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内容,以普法、释法和指导用法避免或减少犯罪为宗旨,关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电视节目,为我国实现法治化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法制节目的繁荣,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除目前法制节目娱乐化、同质化现象备受关注之外,法制节目本身存在的"乱象"也愈渐明显,这与法制节目倡导的法治精神是相违背的。本文从"乱象"入手,探讨法制节目"乱象"的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视的独特之处之一是,一个言谈举止令人信服的人能够影响观众的观点。"这句话道出了"节目主持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之一。虽然"令人信服的人"可以是除节目主持人之外的"屏幕形象"——学者、政治家,但这"言谈举止令人信服"无疑是节目主持人实现有效传播途径之一。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如何才能令人信服呢?仪表得体、正直、渊博、客观、富有同情心。我们不妨将这些特征统称为"新闻人格"。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应具备"新闻人格",这是选择与评判节目主持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亦宁 《新闻界》2007,(4):97-98
本文以2007年热播的《舞林大会》节目为个案,从节目定位、节目编排和视觉呈现等角度分析其获得高收视率的原因,并从"身体文化"的角度对节目进行剖析,从而对"明星真人秀"这一节目形式的发展前景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4.
罗昊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61-161
"走转改"活动正在对宣传性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改革。"国庆走基层"系列节目中显示出这次改革具有选题贴近群众,以一线劳动者为采访对象,记者进行体验式采访的特点。而这形式多样的一系列节目也为加强宣传性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提供了启示,如使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提高出镜记者的素质、运用形式感强且有感染力的画面与编排手法。  相似文献   

5.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套节目FM101.8"都市之声"于6月16日试播,这是中央台继推出音乐之声、经济之声、华夏之声之后,开设的专门面向都市的频率。据"都市之声"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中央台面向都市播出的频率,节目设置充分体现了鲜明的都市性,为听众提供时尚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和综艺类节目。"都市之声"频率所有节目都贯穿着娱乐性,时时伴有时尚、好听的音乐和各种丰富的娱乐元素;服务性栏目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元旦,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电视"帮忙类"节目--<闲事婆·和事佬>栏目正式推出,这档以"帮忙"为独特定位,以温州方言为播报形式的新闻栏目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经过几次扩版之后,现栏目分设帮忙、新闻、故事、当家人等多个板块.这档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十三四个点,成为频道乃至整个温州台的王牌节目.笔者了解到,国内媒体类似的帮忙类电视节目还有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这些节目都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特点,立足为百姓办实事,是观众的贴心人,而且在收视率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初,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在节目的全面改版中,推出了以倡导老年人与社会同步为宗旨的《老年朋友》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即受到广大老年听众的欢迎。开辟《老年朋友》节目,实践证明,老年节目首先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养老"。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如今我国人的平均寿命已达71岁,人的寿命的延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严重地摆在全社会的面前,这也是老年节目必须面对的沉甸甸的话题。广播媒体责无旁贷地要用自身优势把"养老"问题重点加以宣传,坚持用法制和道德力量营造开展老龄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1日周六晚19:45,新节目"咏乐汇"登陆央视经济频道,这档节目是为李咏量身打造的全新互动CHAT SHOW(闲谈秀)节目,这档节目是以李咏与成功人士畅谈人生旅程中的转折经历,折射人生智慧的访谈秀.  相似文献   

10.
央视主持人以及奥运冠军、歌星等联合行动,不远千里奔波忙碌、牵线搭桥,帮两名老人圆试播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梦想、帮助边远贫困山区老人治疗眼疾重见光明、帮助公交车司机实现目睹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心愿、帮助南极科考队营养厨师享受"国宴"体验、帮助失散近50年的母女重聚……这是不久前 CCTU"艺术人生"栏目特别节目《特别假日》中播出的节目内容。也是不久前,云南某县一个年仅1岁的农家孩子李华意外被毛驴咬掉下巴,云南电视台的"都市条形码"栏目专门策划了节目救助,在社会好心人的捐助下,终于及时成功地为孩子重塑下巴,找回一家人的幸福快乐。类似节目看过的还有不少,相似点是,节目都以普通人的心灵诉求为基准,以爱心和真诚服务为普通人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1.
刘琴 《东南传播》2015,(6):70-72
从《爸爸去哪儿》到《花儿与少年》,明星"真人秀"节目延续了草根"真人秀"节目的"媒介奇观"制造,主要在"冲突"、"戏剧化"和"解决"这三种元素上发力,虽不能肃清"真人秀"节目的戏剧化冲突设计的陈规,但人物性别"刻板印象"正反建构的加入,因为节目场景的陌生化与生活化,情感性叙事带动了社会性思考,让节目在意义建构上实现了增量。  相似文献   

12.
广播依旧是大音频时代的收听主力。这也意味着老年节目非常有可能通过"广播+"的渠道,成长为智媒时代的下一个"锦鲤"。作者从借助新技术平台、强化服务功能、扩展节目发展渠道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三个层面,初步探索出了提升节目参与度、增强节目实用性、催生节目产业功能,从而扩大影响力、提高传播力,让老年节目成为老龄化社会传媒劲旅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邱丽珊 《东南传播》2016,(6):104-106
新闻节目是衡量一个地方电视台总体水平和社会宣传效果的尺度。但由于多种原因,地方台新闻质量、节目水平差强人意。于是,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做到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成为地方电视台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新闻工作实际,将目前我国开出的供给侧改革这一"经济药方",转换成推进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提质增效的"新闻药方",从改革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做好新闻"供给侧改革"中"加减乘除"这篇文章,扩大有效信息供给,提升节目质量,使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真正找准坐标定位,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奥"视群雄>是由山东齐鲁电视台、北京大兴广电中心联合全国数家频道和媒体联合打造的一档谈话节目.[1]节目立足于与一个"趣"字,采用直播的形式,内容上设置奥运资讯、嘉宾谈话和播客三个版块,以点评奥运精彩赛事、分享赛场内外的趣闻、谈论热门话题为主要内容.这档节目在参与的电视媒体上每晚10:40播出,节目时长50分钟,并由新浪网、齐鲁网同步直播,全国观众可以通过短信或网络参与互动,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5.
“绿色节目”:从概念到落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电视业发展应以"绿色基调"为立身之本,并从导向、内容、形式和效益四个方面阐释了"绿色节目"的内涵;最后,又分析了电视"绿色节目""落地"的三个要素,从而较为系统地完成对"绿色节目"的论述,为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俞春江 《新闻实践》2012,(12):55-57
新闻访谈节目关注的题材多数是"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主持人与嘉宾的讨论一般议程是: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再谈问题怎么解决。由于访谈节目存在"即时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这一常规逻辑下的节目进程常常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挑战,很难完全按照  相似文献   

17.
陈朱海 《东南传播》2016,(5):118-120
在观众诉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想要打造一档好节目就必须做到一切以受众为中心。对此,节目制作首先应满足"小众"——特定人群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大众"——普通人群的影响力。《宝贝向前冲》是福建本土一档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少儿节目,开办至今已有12个年头。作为福建本土少儿长青节目的代表,该节目近年也不断进行着改版,进一步自我完善。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试图探讨少儿真人秀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节目如何避免走向"窄众化"的弱势尴尬境地进行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18.
张淑燕 《今传媒》2012,(3):55-57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100.1资讯广播的"有话好说"节目是较晚开设的一档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同类节目不断涌现,竞争日趋激烈的不利条件下,该节目声名鹊起,广受赞誉,在短期内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章立足于品牌打造视角,分别从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创新、品牌识别、品牌推广、品牌核心价值等不同层面,深入剖析了"有话好说"节目以差异化品牌策略出奇制胜之道,为广播节目的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时下,电视娱乐节目的确太多太杂了,相亲、选秀、追星等节目到处都是。虽说娱乐节目可以调节人的心情,减缓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但常以媚俗、无聊、搞笑等"愚乐"方式来争抢观众眼球和提高收视,这也是应该被限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让对农广播节目更具吸引力,也成为市级电台对农广播节目生存的根本。笔者认为,提高对农广播水平必须使节目贴近"三农"、服务"三农"。这就需要对农广播无论是在节目设置和节目内容上,还是主持人的语言组织上都应该力争口语化、通俗化、本地化,同时,还要以平民的视角与农民进行深入的交流,赋予普通农民话语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只有这样,对农广播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心声,使对农广播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