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分析产学研合作的建立过程入手论述了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原因,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提升农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着重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原始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提升农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制约因素,采用定性研究,结合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做法,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活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数据,从合作开展与合作满意的视角研究了基于合作满意度的产学研合作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和合作信息渠道网络对合作各方满意度与合作成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与学研方的文化价值融合、科技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是基于合作满意度的产学研合作成效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对产学研合作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出以科技中介与风险投资为"抓手"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以参与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中介机构与风险投资两大行业发展的契机与切入点,并从政、产、学研角度探讨产学研合作成效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摸索过程中,一些关乎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出现,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工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中政府职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游文明  丛曙  张煜 《科技与管理》2004,6(3):121-123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分析了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缺陷,探讨了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职能及其作用,指出政府对组织、推动、协调、激励和引导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的职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着重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原始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提升农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从企业视角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首先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然后利用江苏229家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学研合作内容涉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和仪器利用、信息获取等多个方面,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中联合开发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委托开发和咨询也发挥重要作用、但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处于比较次要位置等基本结论;接着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剖析,形成了不能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衡量产学研合作水平、产学研合作应由基于成果的合作向注重能力的合作转变、加快提升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是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经济发达国家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也日益蓬勃地开展起来,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现有的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合作的法规、政策,或从产学研合作案例中归纳出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教训D。这些研究无疑大大地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但关于产学研合作最基础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仅有的研究也只提到各方加入合作体的简单影响因素。这种简单的概括分析有失系统完整,对于产学研合作体与一般组织的区别也重视不够。本文拟针对产学研合作体的特点,对产学研合…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从合著论文、科技奖励、企业委托研究和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等角度对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产学研究作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同时对产学研合作和与区域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发展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技创新进程中的产学研合作状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河南产学研合作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合作对河南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探讨河南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赵兰香 《科研管理》1996,17(6):13-17
在过渡经济条件下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有三个任务,其一,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什么?其二,是什么决定了产学研合作的运行?其三,产学研合作会对我国科技-经济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围绕这三个问题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行业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了珠江三角地区各行业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399家企业客观数据,从行业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表征行业特征的行业中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及资本密集度作为研究变量,利用相关理论模型分析验证以上三个变量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和资本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其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此,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所在的五个问题,提出了解决产学研创新合作困难的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省部产学研办、省院合作办在2007年率先启动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全面推进“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从全国高校、研究机构选派科技人员入驻广东企业,大规模、全方位地推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得到了全国科技界、教育界和广东企业界的广泛好评.通过对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结合处公布的历年企业科技特派员名单进行整理,分析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近年来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了深化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五大途径:一是建立政府、金融、财税、科技、经济等部门参与的专门机构,以加强推进和协调的力度;二是围绕重点产学研联合工程项目,不断拓展合作创新;三是鼓励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创新企业,大力推进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创新;四是切实兑现各种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开展合作创新的积极性;五是完善利益机制,以充分挖掘参与合作方和承担创新者的潜力,将合作创新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探索了涵盖项目对接、合作研发、试验试制和产业化四个阶段产学研合作创新全过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期间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左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约为3年;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的合作方式以及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条件下,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是有显著差异的;知识资源互补性、合作声誉、沟通交流以及合作态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科研实力和地理距离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的推动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5—2009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分布、科技经费投入分布及产学研合作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以广州为龙头,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重点,取得了一批成果,提出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2009-2011年企业科技特派员数据进行统计以分析广东高校产学研现状,从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的视角总结出产学研的四种模式,指出专业教师更适合在企业兼任技术研发和行政人事部门的职务.描述两年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实践实验,并结合相关访谈提出政府进一步减低产学研成本,高校继续完善人事激励、科研奖惩、研究生培养和跨院系团队建立等制度,专业教师主动通过人才招聘网站联系挂职企业三方面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中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当前科技资源的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的情况,我国必须围绕企业创新主体,按照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向企业创新主体倾斜,形成有活力有保障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最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真正提升.从分析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生性入手,剖析了当前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中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述了几种典型的围绕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主体进行科技资源配置的模式,对主管政府部门和产学研合作各方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