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其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河南省工作的重心之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河南教育》2011,(1):2-2
河南谋划"中原崛起"河南正全力谋划"中原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经过精心构架、合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魅力初现,成为中原崛起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从做中学"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起了改革和创新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职业教育工作实践,对"做中学"理论有新的解读和反思,分别从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做"、"学"、"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法对河南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居民出游力可划分为极强、强、较强、弱和极弱五种类型。全省居民出游力以郑州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弱,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突出"的特征。郑州是全省居民出游力的极点区域,四大经济区居民出游力由强到弱排序为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排序相吻合。经济能力、信息沟通、交通运输是影响河南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中原经济区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努力使之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核心区以及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一个大手笔,运筹的一篇大文章,是振兴河南经济、  相似文献   

6.
做大做强地方财政"蛋糕",是当前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本文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对做大做强地方财力面临的困难、做大做强地方财力出路提出了一些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万震 《生活教育》2012,(23):26-29
送走一届初三毕业班,本想好好休息休息,领导却给了我一个"大"任务,把一个问题班交给我。这个班里男孩多,单亲的有三分之一,碰巧一开始的班主任是个刚毕业的文静小姑娘,按老同志的话说——"根本压不住"。初一初二又换了两个班主任,科任教师反映班级课堂纪律很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已经没有一点兴趣,上课不是吵闹就是睡觉,课后作业全班30多人只能交上来10本左右。  相似文献   

8.
陈宇 《班主任》2014,(12):18-21
许多班主任抱怨,现在的学生比较自私冷漠,"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关心班级事务,游离于集体之外,班级没有凝聚力,如一盘散沙,并把这些现象归咎于高考机制、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人的性格中有积极热情的一面,也有消极冷漠的一面,关键是班主任如何引导。在班级管理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每个人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我能为班级做什么"主题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我能为班级做什么"主题活动起始于新接班的开学初,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学期。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至10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灞生态区举办,古都西安将迎来一次跨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性、世界级博览盛会。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少先队大队部自2010年8月起,组织开展了"世园到我家做个美德娃"为期15个月的系列活动。"世园到我家做个美德娃"主题活动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活动背景,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蓝色经济区"内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是阻碍"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一大顽疾。完善"蓝色经济区"城市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区域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的价值追求。培育三个城镇组团,应加强区域内环境合作,完善立法,强化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发挥司法途径的作用,借鉴其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的月度经济数据,研究了城市圈经济总量在湖北经济总重比重的变化,城市圈对湖北经济总量的贡献度,城市图经济指标与湖北经济总量指标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湘江经济带的空间结构现状及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江经济带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产力要素最密集的区域,是连接珠江在角洲开放区和长江沿岩开放带的走廊和纽带。本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湖南省的产业空间布局,而且对整个南中国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影响。湘江经济带产业化空间结构的调整应从三个层面进行:(1)在地域分工理论指导下,选择合理的区域开发空间模式;(2)重点优化轴带内的“发展极”--即各级各类中心城市;(3)加强区域内外空间联系,既充分接受珠江三角洲的辐射带动,又积极参与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强化“大武汉经济圈”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基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的月度经济数据,研究了武汉城市圈经济指标对湖北经济总量指标的滞后效应、交叉影响,以及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成立前后城市圈与湖北经济总量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成立前后,经济变化不明显,城市圈的一体化、集团化效应还未真正体现出来,同时政策的滞后效应也有待于未来显现。  相似文献   

14.
从本质内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教育有特别的吁求。当前环鄱地区教育实践存在三个弊端:"非生态性";"单向度性";"非本土性",这些弊端满足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环鄱地区,必须要积极开展生态教育立法,强化区域生态科研与生态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要切实重视通识教育,另外,还要开发实施区域生态保护相关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5.
鄂西圈的生态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是鄂西圈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当前鄂西圈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比较粗放,一体化开发比较落后,因此急需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这既是推动鄂西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支撑中部崛起支点建设的重要现实途径。文章通过对圈内八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鄂西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旅游业为新的区域内经济增长点,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内部各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推进圈内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两圈,以及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带两带呼应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1939年11月,日本扶植的伪湖北省政府在武汉成立,这是日本统治湖北沦陷区乃至整个华中沦陷区的重要机构。在整个抗战时期,这一伪政权机构在组织形态和隶属关系上经历了若干变化,其内部也充满着权力纷争;在本质上,它始终是一个影子政府,是日本推行"以华治华"方针、对中国实行野蛮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个先行区”的战略构想,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高校统一战线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职能作用,尽最大努力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中部地区经济特征,对金融危机下中部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抓住“两型试验区”机遇,引领中部创新;利用经济的互补性,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吸纳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泛北部湾经济区与泛珠三角经济区互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以其事关中国—东盟合作的大局,事关中国的未来发展,使得广西即将由泛珠经济区普通成员一跃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成员,成为泛珠经济区重要成员。通过分析泛北部湾经济区提出的背景和特征,泛珠经济区的实力以及两个经济区的互促关系,提出了互促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2020年1月13日至2020年2月3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情况和湖北省内人口迁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描述,了解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情况和武汉人口迁出情况及两者的关系,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从湖北省及湖北省各地级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公布的疫情公告中获得病例数据,对其进行统计描述与统计分析;利用百度迁徙所获得的数据与湖北省各地级市总确诊病例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3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总确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武汉市迁出人口主要目的地为孝感市、黄冈市;湖北省各地级市确诊病例数信息与武汉市迁入各地级市人口数量总数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1。结论湖北省采取“封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防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但同时也存在疫情控制措施有所滞后、后勤保障措施不够全面的问题,应进一步采取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加强对疑似病例的监测与管理。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财力支持,不断完善后勤和保障措施,加强医疗物资的生产和调配,推进医疗研究工作的展开,打好此次疫情狙击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