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释"各"     
谢培培 《现代语文》2008,(1):128-128
"各"的本义并非如《说文解字》所言为"异辞也",从甲骨文字形上可以考出它的本义是"止、至".文献中"各"多用"格"来表示,通过本文考察, "各"正是"格"的初文."异辞也"是"各"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简明古代汉语字典>,举详实例藉以说明从"朱"得声的字如"珠"、"铢"等字以及与之声音相近的字如"渚"、"柱"和"椟"、"犊"等字均含有"小"义,以补众家"右文说"著作之遗.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同时也为新世纪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六大明确指出: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客观要求,还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两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提神"、"传神"以及"化神"之功能,使多媒体教学真正成为"两课"教学的点睛之笔,以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使两课教学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更富有创造性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6.
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在课程中所遭受的不同境遇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想的变迁.自西方近代以来,"圈养"式课程与"游牧"式课程企图用不同的方式关照人的命运,都难以真正与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传记"式课程为我们理解课程及其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迪:课程即人生传记过程,课程就在生活中.课程只有回归生活本身,才能促成"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崭新要求.课堂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课堂教学应是开放性的、互动性的、合作式的.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大胆地"放",鼓励学生质疑、讨论,让课堂"活"起来;同时又要及时、有效地"收","放"是为"收"服务的,只有"收"才体现着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体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单梳理了一下传统"被"字句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被x"格式在结构形式和表义上的特点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最后预言"被x"格式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说"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把"的词性、作用和意义谈了一些看法认为把字句里的"把"是个介词,"把"表示"把"后面的宾语是动词的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把字句的"把"是一个语素,"把"可以用"使"去替换只是把字句与"使"字句表义相同的偶发现象.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介入对品德与生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能更好地优化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学习有"情"有"行".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整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的三种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指不同。理想中,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是一种理念大学,而现实中,大学主要是一种制度性的存在。随着理念大学退化成为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化铸就了制度大学。今天理念大学正在消逝,制度大学全面凯旋。在理念大学与制度大学此消彼涨的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的电子大学正在崛起。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电子大学的兴起既丰富了人们对大学的理解,也颠覆了大学的传统形象,为现代大学的转型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刘华钢 《高教论坛》2007,(4):7-10,15
本文论述了大学功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大学理念是大学功能的理论升华,大学理念与大学功能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理念是上层建筑、是理论、是精神,大学功能是活动形式、是实践;大学功能是大学理念的实践基础,大学理念是大学功能的意识形态;大学理念指导大学功能,大学功能完善大学理念.大学理念与大学功能的内涵发展趋势,是大学功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上扩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市场化趋势与大学本质特征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市场化趋势本身是大学应对市场挑战而作出的反应,但大学毕竟不同于企业和市场组织。因此,面对大学市场化趋势,我们必须不断地追问大学本质,要求大学在市场化的现实变革和发展中保持其主体性,以避免“大学主体性失落”或“本体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铸造大学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造大学之魂”是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文化是大学之魂”深深地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其核心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赖以坚守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根本。铸造大学之魂,对于大学办学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治理方式的改革是深刻而复杂、全面而系统的改革,决不仅仅是制定大学章程就能完成的。曲解大学章程的本质、混淆大学章程的性质、夸大大学章程的效力,是加强章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克服的三种倾向。大学章程性质的内部性与效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当前大学治理方式的改革必须以健全的大学法为依据,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行政与司法监督为保障,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大学理念的变革与学分制的形成与发展都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基于我国当今的大学理念,大学课程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通过开设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加强大学的普通教育,降低课程重心,提高内容起点来改进课程设置,从而将学分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训功能及其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发掘大学校训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校训的构建方法,对弘扬大学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部分大学主动通过组织上的转型来适应外界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创业特色,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指导实现了迅速崛起。当下我国的一些大学已经具有了创业型大学的表面特征,但是因现行大学制度的众多缺陷,使得创业之路尤为困难。以构建创业型大学为契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大学校训也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因此,不同的大学理念在校训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大学校训中蕴涵了一种中国特有的大学理念:大学除探索知识外,还应当探索并完善道德;除为社会服务处,还应当在社会中倡导并践行道德。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大学中的体现,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试论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风、校训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风、校训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四个概念并非完全孤立,从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和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出发都可以看到四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并可以构建一个体现四者深层关系的二维坐标系: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校风和校训的基础和源泉;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校训与校风是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校风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训物化的风尚;校训是办学特色、校风践行办学理念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