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毓黻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的东北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中国东北史与东北文献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侧重东北史学研究,著述繁富。吴廷燮曾评价他“中夏言东北战实者莫之或先”,于右任曾誉其为“辽东文人之冠”。金毓黻生前曾藏有大量书籍,这些书籍基本为义史类图书,且与其一生之学术研究密切相关。通过对其耗费一生所著之《静晤室日记》中有关藏书内容的梳理,可以反映出其藏书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金毓黻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的东北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中国东北史与东北文献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侧重东北史学研究,著述繁富.吴廷燮曾评价他"中夏言东北故实者莫之或先",于右任曾誉其为"辽东文人之冠".金毓黻生前曾藏有大量书籍,这些书籍基本为文史类图书,且与其一生之学术研究密切相关.通过对其耗费一生所著之<静晤室日记>中有关藏书内容的梳理,可以反映出其藏书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金毓黻先生因病于1962年8月8日逝世。他七十五年的一生,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巨大历史转折时期,纷繁的社会环境也使他的履历显得不那么简单。不过要历史地认识和评价他的生平也不难,不仅有其呕心沥血的著作在,更有被他视为挚友的《静晤室日记》,忠实地纪录了时局演化和他个人升降沉浮的一切。这部日记起笔于民国九年(1920年)二月二十三日,历经十年而不辍,瘁一生之心力,积三百三十余万言,搁笔于1960年4月30日。其内容包括:“生活经历、时事记实、治学心得、读书笔记、诗文酬唱、文物搜集,尤其对东北典章志乘,  相似文献   

4.
在我同王重民先生断断续续却又始终如一的20来年的联系中,我从未听到王先生讲过他同金毓黻先生个人之间的交往情况。起初,我以为这两位学者一定是私交很深、且时间漫长的挚友。后来因同王先生接触较多,对他的了解也多了,心里未免产生些疑问,但未得机会向王先生讨教...  相似文献   

5.
在民国学界、政界,蒋廷黻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中国近代史》这本小书,跻身著名历史学家之列;因《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这部残稿,获得“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拓荒者”的赞誉;由研究外交史而登上外交舞台,成为著名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6.
正在民国学界、政界,蒋廷黻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中国近代史》这本小书,跻身著名历史学家之列;因《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这部残稿,获得"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拓荒者"的赞誉;由研究外交史而登上外交舞台,成为著名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7.
金毓黻,辽阳人。清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公元1887年7月19日)生于辽阳县(今灯塔县单庄子乡)后八家子村,1962年8月3日因病逝世于北京,终年七十五岁。金毓黻的大半生正值乱世之秋,屡屡易职居无所定。但他为人聪慧勤勉,矢志不移。在从教的同时,或在从政之隙,始终坚持专治史学。他积学成才,不愧为辽阳才子,不辍笔耕著述盈车,终为史坛名家,现将其生平业绩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料》丛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重点项目之一。全书由李宗一、章伯锋主编,即将交付出版。早在五十年代之初,近代史研究所即组织科研人员,开始从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著名的专家和学者金毓黻、聂崇歧、  相似文献   

9.
周文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文章回顾了周先生的《文献交流引论》一书的出版,通过记书、人与事,概述了该书的主要成就,以及周文骏先生对图书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昌图厅主事官初为理事通判,同治年间改为抚民同知。由于资料缺失,昌图地方志所述官制沿革已是错漏百出。金毓黻《奉天通志》对昌图厅官有所考证,但有些观点尤其是谁为首任抚民同知这一问题却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1.
《读书》杂志1981年第4期,有一篇雷梦水同志写的《朱自清先生买书记》。看了以后,很有感触。雷梦水同志解放以前在北平琉璃厂的通学斋古书店工作,为了向各大学兜售书籍,每周都要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去几次。有一次他扶着书来到清华大学,遇见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翻看书的时候随手挑出一本问他: “这书是干什么用的?”“这书的作家是哪一朝代人?”“这个作家还写过哪些书?”这本书有几个版本?哪个本子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是晚清历史上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特别是在林禁烟运动以后,他更被看做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范文澜先生更把他誉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在这种主流论述之下,仍然有一些学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看待林则徐。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要属蒋廷黻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中所提出的"两个林则徐"的观点了,文章试图通过林则徐在新疆的相关研究和史料,对蒋先生的这一观点来展开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沈博筹委会初期对历史档案的管理 沈博筹委会初期,面对的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沈阳故宫,遂集中力量清理、整修故宫建筑,为即将举行的"东北文物展览会"做准备.此间,金毓黻作为主任委员,除上下奔走,多方联系,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外,更多的是全面了解文物、图书、历史档案的收藏情况,筹划未来"国立沈阳博物院"的蓝图.  相似文献   

14.
现年93岁高龄的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王绍曾先生,是和已故著名学者顾廷龙、冀淑英相齐名的古典文献学家。《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5.
李二我先生     
李二我先生李建永上午刚为我三岁半的女儿李雨书草成一篇《雨书先生》的小文,接着又写这篇《李二我先生》的大文。李二我先生尝自称“李二我先生”。作家张承志在《致先生书》中说:“我遵循中国人称‘主席,则不言而喻即专指毛泽东,称‘总理’则不言而喻意在周恩来之用...  相似文献   

16.
屈万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文献学家和图书馆学家,一生著述宏富,其学术思想,在海内外有盛誉。台湾著名学者刘兆韦占教授,曾撰《屈万里先生著述年表》,所录已丰,今作辑补,赓续前绪。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一代报人张季鸾先生,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反清活动,编辑《夏声》、《陕北》和《民立报》,为民主革命奔走呐喊,大造舆论。武昌起义后,先生积极参加创建民国活动,并曾应孙中山先生之邀,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  相似文献   

18.
蒋廷黻(1895年一1965年)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蒋廷黻11岁便进入湖南湘潭的长老会学校,期间深受美国传教士林格尔夫妇的影响。17岁赴美留学直至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国外共计11年(其中在法国一年)。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1935年12月蒋廷黻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9.
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著述甚丰。其遗稿《自传》中《治书生活》一章,经钱亚新先生整编,拟在《江苏图书馆学报》等刊发表,本刊负责刊登其中的一段《我与中大》(《治书生活》之七),计划在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载完。  相似文献   

20.
蒋廷黻(1895年-1965年)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蒋廷黻11岁便进入湖南湘潭的长老会学校,期间深受美国传教士林格尔夫妇的影响.17岁赴美留学直至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国外共计11年(其中在法国一年).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1935年12月蒋廷黻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