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生物局于近日组织专家对"十五"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的编研"进行了结题验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到会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科技出版工作十项重点工程之一的《中国植物志》,经过我国植物学家30余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出版了 65卷册、约 2000万字、3000幅图版。这些《中国植物志》在国内外发行后,已经对我国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有些还得到国内外的各种奖励。对于这部巨著的陆续出版,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同行科学家纷纷发表文章或写信表示祝贺。他们说:“《中国植物志》的内容,不仅对中国人自己,而且对国际植物和园艺学界都是极其重要和使人感兴趣的。……”“《中国植物志》是对东亚植物研究作出的不朽贡献。反映了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勤奋的工作精神和正确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3.
曲籽芋属在中国的分布源自对采自海南的一号标本———W.T.Tsang(曾怀德)553=L.U.16052(1927年8月27日采)的错误鉴定。这号标本被E.D.Merrill定名为曲籽芋Cyrtosperma lasioides Griffith,并分藏于国内外的标本馆。因此,《海南植物志》第四卷、《中国植物志》第十三卷第二分册、《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以及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一文等都记录了曲籽芋属。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英国邱皇家植物园和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W.T.Tsang(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查藏南翠雀花Delphinium nortonii 的主模式标本,发现《中国植物志》、《西藏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对该种的鉴定和描述有误。该种的花的退化雄蕊黑褐色,属于翠雀亚属的密花翠雀花组subgen. Delphinastrum sect. Elatopsis, 而上述几种植物志中长1以来将其置于退化雄蕊为蓝色或蓝紫色的翠雀组sect. Delphinastrum中。这几种植物志中记载的D. nortonii 实际上代表一个新种,即李恒翠雀花D. lihengianum。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1956年将《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列入12年科学规划。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主持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先后组织全国83个单位、370多位植物分类学家协作进行编研。1993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中国植物志》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志”的编研之一。项目负责人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担任。“八五”期间完成编研的有蕨类、壳斗科、豆科、菊科、罂粟科、杜鹃花科、兰科、莎草科等44科,约7600余种,1400余万字,1800余幅图版。  相似文献   

6.
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藏)药材资源普查,对照《中国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并经专家鉴定,我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和比如县进行药用植物资源普查采样发现了豆科Leguminosaesp.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四川棘豆OxytropissichuanicaC. W. Chang和祁连山棘豆Oxytropisqilianshanica为西藏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基金》1992,6(3):75-75
《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以下简称《三志》)的编研是研究中国生物类群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国际上研究生物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专家建议和论证的基础上,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八五”期间将《三志》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并根据《重大项目立项、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了项目指南。该项目研究期限为1993年至1997年。要求《三志》共编研166卷册。  相似文献   

8.
1993年3月,《中国孢子植物志》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的工作之一,开始启动。《中国孢子植物志》主编曾呈奎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参加该项目研究人员176人,分属全国24省市43个单位。《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项目按海藻志、淡水藻志、真菌志、地衣志和苔藓志(5个志)分25卷册进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广泛地补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赴新疆的阿尔泰山、巴尔鲁克山、内蒙阿尔山、泰岭、大巴山、卧龙自然保护区、安徽、西藏、东北等地区和东海、南海等海域进行补充采集,采集标本(样品)2万余份,  相似文献   

9.
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第五卷过程中,发现三叉蕨科、实蕨科和藤蕨科的一些新分类群,预   先发表。模式标本均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正>亮点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不再空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过去的10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7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出现空缺。今年这种遗憾不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孢子植物志》是非维管束孢子植物志,包括《中国海藻志》、《中国淡水藻志》、《中国真菌志》、《中国地衣志》和《中国苔藓志》五部分。它的研究目标是摸清我国孢子植物种类,并从形态学、解剖学到生理、生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种类分布、经济用途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记载,从而形成我国孢子植物物种信息库——《中国孢子植物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跨温带与亚热带,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第四纪以来,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的严重破坏,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有许多重要的经济植物,而且残存有不少古老、孑遗、原始和特有的植物。例如,称为活化石的水杉和银杉等,为全世界所瞩目。为了促进学术交流,使丰富的植物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59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编写《中国植物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不同物种描述数据源中数据的一致性程度,比较了《安徽植物志》、《河南植物志》和《山东植物志》中的100个物种的描述数据。结果表明,由于描述分类单元模式的选择、使用的术语以及数据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各种植物志所含描述数据不一致成为广泛存在的现象。其中,部分相同的占62.54%,完全相同的部分仅占18.66%,相互矛盾的占1.47%,而只在一个数据源中出现的描述占17.34%。  相似文献   

14.
正早闻胡宗刚先生著有《中国植物志编纂史》一书,直至2016年10月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拜读之后,发现此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可谓中国植物分类学史之里程碑。对于中国植物学史钩沉,胡宗刚先生可谓集大成者,其致力于研究机构和主要人物之研究,著有《笺草释木六十年——王文采传》《胡先先生年谱长编》《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等十余部,本书更是其力作。作者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详尽搜集档案资料,深入细致发掘史实,以  相似文献   

15.
<正>大千世界,植物繁多,但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植物,却鲜有人知。在2013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英文版)记录了我国31362种维管植物。显然,这不应该是我国植物种类数量的"终极答案"。有许多物种还隐藏在我国的山山岭岭有待发现。那  相似文献   

16.
50年,一本书 在当代中国,没有哪一部著作能像《中国植物志》一样,由四代科学家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辛勤耕耘、通力合作而成.这套图书一共有5 000多万字、9 000多幅图片,记载了我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 408属、31 142种."作为世界上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它既是记载植物‘身份’的‘户口簿’,又是记录和研究植物特征特性的重要‘信息库’,是植物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科学著作和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也是迄今为止对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植物认识和记载得最准确、最全面和最权威的学术论著."担任<中国植物志》编委长达32年之久的老科学家李锡文如是评价.  相似文献   

17.
《西藏科技》2005,(5):58-58
由四代植物学家辛勤耕耘和通力协作,跨越了半个世纪的《中国植物志》日前全部出版。这部旷世巨著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9000多幅图版,共计5000多万计,126卷册,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植物学巨著的《中国植物志》,共80卷(125册),迄今已出版了50多册。其中第36、37、38卷记载我国产的蔷薇科植物55个属873个种和200多个变种,以及牛栓藤科的6个属9个种。这3卷植物志共140万字,图版161幅。它们的出版是中国科学院已故学部委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俞德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共同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国蔷薇科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虎,有锋利的爪和牙齿,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林中骄子,也是百兽之王,更是勇猛和力量的化身.同时,它也被广泛用于植物命名.打开FRPS《中国植物志》全文电子版网站,在"中文索引"中,能查到以"虎"字开头的植物有68种,以"老虎"开头的植物有33种,"爬山虎"植物9种;还能检索到虎耳草属203种、虎刺属11种、虎皮楠属10种、虎尾草属5种……在这些植物中,有一种植物叶子圆圆萌萌,似虎耳模样,沈从文对其有着特别的怜爱,不仅喜养喜看,还写进了小说《边城》里.  相似文献   

20.
由陈世骧教授主编,并和虞佩玉、孙彩虹、谭娟杰、谢蕴贞等5人合著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以下简称《铁甲科志》),已于1986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目》之后出版的又一高水平专著,它标志着我国昆虫分类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