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热河风云莫测,咸丰帝的驾崩激化了以肃顺为首的"热河派"与恭亲王奕新为首的"北京派"两党派间的斗争.奕新奔赴热河,与两宫太后紧急联盟,最终发动辛酉政变.政变造就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把持清王朝最高权力47载之久的历史.奕新作为晚清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政海中历经起伏,为何当初选择与慈禧太后联合,发动政变?在政变过后,地位有所提升之时,为何眼睁睁地看着清王朝由一后宫女子掌权,"接受"垂帘之政呢?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一一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2.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它的前身叫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于1750年为他母亲庆祝六旬寿辰而动工兴建的,直到1764年全部完成。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漪园也同时被毁。 1861年咸丰在热河行宫病死,同治继位,年仅6岁。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她与恭亲王奕訢等设计杀死摄政大臣载垣、端华、肃顺,发动“辛酉政变”后,在“垂帘听政”的名义下,大权独揽,成为实际掌权者。1875年同治皇帝病死,那拉氏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在叙述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合谋发动“北京政变”这段历史时,对慈禧太后的介绍是“姓叶赫那拉,满洲镶黄旗人”。可是,我看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载曰,慈禧太后“满洲镶蓝旗人”。之后,我又查阅了《中国历史大辞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过程中,恭亲王奕訢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本文从近代外交机构的正式确立、外交观念的转变、外交体制的更新及外交人材的培养几方面加以论述,对奕訢在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中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以期人们在辛酉政变、洋务运动之外对奕訢有一个多角度多侧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清王朝摆脱困境、谋求“自强”.奕訢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以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又通过添设天文算学馆以学习话方科学技术,他还积极支持派遣留学生以猎取西学的真经。奕訢在洋务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启蒙和示范作用,他率先吹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号角。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1861年11月,那拉氏慈禧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发动政变,取得清廷的最高权力,垂帘听政近半个世纪,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政变史称"北京政变",也称"祺祥政变"或"辛酉政变",本文试就政变发生的过程作简略的记述.一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又进逼北京.咸丰帝于9月22日从北京逃往热河(今承德).行前令恭亲王奕留京办理与侵略者的和议事宜.从那时起,在清廷内部便出现了热河行宫和北京两个政治中心,形成两股政治势力,也  相似文献   

7.
自《北京条约》以后,以奕訢为首的地主开明派逐渐改变了对西方列强的看法。奕訢的改革意识经历了一个从练兵到制器,最后到人才培养的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进化过程。为了保证改革实践能够顺利进行,他们对内追求自强,对外力保和局,争取改革自强以求御辱。奕訢的改革意识的形成和实践在客观上是符合中国近代化趋势,顺应历史潮流的。  相似文献   

8.
略论文祥     
一、洋务运动史研究中一个不应忽略的人物洋务运动史研究中,重要而尚无专文论及的洋务派人物还有不少,文祥便是其中的一个.洋务运动期间;他与奕訢、桂良结合在一起,成为洋务派在清朝中央的首领人物之一.若将文祥与奕訢、桂良稍作比较,不难看出他们三人在思想上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想通过搞洋务,以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之目的.中国近代史上许多有关"洋务新政"的主张,不少都是他们三人或文祥与奕訢二人联名所提.他们三人又有三点不同:  相似文献   

9.
光绪皇帝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张布雷光绪皇帝称慈格太后为"亲爸爸"是影视艺术的虚构吗?是满族的风俗习惯吗?都不是。那拉氏(慈禧太后)于1861年通过"辛西政变",登上了统治全国的"宝座",开始垂帘听政,在清末的同治、光绪年间其尊一直在两皇帝之上,实际...  相似文献   

10.
恭亲王奕訢是晚清政坛中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洋务派在中央的领导者。本文就他在中法战争前的思想、活动作一考察。从奕訢的外交思想看,有一个形成过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惨败于外国侵略者的无情事实和统治阶级中强烈的议和呼声,给了奕訢很大触动,使他日益感到用外交手段谋求缓和,以暂时保全大局的必要性。旷日持久的太平天国革命猛烈震撼了清朝封建统治。面对严酷的现实,在“两害相形则取其轻”的思想指导下,他作出了先除“内患”的抉择,想通过与外国暂时和好,集中力量剿灭农民起义,从对外抗战的立场转向了主和。…  相似文献   

11.
1861年11月初,刚刚从热河行宫回到北京的两宫太后,与在北京的恭亲王奕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联合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将执政的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赞襄政务大臣赶下台。这场宫廷政变虽然惊心动魄,但却非常成功和漂亮,没有经过残酷的流血,不可一世的八大臣几乎没有什么反抗,就做了政变者的阶下囚。这场宫廷政变因发生在北京,所以称之为北京政变。又因发生在农历辛酉年,也叫辛酉政变。政变发生后,小皇帝载淳的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因此人们还称这次政变为祺祥政变。  相似文献   

12.
清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1861年1月20日),流亡在热河的清文宗,诏许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派恭亲王奕訢等满洲三大臣管理,是帝国外交权脱出皇帝直接掌控的一个迹象。其实在此前八年,清咸丰二年十一月二十九(1853年1月8日),仍在圆明园悠哉游哉的年轻皇帝,发布的另一道上谕,在内政上更有划时代意义。这道上谕,就是同意任命丁忧在籍的礼部侍郎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乡民并搜查土匪诸事务。  相似文献   

13.
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道光的第七子。咸丰继位,封为醇郡王。同治朝历任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兼管神机营,加衔为亲王。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无子承统,两太后集王公大臣会商继位人选。经过形式上的议论,那拉氏坚持立妹丈奕譞的第二子载湉为帝,奕譞成了皇帝的“本生亲”。奕譞为什么步步高升,得到那拉氏的青睐呢?原来奕譞在那拉氏发动的“祺祥政变”中立有大功。1861年8月,咸丰帝奕詝在热河病逝,年仅六岁的那拉氏的儿子载淳继位,那拉氏想垂帘窃权,遭到当时负有“赞襄政务”使命的顾命大臣肃顺等反对,未能如愿,但那拉氏野心不死。一次,那拉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学识渊博。1895年春赴京会试期间,他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向清王朝联名请愿,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他在北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他向光绪帝进呈所著《变法通议》,和康有为等实施变法主张,史称"戊戌变法"。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期间,他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宣传改良主张,同时也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  相似文献   

15.
奕訢(1833~1898年),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1861年任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訢是晚清朝廷中位重资深的重要人物,在他当政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客观上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林扬东 《文教资料》2007,(25):104-106
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爱国运动,但这场运动最终被无情地扼杀了。慈禧太后虽然发动了政变,但她对这场变法最初却是持支持态度的。  相似文献   

17.
戊戌政变发生后,英甘帝国主义千方百计营救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是同情中国的维新运动,还是另有用心?本文试从英日营救康梁的经过加以分析,供教学参考。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上谕,引起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疯狂反对,他们积极准备发动政变。9月14日,调聂士成军驻天津,董福祥军驻长辛店。光绪帝感到形势严重,于14、17日,让杨锐和林旭分别带出两道密诏。第一道密诏要康有为救他,第二遭密诏是他救康有为,让康去上海督办官报,“迅速外出,不可迟延’。康有为接到密  相似文献   

18.
祥在洋务运动中无疑是一个重要、不容忽视的人物,他是清朝新外交政策的真正制定,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对外结好,对内改革,借西法自强的外交政策。要请设立总理衙门和京师同馆,积极倡导购买洋枪炮舰和创办近代军用、民用工业。最先认识到西方设议院的好处,坚持海防、塞防并重的主张,首但是以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西方各国,协助奕訢振兴清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9.
答: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了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刘广第、林旭、杨锐、杨深秀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在很短时间内,数十人被捕,即使象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湖南巡抚陈宝箴、新任  相似文献   

20.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同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菜市口刑场。康有为在政变的前一天,按照光绪帝的意旨离京南下,由英国保护逃往香港。政变发生的当天,梁启超躲入日本公使馆,后来由日本掩护,化装逃到日本。 英日两国为何要营救康、梁呢?这是因为,第一,康梁被英日表面赞成中国维新变法运动所蒙蔽,因而在政治上主张联英日,拒帝俄。英日两国都曾给予维新组织大量的捐助,其目的就是欲通过帝党来控制维新派,以便把中国变成它们的附庸。其次,英日自中国的维新运动一开始就持欢迎态度,英日两国希望康梁东山再起,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