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为起点,顾颉刚所代表的“古史辨”派古史研究和神话学,以“疑古”“辨伪”为思想武器、“古史即神话”为理念,把与古史纠缠为一体的古神话剥离出来。他的“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观”亦即神话观和“历史演进法”,开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中国古神话(古史传说)的先河,为中国神话学的创立铺设了一块基石,成为中国神话学初创时期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之外的又一重要学术渊源和流派。“古史辨”神话学的特点,在神话学研究中被概括为“古史的破坏、神话的还原”。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与王安忆小说的人物塑造循着“新传奇”与“好神话”的不同艺术路径,承续着上海女性的故事,都具有传奇与神话的丰富的想象力及艺术表现的细腻,擅长用意象表现人物的心理。张爱玲的“新传奇”塑造出带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没落封建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留下了经典的艺术形象;王安忆的“好神话”塑造出类型化色彩的人物,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黄帝神话的产生与演变,是一个在战国中后期历史人物神话化运动中由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人物的典型个案。本文试就黄帝神话化的过程进行梳理,认为黄帝神话发端于战国中后期,兴盛于战国后期及秦汉时期,其后,黄帝的神性趋弱,而人性趋强,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  相似文献   

4.
古代神话是全民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关于其起源,马克思曾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给予过精辟论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神话材料,也给我国历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屈原、李白、李贺等许多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正是充分吸收这一母体的营养,才得以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广古的佳作。历史发展到20世纪,一代伟人毛泽东则更是把对这些“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推向极致,从而登上了我国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顶峰。  相似文献   

5.
吴静 《华章》2013,(31)
《睡谷的传说》是华盛顿·欧文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在这篇小说里,他借鉴了一些古希腊及古罗马神话里的人物和情节,比如海格立斯,阿基里斯,墨丘利以及圣维特斯等,一方面展现了人物不同的个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其神话原型的戏仿。通过分析这些神话原型,读者可以深入地理解这则看似简短的小说中蕴含着关于爱的竞争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神话教学存在三个误区:其一,侧重引导学生感悟“神奇”;其二,引导学生主要感悟神话人物的“人性”而忽视“神性”;其三,学习课文语言运用时,停留于表面和肤浅的模仿,失却对课文表达形式的深入了解。神话教学的首要目标应是领悟人物“精神”;在感悟人物形象时,必须做到“人性”与“神性”兼顾;模仿课文语言,必须做到形神兼顾。  相似文献   

7.
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毛泽东一贯的主张。在这方面,他身体力行,他的诗词不仅绝大部分采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而且善于旧题新作,借用神话、典故,化用旧句,他以对传统诗词的巧妙继承和革新,反映了崭新的内容和意境。  相似文献   

8.
古神话,古传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遭际。一方面,许多学人以为,神话传说“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对其采取鄙弃态度,孔夫子便是这样做的。他的“不语怪力乱神”,除包容着明智的唯物倾向外,也含有轻视神话传说的意味。既然“子不语”在先,一切不违“圣人言”的后儒,当然就却步于神话之前了。这样,中国致力于神话搜集整理工作的,多是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野史笔记作者。翻一翻“四库全书”等御制丛书,便可得见,神话传说大都列入小说末流,不能登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大量借用、改写、再现神话原型和宗教典故,不仅深化了其作品的主题,而且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福克纳创造了他自己的“神话王国”——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其次,他借用圣经中的神话原型对人物、社会、环境等进行嘲讽,揭示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和自然的依存关系,极大地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文革”前夕 ,毛泽东集中创作的数首诗词 ,从创作缘由去解读毛泽东彼时彼际的思想、情绪 ;从毛泽东诗词诗意化地表达情致、心态的角度 ,去欣赏其诗词大多作为“政治诗”的艺术特色。毛泽东在诗词方面一直较为注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个性高扬的“三李诗” ,而不太喜欢杜甫的诗作。但到了他的晚年 ,随着心境的转换 ,在诗的意趣上却又不自觉地趋向杜诗的赅博沉雄。这不能不看作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上的一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黄帝神话的产生与演变 ,是一个在战国中后期历史人物神话化运动中由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人物的典型个案。本文试就黄帝神话化的过程进行梳理 ,认为黄帝神话发端于战国中后期 ,兴盛于战国后期及秦汉时期 ,其后 ,黄帝的神性趋弱 ,而人性趋强 ,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常取材古代神话故事进行创作,这构成了他作品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特色。但由于他所采神话起源很古,并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同时,在创作中又常常进行了改造、加工,故人们对其本来面目常缺乏了解,这于深入理解郭沫若作品的内容颇有窒碍。为此,我对他创作所采神话作了点考证,力求追本溯源,寻找出它的最初记载和演变形态。本文所考主要系中国神话,但由于郭沫若早期深受世界各国神话的影响,并对中外神话作过比较研究,得出“各国古代神话传统大抵相同”的结论(《文艺论集·神话世界》),故有时亦略述与中国类似之外国神话。  相似文献   

13.
神话的魅力──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同产生於氏族社会阶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和认识。两国的神话都具有无穷的魅力。本文试图从神造人、神偷、神织、神医、神箭、神罚等诸方面,比较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探讨神话的魅力,研究人类文化源头的异同,揭示古人给今人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往往借神话表达自己的世界观,神话是古代哲学理论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作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将其哲学观点体系化的杰出哲学家柏拉图,未能摆脱这种局限,其哲学体系也笼罩着浓烈的宗教神话色彩。柏拉图哲学与宗教神话的联姻,已经了引起哲学史学家的注意。黑格尔指出:“柏拉图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哲学思想、是很受到称赞的”①。但他在承认我们从柏拉图那里看见的“只是神话”的同时,又认为“这种神话与哲学并无关系,也显然不属于柏拉图哲学”②。这种观点既自相矛盾,又存在偏颇。我们认为,柏拉图哲学与宗教神话存在着  相似文献   

15.
神话的讲述、创作过程,已经初具了小说生产的基本条件,神话的“故事文本”也蕴含着小说所必备的人物、故事事件、主题几个基本要素。这些小说的基因深藏于神话之中,使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并使小说在生成、形态构成上必然受到神话的制约和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神话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造就出小说人文关怀的现实品格;二、神话思维开拓出小说创作宏阔的艺术视野和无边的思维空间;三、神话传说编织故事、叙述故事的能力和技巧,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故事叙述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西方神话服膺于人类文化共同的历史进程,故而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神话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民族的特性,蕴涵着不同的文化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体现了以世俗个体自由为重心的人文精神;中国神话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是伦理性的,神话中的人物往往是“德”的化身,表明我们的祖先关注的是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扇通向古代文明的窗,透过它,今人与古人的精神相遇,闪现“碰撞的火花”。那么,该怎样针对其文体,进行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在当代仍然是崇拜对象,姓氏、地名多可追溯到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中保留了一些“活态神话”,对民间习俗的解释也有神话的因素存在。但是,今天各地在竞相开发神话资源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滥用神话资源的不严肃做法,这对古代神话的传承有害无利。学者应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利用当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传承和保护各地富有特色的神话资源。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罗马神话所创造的神话人物、神话故事及其所蕴含的传奇、浪漫、创意色彩为英美文学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英美文学也成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传承和发扬的土壤,让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生命力在世间永存。  相似文献   

20.
神话是一扇通向古代文明的后窗。透过它,今人与古人的精神得以相遇,从而闪现“碰撞的火花”。同时,神话更以无可替代的形式孕育着想象力这一重要的科学品质。儿童天生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