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皓  薛婷 《新闻前哨》2022,(22):15-16
<正>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来到新闻现场,是先拍照片还是先拍视频?亦或是如何既拍照片又拍视频?这是大多数媒体摄影记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照片与视频并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简单来说,照片偏于“静”,视频偏于“动”,照片是将时间定格,记录事件发展变化的典型瞬间,而视频则是记录事件发展变化的动态。在日常操作中,摄影记者在同一时段拍照和拍视频,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本文结合湖北日报摄影记者采访实践,从“技术”、“战术”相结合运用的维度,探讨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实战技巧,提供一些冲破“困境”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牵涉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融媒体时代,如何让最大的民生、事关千家万户的教育新闻“出圈”?本文以山东淄博日报社教育新闻为例,通过“到现场”“拼策划”“抓细节”等路径,分享了融媒体时代坚持“内容为王”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不断变革,传播渠道不断创新,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一专多能”型记者成为香馍馍。随着媒介平台的不断增多,给专职摄影记者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手机摄影的快速发展导致“自媒体摄影师”的诞生,对专职摄影记者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也促进他们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新闻摄影方向出发,对融媒体时代下,专职摄影记者的变革以及发展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融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了广播等传统媒体一个措手不及,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地方广播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也开始寻求融媒体的发展道路。在融媒体条件下,地方广播如何才能快速步入融媒体时代成了众多广播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节目内容优质且贴合受众需求、立足传统释放“短音频”惊人力量、发挥人才优势让优秀广播人才为新媒体站台、打造优秀的融媒体团队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5.
彭龙 《新闻战线》2022,(4):115-118
重大体育赛事视觉冲击力、现场感染力强,富有悬念,关注度高,是各媒体竞争的焦点。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在“新”“快”“便捷”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广播如何在融媒体理念下实现突围,提升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影响力?本文从创新报道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探索融媒体传播、凸显“可听、可读、可视、可参与”的特色等角度提出广播在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中如何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媒体进人了一个共享新闻资源的时代,对于同城的几家报纸而言,在时事新闻资源方面谁都没有特别的“先天”优势。那么,时事编辑如何在信息的取舍上体现自己的特色?在确保不漏掉“大鱼”的同时,又能精制出一两道让读者回味的“特色菜”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季东平 《新闻世界》2023,(11):13-15
到底什么是融媒体工作室?为什么要做融媒体工作室?要做什么样的融媒体工作室?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出路。本文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打造融媒体工作室为例,阐明了融媒体工作室“是什么”,并从媒体转型、体制机制、用户连接等角度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工作室,从IP打造、内容输出、双效建设、激励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融媒体工作室“做什么”,为市级媒体孵化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指明了方向、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春节前,“新春走基层”这张同题答卷又一次摆在了全国各地市媒体面前。如何让常规动作“走”出新意?如何更好地挖掘春节这一新闻素材的“天然富矿”?如何通过“小变化”折射“大时代”?复盘辽宁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近年来相关融媒产品,从选题策划到采访写作,再到呈现形式都不乏亮点。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及其摄影记者和编辑都面临着转型和新的挑战。摄影记者的工作不再仅限于为报纸提供几张静态照片,更要为新媒体提供大量有深度的系列组照甚至摄像作品。新媒体编辑也不仅限于处理文字或排版工作,而要成为能够选题策划,编辑文字、图片、音视频的全能选手,并要和摄影记者搭档配合,才能创作出吸引人的新媒体作品。本文主要论述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特点和新媒体编辑的职责,探讨了如何生产出满足"掌图时代"受众喜爱的作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基层新闻宣传主力军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新形势,在“万物皆媒”的信息爆炸时代突出重围,开出朵朵引领潮头的浪花呢?笔者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在宣传党的政策、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民意,确保主流舆论阵地坚如磐石的前提下,在“三个坚持”方面持续深耕发力,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媒体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不管是传统的主流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大都进入了融媒时代。融媒时代的媒体要想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网站,并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实现融合,以达到媒体间的互补,实现媒体间的内容兼融、宣传互融、资源通融、利益共融的目标。狭义的"媒体融合"是指电视,报纸和期刊的融合发展,随着媒体运营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媒体融合的概念不断深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媒体产业的必然趋势,融媒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摄影记者面临全新的环境,为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摄影记者需把握住新的机遇,克服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分析和讨论融媒时代摄影记者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希望能为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现象级”爆款新闻产品的出炉,必然要经过采编团队的精心策划和细致打磨。“现象级”爆款新闻产品可以让主流媒体成功圈粉,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新闻机构和网络平台充分有效互动,有利于打造出彩的全媒体产品。本文就融媒体时代如何打造主流爆款新闻产品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蔡晓辉 《新闻前哨》2022,(18):19-20
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不同媒体间整合互补,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作为新闻报道重中之重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既能发挥“喉舌”作用,又能“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河北新闻联播》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宣传报道为例,从策划、内容、传播三个层面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信息传播从文字和读图时代向视频时代全面转换的当下,在传统媒体为王向社交媒体遍地开花转变的当下,在记者为“无冕之王”到人人都是记录者的时代,摄影记者生存空间受到来自普通大众、社交媒体从业者、文字记者等多方面的挤压,同时,摄影记者的专业性,也让其成为新媒体时代浪潮中最吃香的群体。如何在拥挤的生存空间中厘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来,在危机中找到新机,成为新时代摄影记者转型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现状和转型,为摄影记者的发展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纪念性报道是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分支,也是展现以广电媒体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报道能力的“演武场”。融媒体时代,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如何做好纪念性融媒体报道以营造浓厚的社会气氛,是广电媒体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探讨融媒时代纪念性融媒报道的传播特征,提出了广电媒体做好纪念性融媒报道的创新策略,包括内容加技术、严肃加网感、传统加社媒、线上加线下等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逯海涛 《新闻战线》2022,(7):101-103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新闻评论已经进入可视化时代。媒体短视频评论要统筹好大主题和小切口之间的关系,提升观点“颗粒度”,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增强互动性,让评论更加立体、丰满、具象,成为会说话的论据、会行走的观点,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让新闻生产呈现作者和用户“双向奔赴”的局面,扩展融媒体“融”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社面临“转型机遇”与“挑战压力”,如何才能把握时代机遇,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出版模式,成为很多出版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从融媒体时代体育出版的全新诉求出发,结合出版社融媒体出版转型实践措施与实施效果,以期为体育类出版社融媒体出版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勤 《中国广播》2014,(7):15-17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如何转型融媒体,如何保持内容为王的优势,如何实现流程再造?本文以今年6月18日最新开播的浙江新闻广播为例,探索融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融媒体时代如何打造地方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背景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打造地方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南苏格  浦翰林 《传媒》2020,(10):55-57
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成立了以财经类时事为主导的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将看似不接地气的财经新闻报道做成一道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本文结合人民日报社“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新闻“爆款产品”的成功经验,分析主流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值得借鉴与尝试的媒体融合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