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本文论述晚清篆刻艺术家黄士陵“平整中见流动,挺劲中寓艉雅”、“外貌呆板,内含奔放”的风格特征和开“黟山派”一代宗师的艺术成就,并就黄士陵与吴昌硕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晚清篆刻艺术家黄士陵“平整中见流动,挺劲中寓艉雅”、“外貌呆板,内含奔放”的风格特征和开“黟山派”一代宗师的艺术成就,并就黄士陵与吴昌硕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黄士陵篆刻以双刀见长,工稳劲健。而实质上,并非完全如此。黄士陵篆刻中尚有以单刀刻就的作品,用刀迅猛有力,展现了他篆刻的另一面。下面,我们就分析若干黄氏印作。  相似文献   

4.
清中叶文人篆刻空前繁荣,其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他们借古开今,标新立异,给清代印坛带来了新的生机。其中“印从书出”的邓石如与“刀笔相融”的吴让之,对清中叶以后印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从邓石如、吴让之篆刻实践与印学思想入手,来探讨“印从书出”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吴让之,字熙载,江苏仪征人,精于书画,更擅长篆刻。吴让之传承了邓石如"以书入印"的思想,并将其完美结合,是中国篆刻艺术由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性人物。一生贫困的吴让之,幼年时期就喜欢刻印。十五岁以后,他用十年的时间临习汉印,积淀了深厚的汉印功底。后来,他以邓石如篆刻为师法对象,经过数十年潜心学习,终成一代篆刻大家。有资料显示,吴让之一生刻印一万  相似文献   

6.
吴让之作为晚清四大家之首,其篆刻对其他三家——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产生了深远影响。吴让之的篆刻刀法以冲刀为主,披削结合;篆法以小篆入印,方中寓圆;章法形式多样,稳中求险;边款则独具匠心,行草篆隶皆能用之。学习吴让之对篆刻的独特理解,能对取法吴让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古玺印风在当代篆刻界的走红,实际上是当代印人利用新出土古文字以突破古人的必然结果,在古玺创作繁荣的表象背后,亦见出诸多不容乐观处,如年轻篆刻从艺者浮躁、不耐心,篆刻不究篆法、书意泯灭等。反观印学史,若当代古玺创作健康持续发展,将在篆刻史上产生重要的史学价值,即开拓一个全新的篆刻创作取法领域,真正突破传统印学“印宗秦汉”独专其关的格局,将来的印学,将不再单提“印宗秦汉”,还有“印宗古玺”。  相似文献   

8.
正篆刻署款有一定的位置,就像国画的题款位置一样,有多面款法,且有一定的方向。款向,即是刻边款起落的次序与方向。古人刻印,款多落在靠己的一面,亦有落在右面或前面的。至清代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人,偶有这样刻的,但此时惯例多落于印左侧。究其原因,大概系钤印时,多以  相似文献   

9.
吴昌硕 有清一代,吴昌硕与赵之谦,黄士陵是对当代印坛影响最大的三位印人。  相似文献   

10.
刀法与笔意,在篆刻创作中是一个两难选择,但也是辩证统一的。吴吕硕的篆刻创作,时时流露出笔意,某些印章又见刀法意趣,面目多变。  相似文献   

11.
河南篆刻十年创作的变化,主要 表现为:继承汲取型的创作态度逐渐为借鉴出新型的创作态度所代替;比较单调的印风渐渐转向多样化,这表明创作意识趋向增强与成熟,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有以下值得关注的创作趋势,求新求变的创伤追求将往更新的层次上推进;风格百目更趋势丰富多样,清奇古及是河南印风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连续两期的创作,我们的漫画主角越来越有模有样啦,这次再接再厉,一口气完成吧!使用PS“西笔”、“涂抹”、“套索”、“喷抡”等工具让人物更加趋于漫画风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探析民俗文化对迦陵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倾向、创作素材和创作契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清代著名篆刻家邓石如在艺术创作时强调“知白守黑”。意思是说在进行篆刻时,既要关注文字在印章表面所留下的印痕(即“黑”的部分),又要关注没有文字处在印章表面所占的空间比例(即“白”的部分),而且篆刻者在创作时更要时刻牢  相似文献   

15.
正大多数人都是从学习汉印开始走进篆刻世界的。汉印是经典,但汉印仅仅是篆刻世界里的一种印式。相对而言,古玺在章法上更加活泼自由,在字法上更加多变,其刀法具有更多待探索的空间,创作过程也更能抒发情感。通过一方方姿态万千又奇谲恣肆的古玺,  相似文献   

16.
晚清篆刻家赵之谦从流派兴亡的高度对称雄于印坛的浙派和皖派的消极方面,特别是皖派吴让之的创作模式进行了批判;赵之谦将篆刻文字的取法对象引向古代印章之外的金石文字,形成了“印外求印”的印学理论;赵之谦创作综合了两派创作方法上的精华,达到刀法和篆法的有机结合,创造出静穆稳健的篆刻艺术风格,为晚清文人篆刻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美术专业的创作课程是培养专业创作人才的课程,毕业创作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和提升学生思维的重要体现。学生将三年的“蛮劲”都憋在最后的毕业创作里.但是每当提到如何具体去创作时,就像没有自己适用的武器一样.不知道如何用或者没有可用的武器刺杀“敌人”。其实对创作没有“办法”的原因无非是缺乏对生活艺术的热情.没有一种对创作的情感的依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状貌有六大“热点”现象:即“玄幻”大论战、“青春小说”争鸣、“组合、系列”兴盛、“中篇小说”触底反弹、“动物小说”风行和“恐怖小说”涨潮等。此外,2006年度儿童小说创作还存在着题材、人物形象和创作风格单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面市的中国儿童小说已开始被岁月洗涤,是“经典”还是“泡沫”,历史自然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中,卢前无疑是很值得瞩目的人物之一,在戏剧史研究中他提出“短剧”概念,并积极肯定了这种一折杂剧的文学价值,为中国戏剧史研究尤其是明清戏剧史研究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他的短剧创作严格按照古典曲律创作,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卢前先生的短剧研究和短剧创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吴让之是清中叶继邓石如之后的又一位篆书大家,其书、画、印等艺术创作亦有杰出成就。之后的赵之谦、吴昌硕、王福庵等人又受吴让之的影响,所以吴让之的地位举足轻重。通过对吴让之的生平和他与包世臣、邓石如的师承关系的研究,吴让之篆书书风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