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健康心理学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古代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孔子的《论语》及《黄帝内经》等著作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健康心理学思想。《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自然观。天人相应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国传统健康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那时人认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的“形神说”与医学心理学思想等,在郑如心、燕国材和王极盛等同志近年来发表文章中已有所论述,本文不拟重复。现仅就《黄帝内经》关于心理器官的论述应如何评价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他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触摸《黄帝内经》所蕴涵的“天人相应”、“内外兼修”、“从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出发”的整体养生思想,还可以探究出《黄帝内经》所提倡的“四时养生”、“调摄情志”、“导引按摩”、“吐纳服气”和“调节饮食起居”的养生方法,为探寻我国古代体育养生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学思想,情感产生于自然环境与生理机能的相互作用,心、脑、肾、肝、胆是内在因素,阴阳、五行以及星象是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遗存,其思想中蕴涵了现代体育理念,生理与心理学体现与休闲娱乐的体育思想,生命观及外练内朴的养生方式,特别是“形神相济”、“内外兼修”、身心协调发展的健康理念,对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系统理论医学著作,它给我们启示的不仅是关于人体医学方面的,包括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本文试图从道德观的角度来谈谈对《黄帝内经》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王涛 《宁夏教育》2023,(Z1):134-136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理论内容丰富、完整,防病于未然是取法于天地万物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通过顺应四时、作息规律、调畅情志、调节饮食等,达到形神协调、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以提升肌体自身免疫系统的能力来预防疾病。文章旨在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治未病”的思想,帮助大学生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生活方式,转向调养身心、预防疾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思想家。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在王安石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里,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他的心理学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改革有密切联系。他的关于人的智愚“非生而不可移”和能力与禀赋关系等方面的观点,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王安石的著述收在《王临川集》里,其中《礼乐论》、《原性》、《性情》、《性说》、《洪范传》、《伤仲永》等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构架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取象比类”,作了周到细致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出:凸现其意蕴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经久不哀的理解,也有利于对《黄帝内经》的思想进行深入整理、研究和提炼,丰富我国古代哲学宝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构架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取象比类”,作了周到细致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出:凸现其意蕴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经久不衰的理解,也有利于对《黄帝内经》的思想进行深入整理、研究和提炼,丰富我国古代哲学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