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健桦 《出版参考》2007,(11S):22-22
学术文化畅销书渐成“系列化、品牌化”上月易中天作品《品三国(下)》以微弱的优势挤掉《于丹(论语〉心得》,赢得开卷非虚构排行榜榜首的位置,不仅让我们眼前一亮,同时又留下了些许悬念。本月《于丹(论语〉心得》又重新夺回了榜首。不仅如此,于丹的另一部作品《于丹(庄子〉心得》也超过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下)》、《品三国(上)》两部作品,位列开卷非虚构排行榜第2。至此,出现了于丹全面“超越”易中天的态势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955年播映的《哈森与加米拉》是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疆共创作完成69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鲜明的地域经验、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在国内以及国际获得较高的辨识度.本文梳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以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易中天突围     
这是马国川对26位社会名人的访谈录。本刊选择的是易中天一节,有删节。少年时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家就靠我父亲和我两个人维持下来。"回首往事,易中天颇多感慨。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易中天仅是一个少年读书郎,怎么能够养家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易中天  相似文献   

4.
作为作者,易中天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从自发投稿开始,如今已是名满中华,达到了一个写作者的理想境界.易中天的成功,当然有种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编辑的激励和扶持.综观易中天的写作历程,我以为他需要三种编辑.  相似文献   

5.
易中天的走红、社会各界对于“易中天现象”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讨论,根本上是电视时代社会文化价值秩序发生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易中天的走红、社会各界对于"易中天现象"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讨论,根本上是电视时代社会文化价值秩序发生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书系易中天品人鉴世之杂文集。品李泽厚、顾准、陈寅恪,鉴既往之公众性文化事件,辩锋犀利、嬉笑怒骂,不屈不挠、一片赤诚。易中天云,是为书生之傻气。  相似文献   

8.
5月16日下午,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北大百年讲堂作有关文明的演讲这篇演讲实为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的总序,他希望用《易中天中华史》最终来回答一个"三干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的问题。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首播即获热评。  相似文献   

9.
7月22日,易中天新书<品三国>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首发式,此次签售是北京图书大厦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一次,有近4000人排队等候签名.此次签售的主角易中天--一位做学术研究的学者,他的签售竟然比当红任何明星都要受关注,从这点看上去是个似乎是非常奇怪的现象,如果我们还以过去的眼光来看易中天现象,大概怎么也解释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大众影像媒介,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民族记忆,通过屏幕表达民族情感、历史变迁,在传播民族文化、群族身份的追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55年,《哈森与加米拉》作为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共制作完成69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鲜明的地域经验、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在国内以及国际获得较高的辨识度。本文梳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以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18日,因在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讲课而声名鹊起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来南京与读者交流。次日,南京四大都市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扬子晚报》都以相当的版面对易中天读者见面会作了报道。在报道中,四家报纸相同的是:都用“引号”引用了“易中天的原话”;不同的是:关于同一个话题的“易中天的原话”,四家报纸提供的版本却各不相同,现聊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小峰 《出版参考》2006,(8S):11-11
7月22日,易中天新书《品三国》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首发式,此次签售是北京图书大厦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一次,有近4000人排队等候签名。此次签售的主角易中天——一位做学术研究的学者,他的签售竟然比当红任何明星都要受关注,从这点看上去是个似乎是非常奇怪的现象,如果我们还以过去的眼光来看易中天现象,大概怎么也解释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但对出版社来说,他们看到了易中天的商业价值,以操作畅销书的方式来占领市场。从受众角度来讲,  相似文献   

13.
《于丹〈论语〉心得》目前的销量已经超过470万册,创造了畅销书的奇迹。神话变成了现实,因此称为"奇迹"。但回首当时,社里做出首印60万册的决定,是很不容易的。此前,易中天《品三国》是出版界放的第一颗"卫星",首印  相似文献   

14.
《新闻改革散论》是新疆人民出版社 7月份推出的全疆第一部探索新闻改革的个人论文专集。  可以说,这是一部凝聚了一位老新闻工作者 40年心血的论文集。作品充满了探索热点问题的热忱和勇气,许多经过冷静的理性思考而得出的见解,具有令人信服的指导性,从而受到新闻界以及关注新闻事业的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书作者邵强同志 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既当过新闻第一线的记者编辑,又当过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新疆日报副总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管理和指导新闻工作的职务。现为全国记协理事、新疆记协主席、新疆…  相似文献   

15.
易中天解三国,还是很有时代特色的,比如他用的心理分析的方法,他的形式是生动活泼的,比如他用了很多有时代特色的词汇,他可能是"三国"接受史上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解者和传播者.这是一个前提.我批评易中天,不是说他很不堪,相反他很不错.因为他很不错,很有影响力,我才批评.批评是希望读者能正确对待,不要盲目崇拜,并不是希望读者抛弃或者鄙视易中天.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以来,"易中天现象"成为红极一时的文化热点.自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以来,易中天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讲史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2006年初开始,《百家讲坛》继续播出的易中天《品三国》节目,他站在平民的立场,通过现代的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其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讲解风格,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收视率一路攀升.易中天也因此迅速走红,有关他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在百度贴吧有个以其名字命名的阵地--"易中天吧",大批铁杆拥趸自称"易粉"、"乙醚",风头直逼超级女声.  相似文献   

17.
将成为下一个网络新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定假日期间.将停发微博客.10月8日后继续,特告.易中天。”国庆节前一天,知名学者易中天在其新浪微博上二发出这样一条信息,随后许多网友及“易粉”们纷纷转发了这一消息.虽然开通微博的时间不长,但系统显示.易中天已在新浪做博拥有了超过10万“粉丝”。  相似文献   

18.
CCTV的《百家讲坛》是一个学术性栏目,可自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节目播出后,其收视率竞居高不下,而喜欢易中天的观众还包括许多原本不喜欢历史的青少年,这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日前 ,新疆第一部廉政建设地方性法规《乌鲁木齐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获得通过 ,报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该条例对新闻媒体监督职务犯罪作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 :新闻媒体、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新疆:新闻监督首获立法授权  相似文献   

20.
襄樊日报注重新闻摄影创新,推出《新闻相册》,确立以图片来讲述新闻故事,以有趣、有情、有意来感动吸引读者的思路。一、有趣:从选材上抓住读者去年4月上旬,襄樊市举办纪念诸葛亮出山1808周年活动,著名学者易中天要来襄樊出席。摄影部商议出一期《新闻相册》。大家确定思路:以易中天为主,但侧重在情趣上。一个如日中天的学者,现在和我们面对面了,他到底是个么样的人?《性情中人易中天》这样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