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作为队员的"精神关怀者",只有了解、把握不同个体的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才能在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找到最好的时机和结合点。这样,活动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从而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孩子活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兴趣;孩子扎堆的地方,就一定隐藏着秘密。辅导员要想方设法融入其中,无拘无束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待到孩子们对你不存戒心,不视为外人时,你才能叩开他们的心扉,窥见一个儿童的"真天地"。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作为队员的"精神关怀者",只有了解、把握不同个体的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才能在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找到最好的时机和结合点。这样,活动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从而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孩子活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兴趣;孩子扎堆的地方,就一定隐藏着秘密。辅导员要想方设法融入其中,无拘无束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待到孩子们对你不存戒心,不视为外人时,你才能叩开他们的心扉,窥见一个儿童的"真天地"。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作为队员的"精神关怀者",只有了解、把握不同个体的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才能在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找到最好的时机和结合点。这样,活动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从而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孩子活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兴趣;孩子扎堆的地方,就一定隐藏着秘密。辅导员要想方设法融入其中,无拘无束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待到孩子们对你不存戒心,不视为外人时,你才能叩开他们的心扉,窥见一个儿童的"真天地"。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作为队员的“精神关怀者”,只有了解、把握不同个体的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才能在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找到最好的时机和结合点。这样,活动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从而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孩子活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兴趣;孩子扎堆的地方,就一定隐藏着秘密。辅导员要想方设法融入其中,无拘无束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待到孩子们对你不存戒心,不视为外人时,你才能叩开他们的心扉,窥见一个儿童的“真天地”。  相似文献   

5.
"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服务于孩子,做孩子理想信念的引领者,首先要学会与队员沟通。在"六一"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听听孩子们的心声,看看辅导员老师是怎样与孩子们沟通的。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04,(Z1)
自从2001年9月我担任辅导员以来,一直觉得开展少先队活动很难。一是找不到合适的活动内容;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参加。去年11月,征得学校领导的同意,我在报刊征订目录中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你——《辅导员》杂志。拿到《辅导员》2004第5期后,我夜以继日地通读全文。文中的点点滴滴都撞击着我的心灵。她使我明白了:当辅导员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而不是敷衍塞责;孩子们的好习作、好活动可以走出大山深处,与全国的同龄人一比高下;黑板报可以发挥巨  相似文献   

7.
向着和平     
2004年,全国少工委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优秀原创少儿歌曲征集活动,采取了"让孩子们自己写歌"、"请成人给孩子写歌"和邀请名家给孩子写歌的方式,在三万首应征歌曲中挑选七首新作,并在少先队建队五十五周年前夕向社会发布了这七首歌曲,可见辅导员网站:www.fudaoyuan.com。为了配合这个活动,特在本期刊登了著名词曲作家的作品以及部分群众来稿新作。  相似文献   

8.
童年的世界,如诗如画。孩子那天真的笑脸、快乐的一天都离不开一个个有趣的玩具,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孩子们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收获愉快的体验和新的本领。在网上有一句话这样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这就体现了游戏对孩子们的重要性。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有了如此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才能在丰富的童年生活中快乐玩耍着,并学习着。  相似文献   

9.
你同意吗?     
《学前教育》2005,(5):8-9
在一次玩沙活动前,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规则:由孩子们回家自制并自带玩沙工具。活动那天,平时就比较大意的力力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活动开始时,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地玩着,只有力力空着手,很没劲。有几个孩子想把自己多余的工具借给力力玩,但是被李老师制止了。李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责任心和规则意识的良好契机,应该通过这件事情让力力认识到,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这样才能帮助力力记住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有的老师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做会使孩子有挫败感。你同意李老师的做法吗?  相似文献   

10.
等待     
"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这是一首美丽的诗,诗中描绘的人物便是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当你热爱这个岗位时,你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你就会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有人说:站着扔给孩子一个苹果,这个苹果会掉在地上;如果蹲下来给孩子苹果,孩子会说:老师,您也吃.  相似文献   

11.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也只有找到了做好孩子的感觉,他们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因此,作为教师,时时都应想着为孩子们搭建"凯旋门",永远都在"凯旋门"前迎接我们的孩子们,就一定能看到一个个精彩的他们.  相似文献   

12.
换个地方睡     
散步回来,孩子们陆陆续续上床了,见有几个孩子磨磨蹭蹭地不肯上床我就有些生气:"你们几个在那儿站着干什么?还不赶快睡下.再磨蹭老师要生气了."听了我的话,有的孩子开始往床上爬,有的孩子却好像没听到似的,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罗俊杰嘟着嘴说:"阎老师,为什么非要这样睡嘛,我们想换个地方睡!"姚丹也跟着问我:"阎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们选地方睡?"  相似文献   

13.
逛车棚     
正午饭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园里散步。走着走着,来到了车棚前,本想就这样走过去,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的脚步停了下来:有的孩子一会儿用手碰碰这辆车的行李箱,一会儿摸摸那辆车的车座,脸上露出似提前偷吃了一口桌上饭菜的欢喜;有的孩子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比划着,专注而投入……我略作神秘状:"孩子们,这儿是什么地方?"大家七嘴八舌,反应热烈:"停车子的地方。""车库。"  相似文献   

14.
你看过《女生日记》、《男生日记》吗?你认识淘气包马小跳吗?噢,知道,知道,你一定抢着说。那你一定也知道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阿姨啦。“你一个大人,怎么会了解我们小孩子的事情?”孩子们看了杨红樱的书总会奇怪地问。有的孩子在给杨红樱的信中称她为“仙女蜜儿”,那是她笔下一位帮孩子实现心愿的神奇仙女。19岁的“仙女蜜儿”在成都一所小学当孩子王时,发现孩子们对阅读毫无兴趣。她想,只有在阅读中感到快乐才能对阅读真正产生兴趣。于是杨红樱自己动手写小说,在课堂上念给孩子们听。没想到一篇篇精彩的儿童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  相似文献   

15.
正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你发现孩子们在做事情遇到问题时,虽然你会尽力甚至费力去用道理引导,然而当你转身离开后,孩子们依然用当初的行为,"回馈"着你的道理,于是乎,我们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认死门。可是也许会在某一天,你一直不解的事情,在孩子们的"提示下",会"恍然大悟",那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教育的深深思考。就如同下面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明白——蹲下来,更能读懂孩子的心。今天上午大班的孩子正在户外活动,一个女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这就给我们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要想让你的孩子爱上书,你自己首先得爱上书;要想让你的孩子有读书的习惯,你自己首先得有读书的习惯;要想让你的孩子会读书,你自己首先得学会读书。其实,孩子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很强烈的,只是缺乏培养和引导,如果我们给孩子们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提升有意义的书,一旦尝到甜头,孩子们会很乐于接受的。珊珊的妈妈是医院的护士,平时工作很忙,但不管怎么忙,爱读书的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变。妈妈爱读书的习惯直…  相似文献   

17.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走进向阳小学,你一定会感叹于学校的"精致":整个校园的占地不足六搞亩,没有环形跑道,没有标准化足球场,只有两片塑胶篮球场;走进向阳小学,你一定会感叹于学校的"活力":1600多个孩子在快乐地成长,每个早晨你都会听到孩子们劲道十足的活动声,篮球砸击着篮板,足球撞击着门柱;每节课下课后你都会见到孩子们蜂拥至操场,三五成群嬉戏玩耍,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每天下午体育小社团开展训练,小足球队日复一日从不间断……早在2002年,向阳小学就在全市率先提出了"体育成绩,第一成绩;第一成绩,第一重要"的办学理念,对于学生体育教育的探索更是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9.
听见童声     
现代生活方式破坏了童年生态,孩子们生活在大人的世界,加之学校教育进入了应试时代,分数、升学等占满了孩子的时间。"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孩子的前途",一群大人牵养着一个孩子,看管着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应该重建童年生态,倾听天籁童声,让我们的校园处处有童年的歌声、书声和笑声……一、靠近孩子才能听见童声对于儿童而言身体距离决定精神距离,而对于成人而言精神距离决定身体距离。这是因为儿童的动物性要远远  相似文献   

20.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作为他们的亲密朋友,辅导员一定都在为他们忙碌着:组织大型的展示活动、开展有趣的游戏项目、表彰优秀的少年儿童……在这个时候,辅导员往往还会给孩子们送上一些令他们意想不到的“小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