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部 2 0 0 0年重新修订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下称“新大纲”)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文学作品应占到课文的 6 0 % ,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 ,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指导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 )”。正是新大纲的这一新变化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开展文学教育的热情 ,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成为时尚 ,中学校园内的各种文学社…  相似文献   

2.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2000年3月,国家教委将修订后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正式颁布施行。“新大纲”突出了素质教育特色,规定中学生必须阅读中外文学名著30部,其中中国文学名著15部,外围文学名著15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增强中学生的审美素养.重染中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首篇。本单元是一组现代诗词。教学要求是: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欣赏优秀诗篇的意境美、音乐美和语言美。这一要求是教学大纲中“能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体现。《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早年创作的一首词。学习这首词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征及词的知识,为阅读欣赏这首词积累感性知识。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特别喜爱一些清新的小诗,但理解肤浅。对于诗歌精品的阅读欣赏更如雾里看花,不能掀起语言的“面纱”,深入领悟内在意蕴。因此学生的欣赏…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2000年3月,国家教委将修订后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正式颁布施行。“新大纲”突出了素质教育特色,规定中学生必须阅读中外文学名著30部,其中中国文学名著15  相似文献   

5.
张建军 《学语文》2011,(2):68-6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丰富多样,体现教学目的,难易适度,适合教学。”其中的“文质兼美”,是语文课本选取文章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课程标准试验本)中,文学作品占全部课文的60%,并配套《语文读本》,使人文性逐步回归中学语文教育,这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同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也明确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阅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明:“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幼儿师范对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幼儿教师,而阅读能力则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点,从教材上《阅读写作》、《听话和说话》、《幼儿文学》的内容安排上,就可充分体现。阅读和写作又分成系列。阅读系列分为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三个部分,可见阅读教学对幼儿师范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教学大纲关于阅读的要求中也有“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见,整个语文教育界已经普遍开始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浅谈□安丽辉陈英《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几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感到语文学科实施美育确实是可行的。一、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语文课文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占课文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多阅读,少做题”的初中语文教学口号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诵读欣赏”《大地上的事情》节选的两段精美文字后,可以提供此类作品中的其他精彩篇章,如《我的邻居胡蜂》(两篇),进行拓展加深阅读,并由此展开与七年级上册课文《松树金龟子》(出处《昆虫记》)的对照阅读,充实学生的阅读感受,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阅读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夏天出版,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语文·提高版》第一册中选了许多优秀文章,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其中季羡林先生的《世界散文精华序》一文,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理解上的困难,一些学生称“读不懂”。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便成为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这篇课文是谈散文的。它从散文的特点谈到散文的欣赏,又从外国散文谈到中国散文。文章视野广阔,知识性强,感情真挚,情思隽永,读后给人一种轻松的欣慰感,确实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但由于这篇文章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审美意识是解读文本(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比任何记忆性知识更难以掌握。因为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涉及语感、审美能力的认知及运用,是中学生高屋建瓴地把握文章主旨,真正进入审美主体,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审美意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益发显示其重要性,《全日制普通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美主义精神。”在“教学原则”中明确规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就确立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呢?通过《荷塘月色》的教学,我谈一些自身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内容都属于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2022年版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角引领学生阅读,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改革的日渐深入,文学,这门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被摆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教育部重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要加强文学教育,文学作品应占到课文的60%;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欣赏文学作品”。文学性作为语文的根本属性之一,已经非常明确。  搞好文学教育,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是在语文题海中成长起来的,是在与“ABCD”格式化试题的较量中学习语文的,如…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以下简称《大纲》) ,所倡导的阅读取向 ,回归到对“鉴赏者”的守护[1] ,其标志 ,就是偏重“学习欣赏文学作品 ,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强调“整体感知”。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总的精神是“让学生自己去‘读’” ,体现为对“诵读”和“积累”的“注重” ,实质是维护读者 (学生 )在阅读中的“倾听”权。2001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承继了2000年过渡性的教学大纲所倡导的阅读取…  相似文献   

16.
《游园不值》一课的教学设计武汉市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袁晓珍六年制第十册第一组共有三篇课文,《游园不值》是《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  相似文献   

17.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老课文了,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意来,课前我一直在思考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我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我准备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入手,采用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复述。”复述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训练,它把理解、记忆、表达融为一体。复述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雨中》是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按顺序复述这个故事。笔者发现学生复述时,大多数只能简单机械地重复课文的内容及情节,有的甚至用背诵代替复述,体现不出复述的特点。其原因在于 :复述时仅仅注意了课文表层的语言形式训练,忽略了思维训练。笔者认为,复述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要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质量,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欣赏是初三语文教学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五册课文《沁园春·雪》是诗歌欣赏单元中的一篇重点篇目 ,学好这一课有利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 ,对培养学生诗歌欣赏能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 教材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 1936年 2月。在粉碎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后 ,毛泽东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进行东征。在陕北清涧县 ,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面对祖国壮丽山河 ,心潮起伏 ,过后写了这首词…  相似文献   

20.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合作探究,提高语文素养。二、吃透两头说目标1.说教材。《雾凇》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神奇的景象,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欣赏、尝试合作探究的极好凭借。2.说学情。中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好奇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