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诗词最美在语言,它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所以诗词教学要体现诗词的本色,就应该以品味语言为主。一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独特的意象;二是品味语言的意境美;三是品味诗词语言丰富的内涵;四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生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2.
细观语文课堂,发现在语言品味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师把语言品味简单地等同于词语理解、朗读,缺少应有的层次、深度;有的语言品味偏离或游离文本主题,使文本丢失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有的语言品味点选准了,但品味的方法有所偏颇,导致学生所得有限。  相似文献   

3.
诗词最美在语言,它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所以诗词教学要体现诗词的本色,就应该以品味语言为主。一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独特的意象;二是品味语言的意境美;三是品味诗词语言丰富的内涵;四是品味诗词语言中生动的修辞。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这一学习活动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但当前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品味能力缺乏、课堂参与缺席、对文章的整体关联缺失,使得品味语言的效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处理不当。针对品味语言学习活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力求品味角度多元化,增强课堂语文味;品味活动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度;品味视野多维化,提升素养整体性,以期提高学生"品味式"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品析,让学生在感知语言和习得语言的基础上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整合资源,在品味语言中知晓大意;体悟内心,在品味语言中体悟情感;想象映衬,在品味语言中审视美感;悉心揣摩,在品味语言中习得方法,从而在语言品析中让生本对话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6.
王芳 《现代语文》2011,(10):108-109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将语言品味作为教学重点,有些变了味。不让语言品味变味,语言品味不要泛化,而要明确化;不要僵化,而要生活化;不要公式化,而要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将语言品味作为教学重点,但并不是所有的都经得起推敲,有些却变了味。莫让语言品味变味,语言品味不要泛化,而要明确化;不要僵化,而要生活化;不要公式化,而要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赏析。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教学流于形式、注重分析、公式化背诵等教学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品味语言的路径,从而使学生在正确品味方法的引领下,真正取得语言品味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刘勰也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可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极其重要。那么,什么是品味语言呢?所谓品味,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人们历来认为,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教师独立地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是教学富有成效的前提;教师善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常用方法,包括语境解读法、涵泳体察法、比较赏读法等。所谓"语境解读法",即回归文  相似文献   

11.
教师基于学生视角设计语言品味活动是提升学生语言品味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从实践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领学生深入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文本语言的精华,从而为培养语感,增强理解能力奠基。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比较中练字,品味语言的美妙意境;在反差中会文,体味语言的深刻内涵;在质疑中悟理,挖掘语言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中,教师合理利用文本留白引领学生学习语言、体味意境、品味词句,能使学生乐在其中并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巧用插图,指导学生想象留白;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激活文本留白;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深化留白。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语言品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朗读品味法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通过比较品味法使学生领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通过空白填补法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因此,语言品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刘衍域 《成才之路》2011,(22):11-11
生命如花,需要阳光以沐浴;生命如林,需要雨露以滋润;生命更是一种思想成长的历程,需要阅读去引导。生命的成长需要阅读,而对语言之品味,是吸纳生命所需营养的过程……品味语言,何其重要!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品味语言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修辞是语言的精华,是运用语言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修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不可缺少的内容。文章从运用朗读,体会修辞表达效果;体会修辞,不应脱离题旨和语境;品味修辞,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运用修辞,语言智慧的结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其实,学生往往是不清楚语言品味的角度,从而造成畏惧心理。本文旨在通过总结语言品味的角度,降低学生语言品味的维度。提高学生语言品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平时文章阅读中能够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能从貌似平常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品味出思想、情趣来,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任务。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鉴赏、品味,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情感的获得,必须立足于语言的品味。随着品味语言的渐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共鸣也不断升华内化。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获得情感体验呢?一、读中品味,品中悟情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具体探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路径,主要有品味语言的形象性与抒情性、品味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品味句型句式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