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一二年级 学生读书偏爱 从"刘姥姥进大观园"到"吹尽黄沙始到金"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跨人大学校门,与中学相比,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他们的阅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从时间上看,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使得他们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读书.时间与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而进入大学后求知识、求发展的心态,又为他们的阅读提供了思维动力.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大学一年级时期大学生的阅读进入了一个绚烂多姿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而大学课堂是建设高水平教育的主要阵地。推动大学课堂革命,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题中要义。本文对《新闻采访实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后发现: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人才培养工程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过程,课堂改革要重构系统,通过反向设计,回归到打造"学习共同体"的底层逻辑;具有差异性的课程改革实践可以作为有益的经验进行推广;学校要强化对年轻教师教学改革的能力培养,构建完善的教师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如何推动大学生图书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表明,入学前"先天不足";入学后关键阶段未抓紧相关教育;图书阅读未列入大学生学习目标考核内容;未建立有力的阅读引导机制;现有服务使图书馆难以形成吸引力等,是大学生难以养成阅读图书习惯的主要原因。推动大学生图书阅读习惯养成的对策为:扭转中学生很少阅读图书的现状;强化"图书阅读"在大学生入学教育及管理制度设计中的份量;将"图书阅读"列为学生学习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建立图书阅读引导机制,解除学生图书阅读方面的诸种困惑;以充分发挥"导读"功能为旨归,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这就是“大学生”这一概念的内涵。进大学读书以前和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就不宜称其为“大学生”了。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误用“大学生”一词的现象较为多见。例如,山西日报去年11月15日第一版《退职还乡的大学生》,其所指“大学生”,并非现在在“高等学校读书”者,而是1958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主题是培养深度阅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阅读习惯应该成为新精英的生活方式,以吸引大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90后学生存在不是读不读书的问题,而是他们不读课外书,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多年的应试阅读使他们对读书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什么都不爱读,有的学生只玩游戏,也不读手机上的书,也不上网查  相似文献   

6.
付征俊 《大观周刊》2012,(32):271-272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诀。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本来应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三种偏向:第一,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和问,学生读书的机会很少;第二,先读后讲,读讲脱节,读时不讲,讲中无读;第三,课堂上学生读,老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对学生的读书活动缺乏指导。  相似文献   

7.
读书,是大学教育的第二条主渠道,它不但对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就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来说,读书生活的影响甚至还会超过课堂教学。读书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往往比思想工作中的一两次谈话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读书生活,给予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信息过载、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为适应大学生认知心理的转变,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倡导大学生深度阅读.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及价值取向与大学生深度阅读具有较高契合度,为大学生深度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兰台读书会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回归阅读本质,倡导非功利性阅读理念;重视教师引导,注重阅读活动制度化、流程化;突出"意义构建",强调阅读跨学科,读经典学术、纸本著作;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阅读—思考—写作—表达"四位一体,指导大学生深度阅读,实现人的自我构建.这个读书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大学生阅读指导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大学教育的第二条渠道.它不但对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起重要作用,而且就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来说,书的潜移默化影响甚至会超过课堂教学.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多读书,学会教育自己这是高校图书馆导读的出发点,也是导读的根本目的.本文试从分析大学生阅读心理入手,谈谈怎样开展针对性的阅读辅导.  相似文献   

10.
纽约城市大学的昆士巴拉社区学院是多文化的学院,同时拥有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大学生。在大约10000名学生中,48.4%的学生上的业余大学。每年平均有2400名全日制学生进入大学,大约27%在春季入学。一些大四的学生经常到昆士巴拉寻求研究帮助。然而,对使用图书馆进行指导是长期多变的,一系列的学习班由于没有学生参加而没能继续。一个由教师协助的新生图书馆介绍计划,由于没有资金而放弃。虽然学生对认识能力的要求曾使一些教师打算开“文献资源介绍”课,也因为老师不能在课堂上匀出时间讲而作罢。从来没有哪个大学或系清楚地要求上图书馆指导课。…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设施云。针对基础设施云的分布式、异构性等特点,提出基于模块化的基础设施云设计与实现方法,分析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如何将各个模块进行互联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为今后基础设施云的搭建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Is it even possible to design museum exhibits that have an above average chance of engaging visitors in meaningful experiences? Museum‐based researchers and designers, working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have endeavored to address this and other questions. Recently, a promising Ideas‐People‐Objects (IPO) model of the visitor experience, subsequently elaborated on to include Physical (IPOP) has been used in the design and subsequent study of visitors' museum experiences. Here I briefly describe the model and introduce three papers featured in this issue of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that offer new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behind the model, as well as features of the IPOP model that have been used in the design and interpretation of exhibitions, and a comparison of analytic techniques that produce results that can be used in IPOP‐relat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历程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结构和政府规制在我国广播电视制度变迁过程中交替作用,我国广播电视形成了事业与产业客观共存、协同发展的格局.本文拟从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历程探索研究协同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相互接触的不断提升,英语在国际交流与传播中的语言强势对汉语的使用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媒介话语语料分析了其对汉语影响的语法欧化特征,并由此论及其影响汉语语用和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图书馆应尽快建立职业准入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为切入点剖析建立职业准入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对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图书馆管理杂志》2013,53(2-3):117-129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considers fact-checkers as innovators and entrepreneurs. It explores funding models as well as perceptions about three core aspects of a successful journalistic enterprise: audiences, value propositions, and resources. Findings indicate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media literacy and civic engagement, independence, and transparency. In addition, many fact-checkers see their role as not merely extending traditional journalism but also correcting some of its shortcoming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