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南宋“永嘉四灵”在诗歌创作上,步武晚唐贾岛,姚合,时时以“清诗”自誉,表现其不合世俗的思想情趣。本文针对“四灵”所谓“清诗”,分析其中的风格及内涵,指出“四灵”诗歌的创作特点,并分析地理、文化等因素对“四灵”诗风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晚唐体”成为宋诗一种风格类型的代称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晚唐”一词首先是作为时间概念出现于宋代的献记录中,与诗没有关系。“余四祖在晚唐时……”,“鞠,皮为之,实以毛,踏而戏,晚唐已不同矣。”  相似文献   

3.
在时代风气的浸染下,晚唐大多数诗人对外界的关。必面越来越狭窄。他们把全部精神技俩都用来写诗,从而形成了以苦吟著称的、世俗化的、具有轻浅纤微风格的“晚唐体”诗风。这种诗风虽然以贾岛、姚合为主要代表,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中唐诗人张籍。张籍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诗风过渡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解放以来仅仅把他作为乐府诗人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格律诗,开启了“晚唐体”之先声,应该在唐诗流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温庭筠的诗在对仗、声律、用典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们精工富丽而又意蕴深远的诗歌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于律体的各种构成因素的积极探索尝试。温李的诗歌创作受到了类书和骈文的影响,可以称之为“以骈文为诗”。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咏史诗以“以古鉴今”和“借古讽今”为主题,沉郁深婉,悲壮朦胧,反映了晚唐发展起来的细约幽美的审美情趣,开拓了以含蓄为特征的诗美境界。晚唐韩愈等人,宋初西昆派诗人,直到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等人,在诗的风格上都师法李商隐的咏史诗。其作用与影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一牛写下400多首诗,尤其是他的30多首咏史诗,其独特的风格在晚唐消沉纤弱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晚唐诗坛上,杜牧的诗作“俊迈不羁,其诗有气概,非晚唐人所及”。  相似文献   

7.
杜牧是晚唐有代表性的诗人,被称为“晚唐翘楚(《一瓢诗话》).其诗“清丽俊爽”的特色历来为世人所公认.杜牧诗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数字人诗.这个特色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已指出:“大抵杜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这个特色也可以说是杜诗俊爽风格形成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晚唐诗风情调低沉,色彩晦暗.意境朦胧,词藻华美。李商隐则是这种诗风的开宗立派和集大成者.清人刘熙载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邀。”李商隐朦胧晦涩、深情绵邈的风格全面、深刻、典型地反映了晚唐的时代风貌。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和表现李诗风格的则是其感伤主题的诗歌。  相似文献   

9.
刘卫平 《文教资料》2010,(10):17-18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抒情诗人。在晚唐诗歌创作的各个流派中,“温李”一派为大宗,其内部以温庭筠和李商隐为正宗。而李商隐又不限于这一派的正宗,他综合了前人丰富的艺术成果.融汇铸合成自己独特的情深词婉和风格.他的成就和影响超越了“温李”诗派的范围,达到了晚唐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估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从国际范围看,影响较大的有“相对评估”“结构—过程性评估”这两种学说。“相对评估”总结出了一些托幼机构教育评估的要素。“结构—过程性评估”则涉及结构性、过程性、联系性三个因素。结构性因素涉及班级规模大小、人员配置、教师培养质量、照管的稳定性、健康与安全、环境创设、照管过程的结构化等;过程性因素主要是教师和幼儿的相互作用,结构性因素和过程性因素相互影响;联系性因素尚无方案化的评估模式,主要可能涉及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托幼机构的工作气氛、教职工的薪酬、工作条件、托幼机构的承办者以及政府对托幼机构的管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11.
司空图的诗学思想是对王维等人诗歌创作艺术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唐时期诗歌创作叙事化倾向的反 拨。司空图有关诗歌意境创造及其审美特征的论述,对抒情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不过,他 的诗学思想只是总结了抒情短章的艺术经验,用这种理论要求一切诗歌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的内涵,开创性地划分了诗歌意境的类型。这三方面奠定了他在中国关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总体上讲司空图的学理论具有浓厚的道家美学理论的色彩,他受到了道家以至玄学的许多方面甚至全面的影响,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也可以说是中古以后最具道家美学精神的学理论和思想。以探讨其学理论的本质及其所收道家思想的影响为指归,以现存司空图的诗作品为研究对象,力图全面深入地理解其理论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以理解司空图道家思想的体现为切入点,力求在某种程度上彰示道家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包含多个层面。在其美学代表著作《二十四诗品》中,不仅有各类风格论的阐释,而且蕴藏着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诗人自身修养的指迷。这些对当代室内设计美学亦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含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晚唐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专门论述了含蓄。他从对于含蓄风格的要求、含蓄之作应达到的境界以及所收到的审美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形象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韩愈的诗歌创作是其文学思想的反映。他被贬潮州后,其创作似乎偏离了其文学思想的指导。文章通过分析韩愈被贬潮州后诗作的变化,认为韩愈被贬后诗作内容虽有变化,但其信仰及所坚持的文学思想并未动摇。  相似文献   

17.
意象思维是中国古代特有一种思维方式,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学评论,即通过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思。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无疑就是其中的美学典范,文本中有着大量的精炼性词组构成的密集意象群,以此来体现古典文人的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批评论。同时由于司空图的妙笔生花,《诗品》集诗学与诗歌一体的文本特殊性,又分析了《诗品》意象下所隐含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含蓄品简析     
文章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含蓄一品的内容作了分析和阐述,总结了含蓄品的主要特色,并对含蓄品与委曲品作了比较。以期有助于诗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清代前期学家和学如钱谦益、王夫之、王士祯、赵执信、厉鹗、纪昀、杭世骏、薛雪、沈德潜、袁枚、翁方纲以及康熙、乾隆等对司空图及《诗品》的论述和评价,可发现他们都肯定《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所作。如果对此不加重视,在没有确凿语气的情况下武断地否定司空图的作权,是不慎重、不严肃的。  相似文献   

20.
清初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中的《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是传世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另一传本.其中祝允明与冯梦祯跋语表明:一、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在当时(万历三十一年)尚不流行;二、文献标题说明《二十四诗品》是由宋代流传下来.以王士祯为代表的清初诗家多认定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与他们维护钦定《全唐诗》权威性相关.他们虽见过祝允明这个作品,但多有意回避这则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