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但很多人在防治上仍存误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专家王文的权威讲解,教人们有效降血压。我国有两亿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这一无声杀手认识不足。一般人认为,无症状就是血压不高,就没有危险,使得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很低。其实高血压会引起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高发。  相似文献   

2.
多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服用药物的同时,却不重视药物的调整。还有部分患者误认为,血压降T来以后就不需要定期到门诊复查了,只要按照同一剂量按时服药就可以。专家指出,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患者不仅需要定期检测血压,还应随时调整用药和剂量。  相似文献   

3.
医苑 《金秋科苑》2011,(2):133-137
据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而与高血压患病率相对应的却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压病患者。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低(仅占患病人数的30.2%)、治疗率低(25%)、控制率低(6%)。这与世界总体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美国高血压控制率为34%、法国27%、意大利23%、苏格兰17.5%,与我国国情相似的印度有9%,而同是中华民族的台湾也有24%。  相似文献   

4.
<正>在门诊中,遇到很多患者,不管自己有没有高血压,一上来就伸手:“医生,帮我量下血压。”还有些患者经常问,血压应该量哪只手?有的患者认为量血压根据男左女右原则,有的患者认为因为心脏在左边,所以量左手。对于血压什么时候量,也有不少患者有疑问。有研究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9%,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中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及探索血压与血脂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人群控压、控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口市某三甲医院1521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压、血脂检验等结果,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用秩相关分析血压与血脂的相关性,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2.0.结...  相似文献   

6.
何奔 《今日科苑》2007,(17):82-82
有些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的血压控制不好就开始频繁换医生,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对控制高血压不利。高血压有很多类型,最普遍的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需要持续规律地进行降压治疗。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疗效。如果短时间内单纯根据血压值就频繁地更换就诊医生,会导致医生无法判断药物对患者以往的血压控制是否真正有效,也难以选择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闻之 《金秋科苑》2011,(22):157-157
何谓"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高血压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明显升高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水肿、子痫、中风、致命性动脉出血或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了血压的急剧升高及靶器官损伤,因此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视力模糊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血压变化。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晨峰时段血压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取综合处理后,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服药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 MAP及骤然变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平稳,屣峰血压下降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治疗效果。方法: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关爱型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结果:观察组血压为(158.6±5.1、96.4±3.6),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为(143.2±3.6、8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93.9%,高于观察组满意度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相关知识总体了解度,实验组总体了解度96.2%,高于观察组总体了解度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在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何谓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是高血压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明显升高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水肿、子痫、中风、致命性动脉出血或主动脉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它已成为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然而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据报道高血压患病率为24.8%,血压控制正常范围者只有5.8%,这无疑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上的成年人中有百分之二十多患高血压,许多人认为患高血压病是由于父母的遗传,还有人以为年纪大了就有了。这是两种错误认识,高血压不会遗传,高血压患者只是有某种基因缺陷。人在二三十岁时一般不生高血压,到四五十岁时,血压才会偏高,到六七十岁时血压再升高而发病。高血压的病理是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3.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的数字除了股指之类,可能就是自己的血压了,人到中年有健康的血压可以说是令人艳羡。一旦有了高血压就不得不担心其对身体的诸多影响,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生活调控、自我管理呢?现在我们就听听范慧敏主任怎么说。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劲敌,它引发的心脑血管病成为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高血压是人全身性的动脉疾病。它的成因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动脉内壁上沉积增多增厚,血容量减小,血流在动脉内遭遇的阻力加大,或因血液粘稠度增大,从而提高了血压。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多吃少动,摄取热量过剩,糖转化为脂肪积蓄在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沉积在动脉内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往往血脂、血糖、血黏度和血尿酸偏高。目前,各种降压药只能控制血压,而不能抓走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质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消退,不能从根本上让血压自然下降。因此,当前靠药物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医生往往告诫患者要“终身服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逐渐加重,造成许多人不能安享天年。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比平时有所降低。如果降得不太低,可以继续按原来的剂量服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双氢克尿噻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开始口服双氢克尿噻12.5—25mg,每天一次,卡托普利12.5mg,每天两次,根据血压水平逐渐增加剂量。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及血钾、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项目,随访6周。结果显效39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3%。用药期间未发生低血钾、无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代谢异常。结论小剂量双氢克尿噻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对防治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事件的发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20)
目的:本实验目的为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对其用药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70例。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将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用药管理。最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药物知识掌握度等指标,还需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进行护理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都有显著的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降低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知晓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当中结合用药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促进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遵医嘱行为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可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3,(11):55-55
心血管疾病多发于早晨 在早晨进行锻炼,容易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同时,根据相关统计学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作于早晨时段,人早晨起来的时候血液比较黏稠,血糖比较低,这个时候锻炼最容易引发心脏病,血糖低会导致大脑缺氧,所发生的意外事件媒体也时有报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1]。研究显示,通过有效地护理而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2]。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3-4]。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家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1]。研究显示,通过有效地护理而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2]。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3-4]。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家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