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倩 《报林求索》2012,(7):148-148
<正>爱因斯坦说,复利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以利生利,大鱼生小鱼,小鱼生小小鱼,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家里的鱼又生小鱼了。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所有的瓶瓶罐罐都派上了用场,摆在阳台上高高低低十分壮观。这是一种神奇的,基因突变的鱼。去年初冬时分,东直门旁的护城河水被放干,河底被重新修葺,无数小鱼在小水洼里挣扎。朋友的姥姥于心不忍,拿着小桶去捞过几次。这一小撮幸福的鱼从此开始了"变异"生涯。老太太买了孔雀鱼饲料,每天定时定点悉心照料。小  相似文献   

2.
揭露风险重在现在而非未来环境新闻最核心的新闻价值在于揭示环境风险,着眼点主要是在将来.然而,曾荣获2007年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肯·维斯说:"就我来看,太多的环境报道集中于未来的灾难阐释,或者对未来几年将会发生灾难的状况分析.这样的报道新闻价值会大打折扣."①因此,环境新闻采访的第一条技巧就是让受众能够感受到现实的环境灾难,哪怕记者把重点放在环境灾难的未来趋势上,仍然需要强调这些风险对当前生活的威胁.魔方拼凑法.环境新闻属于科学传播,相对于社会新闻,环境的风险具有某种程度的隐秘性,不易被人察觉.从科学层面来说,多数科学家毕生致力于一两个具体领域,但是很少有记者能够耐心地通过采访一些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然后把整个魔方拼凑起来.肯·维斯认为,单个的变化往往不易被人察觉,然而这些琐碎信息都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把这些七巧板拼凑成一个魔方,这个新的立体魔方就会给人一种全新感觉,构成了现代人所畏惧的"威胁",从而展示出风险.环境记者要拥有这样的能力,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科学家在一起,还要阅读报刊,查阅与标记各类相关学术读物.  相似文献   

3.
孙焕英 《新闻记者》2002,(12):37-37
汉语体系,有人说它就是一块魔方.坏事可以好说,反面文章可以正面做,实在不好说的,还有弯弯绕接着.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失业"这件事儿.在汉语的新闻媒介上,"失业"这个词儿就可以玩魔方组合:可以变成"待业"、变成"下岗",还可以叫"农村富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至于将来还会有什么新的魔方组合,那就不是敝人所能料见的了.  相似文献   

4.
海外荐书     
《出版参考》2014,(7):39
正《艾美丽和鱼》Amelie und der Fisch出版社:Verlag Jungbrunnen出版时间:2013年1月图书类型:图画书作者简介:班石(Helga Bansch)1957年生于奥地利,她创作的图画书在奥地利与德国非常受欢迎,荣获过多项国际大奖。至今,班石已经是德语地区著名的童书插画大师。内容简介:艾美丽坐在海边,她有点害怕。还好来了一条小鱼。两人一起玩到晚上小鱼才游走。艾美丽和小鱼一起玩了好几天,但她更想每时每刻跟小鱼在一起。有一天,趁小鱼不备,她一把把它抓进玻璃瓶带回了家。小鱼不吃不喝,  相似文献   

5.
慧眼识珠 如虎添翼 有一款叫"大鱼吃小鱼"的单机游戏。规则很简单,一条小鱼在大海里遨游,不仅要吃比自己个小的鱼,还要躲避大鱼的攻击。在这个过程中小鱼慢慢成长,吃到宝物还能迅速成长。直至在游戏中取得最后的胜利,成为海底"巨无霸"。  相似文献   

6.
潮流新品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玩过的魔方吗?传统的 魔方每一面只有纵横3排,9个格子而已;但现 在这款升级版超级魔方,每一面可是有纵横5排, 25个格子。别小看这个数目:如果说以前那种魔 方的组合方式有43252003274489856000种!那现 在,这款超级魔方的组合方式已经变成了一个我 们无法描述的庞大天文数字。如果你对自己的智 力或者恒心充满自信的话,就来试试这款超级魔 方吧。  相似文献   

7.
魔方是大多数人小时候玩过的一种智力玩具,能将人的思维带入到一种立体空间,充满神奇和智慧: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的一种感觉。上海东方卫视巧妙地将二者契合在一起,孕育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情感类节目《幸福魔方》。顾名思义,就是用“魔方智慧”来寻找全新的幸福之门。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12日上午,笔者从安徽池州市出发,沿着枯水期的秋浦河逆流而上赴石台,探寻这座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的生态真谛。一路上群山如岱,清澈的河水在窗外闪动,早春的秋浦河绽放生机一片雏嫩。秋浦河出产名贵的军鱼、鲛鱼和鳜鱼,为了保护这些珍贵鱼种,石台规定每年  相似文献   

9.
汉语体系 ,有人说它就是一块魔方。坏事可以好说 ,反面文章可以正面做 ,实在不好说的 ,还有弯弯绕接着。远的不说了 ,就说近的“失业”这件事儿。在汉语的新闻媒介上 ,“失业”这个词儿就可以玩魔方组合 :可以变成“待业”、变成“下岗” ,还可以叫“农村富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至于将来还会有什么新的魔方组合 ,那就不是敝人所能料见的了。好了。我们不必扯失业和下岗之类的概念游戏了 ,还是讨论一下它们的实质吧。下岗 ,对于下岗人来说 ,恐怕并不是什么福音。个中原因 ,我想 ,只要是学过算术加减法而达到小学文化程度的人 ,都能悉…  相似文献   

10.
在湛蓝的大海中,在海底的深处,有一条会许愿的小鱼。他许愿想要拥有一座城堡,一辆汽车,一匹马……他许下的每个愿望都会实现,但是有一天,这条小鱼许下了天底下最呆、最傻的愿望……他的愿望再也没办法实现了!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6,(1):17-17
把问题“拎”出来 有些非事件性新闻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平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湖水中有危机,有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有时反映在多个地方,多个事件上。把问题“拎”出来.就会一石击起千重浪.就会成为读者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上个世纪70年代鲁毕克魔方诞生以来,各种样式的魔方不断涌现,其中包含不少很有个性特色的魔方。由笔者制作的"中华梦幻魔方"(以下简称"梦幻")则是一款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魔方。该款魔方曾在中国科技馆、国际展览中心和呼家楼街道、金台社区等场所展示,受到玩具业界和专家学者的好评以及广大观众的赞赏。应观众的要求,笔者将多次演示讲解的提纲整理成文,并汇编为《蓓蕾初绽与花儿朵朵》一书,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去年来,为了庆贺鲁毕克魔方发明40周年,笔者将该书做了较多修订补充,  相似文献   

13.
魔方时钟     
作为一款经典的益智游戏,魔方如今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有设计师将其加以利用,整合成了一款全新的时钟。它不仅具备闹钟的功能,还利用魔方独特的旋转方式,来切换时钟的功能。只要转动显示屏上部的方块,就能实现时钟、日期、温度以及闹铃时间设定等功能。魔方闹钟由一节AA电池驱动,售价为20美元,约合人民币140元。  相似文献   

14.
魔方自发明至今仅30年,却已成为史上最具吸引力的玩具.魔方的魔力和魔方本身一样难以琢磨.为什么人们要把生命浪费在这个晦涩、耗时而无用的东西上呢?对此,魔方发明者的态度是:生活本身就是解谜.在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着一则关于魔方的传言.著名数学家约翰·康威的一个研究生在玩魔方时,不小心把胡子卷了进去,结果慢慢地整个人都被拽进了魔方.如果能把魔方还原到他被困住之前的状态,他就可以回来.于是康威让剑桥的所有电脑都开始运算,希单能找到匹配的状态,以求在屏幕上看到失踪的研究生.最终,仍无法算出,那个可怜的人被永远地困在了魔方里.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人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尚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  相似文献   

16.
记得读过一篇美文,名叫《这条小鱼在乎》。这篇美文后来在孩子的小学课本上再一次看到: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  相似文献   

17.
一直记得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当大海退潮以后,沙滩的洼陷处留下了很多小鱼,随着海水的退却,小鱼在快干涸的小沙窝里蹦跳、挣扎,一个小男孩用一个小桶一条一条地捡起小鱼,重新送回大海。小男孩不辞辛苦地送了一桶又一桶,但是小鱼实在是太多了,有很多小鱼还是死在了沙滩上。一个男人对小男孩说:"孩子,别捡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入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者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尝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是来自基层?  相似文献   

19.
邵雍 《历史档案》2001,(2):114-119
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此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民间有很大潜在势力的会党有何图谋,会党有何表现,战争的结局对会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是中国近代会党史应当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期把会党史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许永 《新闻爱好者》2008,(10):12-13
生活中有时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因为一个有争议的议题的出现,人们就会对此众说纷纭,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中,可能就有一种占据上风的观点,经过几次公开表达后,其他的声音在逐渐弱化,最终就可能只听到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