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等教育中的自由与学生个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长期的历史中“自由”曾经被认为是不一致不顺从的重要原因,因而我国传统教育中缺乏自由。自由又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密不可分,个性发展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发展,一个有创造力的社会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因此,现代教育应该从学校、教师、学生3方面构建一个自由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中进行学生个性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胜 《教育探索》2003,(12):24-26
个性教育是素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实施个性教育必须注意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个性教育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传统教育相比,个性教育具有全面性、针对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活动性等特征。实施个性教育必须注意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有利于个性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个性是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教育的影响及主体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发展的,个性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入手,提出了现阶段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及个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个性教育是相对传统教育而言的,其内涵是人性化、个人化、特色化、和谐化的教育。发展个性教育的迫切性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特征和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个性教育,要明确个性教育目标,更新个性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个性教育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划一性教育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育,而个性教育则是个性化的教育。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即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发展个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没有鲜活的个性,就没有教育的丰富多彩和生机盎然。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证明,而是为了探索、发现和个性发展。因此,教育要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凸显个性。这里不仅要凸显人的个性.更要凸显知识的个性。只有凸显个性,知识才能活化起来并比较容易地进入意识领域,成为精神财富,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创造灵感,产生创新意识,提升精神世界,引领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个性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将个性教育的功能落到实处,采取的基本教学策略是:改革传统的历史课程体系,构建个性化的有生命的新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采取个性化的有生命的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个性化的、多元化的、真正着眼于学生生命质量整体发展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马卡连柯关于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的辩证统一思想对当前开展的个性教育的启迪:树立正确的个性教育观;建立本真意义上的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个性教育;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构建个性化的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历来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而基于个性发展的个性教育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现今,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个性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个性缺失是指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异特征的弱化所导致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是由个性缺失教育直接引起,但根源在教育缺失。教育缺失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因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种种不当行为所导致的育人损失。造成个性缺失的原因有:教育理论的创新不够,落伍于时代要求的旧教育理论仍然占据着新时期的教育阵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越位"与"缺位";考试制度改革的滞后问题;评价指标的误导。改变个性缺失,促进个性健全发展的对策是:用科学发展观统帅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建和谐教育新理论;为个性教育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改革教育评价指标,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对创新人格培养具有定向、引导、动力、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学校教育应从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艺术、环境熏陶和心理教育等方面加强对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对创新人格培养具有定向、引导、动力、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学校教育应从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艺术、环境熏陶和心理教育等方面加强对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人格体系是多方面的,它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渗透、融会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制约着教育的格调、质量和品位。高品位的教师人格是理想的教学境界,是每一位教师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健康人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激烈,健康人格问题显得十分尖锐而突出。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呈加强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是智、情、意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健康人格的教育应遵循早期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协调教育及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原则;并应从自我意识、科学意识、价值取向、人际关系、意志品质等五个方面来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16.
人格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文化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格及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主张人本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的是现代人格的培养。大学生人格现代化表现为: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务虚性到务实性,从依附性到开拓性,从自足性到超越性。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现代人格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拓展实践空间,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展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重心理咨询,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8.
人格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文化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格及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析学派与20世纪的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明确地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精神分析以潜意识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观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潜意识能量的积极引导 ,使人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 ,引导的关键是形成强大的自我 ,培养健康的人格 ,这主要决定于儿童的早期经验。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 2 0世纪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流派对教育的理解。精神分析学派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观 ,倡导人格化的教学 ,强调人格是知识学习、品德形成、创造力发展等的心理基础。这种观念极大地推动着 2 0世纪早期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的知识性格和智慧性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和智慧是教育基本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格,而且更具有智慧性格。现代教育知识性格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导致教育不能有效地引导人的智慧成长。当代教育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智慧性格去引导、改造知识性格,以此促进受教育者成长为智慧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