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陕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管理现状的了解,结合相关理论,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文化、知识管理平台以及IT技术的应用与知识管理的效果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知识共享模式与企业知识管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自主创新的意愿、方法、类型以及知识管理与自主创新之闻存在相关关系;自主创新的成熟度与自主创新不相关,但与自主创新类型相关.提出如下建议: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和用人制度;建立知识管理系统;重视与分厂以及企业的知识共享;总结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知识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问题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企业知识管理的对象包括内部和外部知识,文章讨论了对内部知识的管理。企业内部知识主要有四种存在形式,其中存在于企业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对企业最为重要。将企业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划分为共享知识和两类隐藏知识,分析了第一类隐藏知识向共享知识转化的难点,并进一步探寻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两寡头IT企业之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问题.模型分析IT产品的网络效应、企业对知识产出吸收能力及知识产出规模报酬对共享企业最优技术知识投入水平和均衡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a.当知识产出规模报酬不小于0 .5时,提高技术知识产出吸收能力或者IT产品网络效应都会阻碍企业知识共享;b. IT产品的网络效应的增加能够提高企业的均衡利润.  相似文献   

4.
谈咨询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作凤 《情报杂志》2003,22(12):45-47
阐述了咨询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内、外两个角度探讨其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其中内部的知识共享从技术、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并根据咨询企业的特点,将外部共享分为咨询企业间的知识联盟和开发基于知识的客户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知识管理的难点——知识共享障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谢晓专 《情报科学》2006,24(7):1087-1090
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瓶颈。本文围绕知识共享实现的困难,分析了知识共享障碍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论知识特性与企业知识共享机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基于对知识资源的特性分析,探讨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各种主客观障碍,提出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将知识管理理论中的知识转化理论和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理论结合在一起研究知识共享,并把这两个理论运用到目前发展迅速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中。针对管理咨询公司的特点区分管理咨询公司中的三种知识类型,详细探讨在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框架下,管理咨询公司内部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构建管理咨询公司内部知识市场中的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8.
戴小鹏  黄璜 《情报杂志》2008,27(3):82-84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企业内部如何有效地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关键.从知识共享空间技术分析入手,介绍了知识共享空间的几种技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岩 《情报杂志》2006,25(10):106-108,112
现代企业越来越依靠知识管理来赢得核心竞争力,而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知识共享。明确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关键。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理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望俊成  陈远  李沛 《情报杂志》2005,24(7):10-11,14
阐述了知识共享的概念、内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讨论了导致国内企业知识共享发展滞后的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并就在国内企业中有效实施知识共享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学校知识管理的难点——知识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是学校知识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瓶颈。本文围绕知识共享实现的困难,分析了知识共享难以实现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共享得以实现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资本视角的知识共享绩效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红  尹贻林  孙春玲  李淑洁 《情报科学》2008,26(10):1482-1486,1512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最重要与最核心的议题.但知识共享绩效的测度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引入知识资本,通过分析知识共享对知识资本构成要素HC、SC、RC的推动,发现其分别构成知识共享的"主力"、"场力"、"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共享缋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从知识资本视角进行知识共享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曾萍  邓腾智  曾雄波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96-1708
 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22家IT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IT基础、知识共享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包括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均可以显著地促进技术创新,而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则对管理创新有积极影响;IT基础对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以及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有促进作用,但IT基础对于组织内正式的知识共享却没有显著影响;组织内知识共享,包括组织内非正式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在IT基础与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包括组织间非正式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则在IT基础促进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娜 《情报探索》2013,(1):15-17,135
在分析企业知识共享障碍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进行剖析,探讨其对企业知识共享的作用,并提出共享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知识的隐含性、分散性和知识价值作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考虑了知识共享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以及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的隐含性和分散性对企业内知识共享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大型组织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韩维贺  仲秋雁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87-189,193
本文首先对知识管理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应从企业文化的显性维度和隐性维度两个方面考虑知识管理实施问题,认为知识共享需要分别与企业文化的两个维度相适应。通过二手案例分析,本文指出在实施知识管理项目过程中,企业要详细分析组织的结构、已有的知识网络、组织的类型、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等,从而使知识管理活动与企业的具体目标相结合、与企业的价值观相一致,使知识管理项目适应企业的原有文化,而不是一味简单地改变企业文化去适应知识管理项目。  相似文献   

17.
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型经济背景下,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战略性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本文构建了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积累与共享)与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基于257家国内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其中: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具有递增的边际贡献、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具有倒U型关系。环境动态性对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但随着知识积累水平提高,调节强度减弱。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间具有此长彼消的关系,验证了利用与探索在对创新能力贡献中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发现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博弈论的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通过分析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的局限,指出从博弈论的视角来设计激励对策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博弈模型,并基于模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程妮 《情报科学》2008,26(2):296-299
组织的知识共享活动是其进行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知识经纪活动既可以促进组织与组织的知识共享活动,也可以促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知识共享活动.而知识经纪人是知识经纪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不仅将影响知识经纪活动的成败,也将影响知识共享活动的效率与效果.本文分析了知识经纪人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知识经纪活动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的企业知识共享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之间、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学习,还包括企业问知识资源的相互利用.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共享的新特性后,结合知祝网格思想,提出了Web环境下实现企业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为企业间知识资源的相互利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