数据、点播、游戏等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