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课余时间到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早就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极为关注的敏感话题。据了解有大部分学生去过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并且有极端的学生甚至在网吧上网夜不归宿,但是,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2.
◎画中话有调查表明,上网的学生中,在公共网吧上网的约占49%,在地下网吧上网的约占40%,在家里上网的约占11%.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但是网吧的暴利使得地下网吧屡禁不止.许多网吧没有遵照有关规定核对、登记上网人员的身份证件,且存在通宵经营等违规情况.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到网吧上网的学生大为减少,但仍有不少网吧未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仍然有通宵营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违规行为。据2004年11期《半月谈》披露:“重庆、广州、杭州一些网吧仍接纳青少年学生,营业时间超过24时,色情、暴力依然泛滥……”而在一些地方这一现象还比较严重。一味地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上网,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在上网的总人数中,青少年学生所占的比例超过80%。根据南宁市教育局现代教育中心今年年初在学生中开展的万人问卷调查,全市城区有49.2%的家庭没有计算机,上网学生中有64%的学生到“网吧”上网。应该说,网吧的飞速扩张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作为基础。但是,由于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学生在网吧上网的弊端也日益尖锐地表现出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避免学生到网吧上网的种种弊端,确保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上网,在2002年初,南宁市教育局提出了建立“校园绿色网络活动室”的工作思路,并进行了初步的尝…  相似文献   

5.
网吧是大学生重要的上网场所。大学生到网吧上网具有接触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随意性大和娱乐休闲为主的特点。然而,大学生对于网吧认同度较低,他们把到网吧上网的主要原因归于学校。  相似文献   

6.
引导学生健康地漫游网络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我对学校的高中一个班和初三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接触过网络的学生约占63%,经常去网吧上网的占20%。还有一名学生因为键盘输入速度较快,经常被其他(校)学生邀请或雇用到网吧负责键盘输入。一、学生上网情况调查⒈上网目的:有的学生觉得上网是一种时尚,没有目的,只是几个同学随便凑伴到网吧聊天或者玩电子游戏。有的学生想上网交友,觉得在网上交一个朋友很时髦,很新奇。有的学生喜好随意浏览,觉得在网上浏览像看一本大杂志一样,图文并茂,十分有趣。一…  相似文献   

7.
门口的网吧     
采访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七中学采访对象以及方式:随机采访九名学生随机电话采访七位家长采访时间:2005.7孩子们说(记者:你是怎么看待上网和去网吧上网的?)学生A: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网吧,里面最多的是年轻人。同学们在网吧大多做的是在家家长不允许做的事,比如用QQ聊天、玩游戏、上不健康网站等等。我认为同学们应尽量少去网吧,网吧管理人员也不应该让未成年人进入,除非有家长带领。而且,网吧最好不要开在学校附近。学生B:街头的网吧常常只顾赚钱,不管影响,这很不好。我认为,同学们的网瘾大部分源自网吧。尤其是那些黑心网吧,为了赚…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问卷对甘肃张掖市5所小学生网络心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家长、政府部门政务公务管理人员采用谈话调查,发现以下事实:所有被调查学校里都已经开设微机课;88%的学生的父母不鼓励小学生上网;81%的学生认为上网会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91%同学回答自己周围的同学有向家长骗钱上网的行为;只有19%的同学回答自己进入网吧时工作人员阻止进入网吧,其他同学没有受到过阻止;小学生上网的资费60%以上来自父母给的零花钱;75%会在网上玩网络游戏;上网时碰到不良网站,23%的同学会很好奇地进入;近八成同学对网络存在依恋,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2小时。大多数学生没有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分析这些事实,可以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必须整顿网吧市场,严禁小学生进入网吧。小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应当在学校或家庭中有成人指导进行。  相似文献   

9.
编辑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初二学生,今年15岁。不久前,我和几位同学去网吧上网,被老师发现。老师严肃地批评了我们,学校又给了我们警告处分。请问: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学校上网却不能去网吧上网呢? 江苏小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网络成瘾调查量表对通化地区四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进行测验,共收集有效问卷896份,从中筛选出具有网络成瘾倾向者85名,占被试群体的9.4%。成瘾组和非成瘾组性别、上网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上网最长时间、每周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是危险因素,收发电子邮件是保护因素。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亚军 《湖南教育》2009,(11):54-54
去年寒假,我给学生发放了《学生手册》、寒假作业,并特别强调“同学们在假期中可适当上网,但不要沉溺于网吧中不能自拔”! 寒假的某一天,我接到田洲村一位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说,他的小孩还没有回家。我知道,这个学生平时有偷偷上网的毛病,估计他是去网吧了。我于是告诉家长,可到街上网吧去找找看!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电教》2007,(1):55-55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省文体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学生上网管理工作,严禁在校园内开设经营性网吧,学生违规上网不得评优评奖。  相似文献   

13.
一所寄宿学校,每到周五放学后,学生不是急着往家奔,而是往网吧里钻,彻夜不归。 一位公认的好学生,竟然撒谎请假去网吧上网而旷课两天。  相似文献   

14.
蓝极速网吧事件的警示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13人受伤的后果。受害者大多是在读的学生,花季殒命,令人扼腕。不仅是北京,近年来,网吧悲剧时有发生,有媒体报道,安康一少年连续27小时上网,结果疲劳猝死;南昌一17岁的高中学生因连续两天上网,猝死在网吧……造成这些惨剧的网吧当然罪责难逃,按照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网吧必须禁止未成年人入内。同时,《条例》对违规的网吧营业者也制定了经济处罚措施。然而,各地很多网吧却屡屡违规,视《条例》于不顾,执…  相似文献   

15.
建设校园绿色网吧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中小学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目前学校网络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应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建设校园绿色网吧,完善学校绿色网吧管理制度。逐步消除网吧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指导学生立足于网络的学习,形成科学合理健康上网的风气。  相似文献   

16.
牛婷婷 《文教资料》2011,(22):216-217
在校外上网,学生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再者,校外网吧疏于监管,这就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在校外网吧上网的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网已成为人们工作或业余时间的常事。街头网吧也如雨后春笋,给还没有电脑的人们提供了网上冲浪的便利。网络在人们工作以及文艺娱乐、通讯交友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未成年人在上网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辨别、抵御网上不健康的资讯,以及不能自控,以至通宵达旦沉迷上网,既影响学业,又损害身体健康的现象。为了保护孩子身心健康,国家早就明文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还对网吧的营业时间做了限定。但一些网吧老板为了多赚钱,用所谓“优惠措施”吸引中小学生上网,如提供快餐,帮学生做作业,代其父母参加家长…  相似文献   

18.
如果到网吧看在那里的是哪些人,不用说,大多数是学生;再看看网吧所处的地方,大多在离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远的地方。面对部分学生上网成瘾的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上网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学校不能只谴责别人,推卸自己的责任。面对这些网迷,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措施,积极面对?笔者认为应从2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半山: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至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近年来,学生上网成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去年,山西某县一位学生身陷网络不可自拔,最后写信给县委书记,申诉网吧带给学生们的危害,县委书记一怒之下,下令关闭了县里的所有网吧,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这事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上网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20.
在英国,绝大部分的公司和学校都使用了互联网进行工作或教学,应当说英国人上网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在伦敦还是看到有很多人去网吧上网,原因是英国的电话费和上网费都比较贵,上网吧就更便利。英国的网吧有好几种。一种是网吧“专卖店”,经营内容只有上网服务,其工作人员受过专门的培训,一般实行24小时营业。最有名的应该是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网吧Easy Everything。它的建筑外观和工作人员的着装选用鲜艳的橘红色,全透明的玻璃窗使得路人可以清楚地看到网吧里面的人。上网时,先根据自己估计的上网时间买单(一般是每小时4英镑,还有各种优惠价格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