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创新填空题1.图1是某同学用电压表测量电灯L1两端的电压时所画的电路图,请你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1)_______;(2)________. 2.在图2的实验中,把用细铁丝绕制成的线圈接入电路,给线圈缓慢地加热,小灯泡变暗,这个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仪器特点:取材简单,操作方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制作材料:0.31 mm直径的漆包线,8 号铁丝,少许清漆,小铁盒.  制作方法:用 0.31 mm直径的漆包线,绕制一个内径为5 cm的线圈,共绕 2 000 匝.把粗铁丝截成和线圈一样高的小段,给每段铁丝的四周涂上清漆,插入线圈架的孔里,填满为止.演示:(1)把线圈竖立起来,用铁盒盛上冷水放在线圈上,把线圈接在 220 V的交流电源上,过几分钟,看到铁盒里的水沸腾起来,但是线圈和铁芯并没有烧红发热的地方.(2)在铁盒和铁芯之间放上 1 张纸,接通电源,发现纸没…  相似文献   

3.
可以说 ,在几乎所有的物理资料中的磁场部分 ,都有类似这样的问题 :有一截面积为 S、匝数为 N的线圈 ,置于磁感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 ,线圈截面垂直于磁场方向 ,则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为多少 ?资料提供的计算公式为 Φ=BS.许多教参与书籍为强调这种算法的正确性 ,还特别指出以公式 Φ=NBS计算磁通量的方法是错误的 .笔者认为 ,从线圈的整体角度讲 ,以公式Φ=NBS计算所得结果 ,才应该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而以公式Φ =ΒS计算所得结果则是穿过线圈截面的磁通量 .现以一个模拟实验来说明前者是正确的 :为简单起见 ,用实线表示软导线绕成一个两匝的闭合线圈 ,而用虚线表示“磁感线”穿过此线圈 ,如图 1所示 .将上述线圈拉展成圆形单匝闭合线圈 ,这时就会发现“磁感线”缠绕在圆形线圈上 ,如图 2所示 .从图 2中不难看出“磁感图 1       图 2线”反复两次单方向地穿过圆形单匝线圈 ,如同有两根磁感线同时穿过线圈一样 ,因而可形象地说产生的磁通量为“两条”,即一条磁感线穿过两匝闭合线圈的截面 ,使整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为“两条”,以此推想 ,一条磁感线穿过N匝闭合线圈截面 ,则穿过整个线圈的磁通量为“...  相似文献   

4.
一、显示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路径的示教板(见图1)[制作用材料] 废旧滑动变阻器一个、与其直径相对应的木质圆柱体一个、直径1mm的铜漆包线若干、3.8V0.3A小电珠18只。[结构说明] 1、用木质圆柱体代替瓷筒,用直径1mm的铜包线(或合金线)绕制变阻器的电阻线圈。每隔20圈将线圈切断,在切断处钉入铁钉二个,并将切断处线圈的二个头焊接在铁钉上,铁钉作为小指示灯的两个“接线柱”  相似文献   

5.
一、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互相感应的现象,叫互感现象;铁芯的作用:使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提高变压器的效率.例1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将两个线圈绕在如图1所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  相似文献   

6.
交变电流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和延伸。为了便于同学们复习,下面对其核心考点浅作归纳。核心考点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1.一个产生条件: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2.两个特殊位置。3.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有三种表示方式:一是“情”即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情形(包括线圈的位置、转速、匝数等);二是“数”即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三是“形”即用图像表示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在这三者中知其一,便知其二。  相似文献   

7.
在试制无动力小车时,我们制成了如图1、图2所示的小车。此车由于车体大而轻,向大轮吹一口气,可快速转动;向车身挥手扇风,它就能行走;它还可以拐弯、翻筋斗等,很是有趣。制作材料:吹塑纸、白色泡沫板、双面胶、细吸管、笤帚细棍。制作方法:1.车轴:笤帚细棍用砂纸顺向打磨使之变直,滚动打磨使之变圆。2.车轮:用吹塑纸制作,大轮直径80~120mm,小轮直径20~25mm,中间镂空,如图2所示。3.车毂:用白色泡沫板制作,大小轮两个车毂直径各为5 mm,如图2所示。4.轮垫及滑动轴套:将细吸管分别切成长2 mm、3 mm各4段,如图1所示。5.车体:用吹塑纸制作,长80 mm,…  相似文献   

8.
<正>一、无线充电目前无线充电在很多电器上已经开始使用,如部分品牌手机、智能手表、电动牙刷等。无线充电是利用交流产生变化的磁场,使感应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电路转换成直流流入锂电池。图1是利用电动牙刷的充电底座做的实验,线圈用漆包线绕50匝左右,直径约4cm,线圈末端接两只发光二极管。当线圈逐渐靠近充电底座  相似文献   

9.
1.电流流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_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电热器是利用_原理制成的加热设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它是由、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3.一只标有“22OV巧OW”字样的电热杯,正常工作时需要的电压是V,功率是W,通过电热丝的电流是A,通电1 min产生的热量是_J. 4.一电热器的电阻是ron,工作电流为ZA,则该电热器工作5 min,有_J的电能转化为热能. 5.一交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是4.4n,当它接在220V的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SA,则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是_,电动机线圈发热消耗的电功率是_. 6.如图1,R.=5R2.电…  相似文献   

10.
知识梳理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它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某点的线速度的方向沿圆弧该点的切线方向,其大小为v=st.(2)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为ω=φt,国际单位为:rad/s.(3)周期和频率: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用符号T表示,质点在  相似文献   

11.
一、发电机1.发电机的原理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在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发电机就是根据上述原理制成的.2.发电机的构造发电机的构造,如图1所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包括磁极、线圈、铜环、电刷等.3.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大小和方向的电流叫做交流电,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周期和频率是用来表示交流电特点的两个物理量,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其意义是发电机线圈转一周用0.02s,即1s内线圈转50周.因为线圈每转一周电流方…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节的教学中,教材上关于“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学生实验是这样的:用图1这些器材制作电磁铁:先用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着一个方向绕制两个匝数不同(40匝和80匝)的线圈,再用棉线缠绕固定,使漆包线不致松散,这就制成了两个简单的电磁铁。此学生实验有以下几点不足:①要制作两个电磁铁,比较费时;②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连接电路以及改变线圈匝数不够方便;③当电磁铁磁性强弱相差不大时,学生往往较难根据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定磁性的强弱。改进的学生实验如图2。图1大头针大铁钉棉线开关电源细漆包线…  相似文献   

13.
1教具装置图(图1)2仪器特点与用途特点:(1)本教具借助高倍率直流放大器让学生真正观察到单根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等电磁感应现象,效果明显.(2)将表外的铜芯线(如图5)绕三匝制成线圈,简洁直观,减少了非演示内容的操作和时间.用途:本教具可以演示以下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三至第七节的液体内部的压强时,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我改进了“帕斯卡桶”实验。用现有的带螺口的罐头瓶一个,在其金属盖的中央钻一个φ8mm的孔,在此孔周围适当的位置上再钻φ1mm的小孔3—4个。1米多长的乳胶管一段,小漏斗一个,自行  相似文献   

15.
董平 《物理教师》2009,30(4):57-57,59
原题:如图1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转动时,设线圈的两个边长分别是L1、L2,转动时角速度为ω,磁场强度为B.试证明:在图示位置时,线圈中的电动势为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目前,物理电磁感应章节中自感现象内容的教学,大多采用“J2446自感现象演示器”进行实验演示.该演示器将“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用两组独立的器材分左右安装在同一块演示板上使用.为了达到演示效果,自感线圈用漆包线绕在较大的硅钢片铁芯上制成,因而器材只能是专业厂家生产,且成本较高、体积又大.特别是通电自感...  相似文献   

17.
跳圈实验     
“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的两端也象磁铁一样,会产生南(S)、北(N)两个磁极。改变电流方向,线圈两端的南北极也会改变。”在教学这些内容前,我为了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制了“跳圈实验”教具,制作过程如下: 取一只长80mm,直径5—10mm的螺丝(已退火的),作为铁芯。剪60mm宽的蜡纸在铁芯上绕几圈,蜡纸上端留出5mm,用一段直径5—10mm的非磁性物质(橡胶管、圆木头)插入蜡纸  相似文献   

18.
初三物理有电话的内容,过去对于电话机的构造和原理总是从抽象的理论上讲解,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我设计了如下的一个简单实验,效果较好。 1.实验装置 (1)玻璃漏斗一只;(2)毫安表一只;(3)新的干电池2~3节(1号电池);(4)弹簧一支,细线一根;(5)铁架一只;(6)活性碳粒(能刚好装满玻璃漏斗);(7)蹄形电磁铁(线圈用铜线绕400匝);(8)衔铁一块,另外在玻璃漏斗左右用软铁皮包住连接导线4根,按图连接起来,在图中的Ⅰ是话筒部分,Ⅱ是听筒部分。 2.演示过程: 当用拇指压右边软铁皮使碳粒压紧,由于碳粒压紧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因而电流增大,这时从毫安表上  相似文献   

19.
趣味数学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真的要目穷千里(图中 ,楼该有多高?(地球半径约为6400公里) 2.有两块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板ABCD和EFGH。把A点固定在正方形EFGH的中心,当正方形ABCD绕A点转动时,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怎样?  相似文献   

20.
一、通电螺线管绕线1.弄清空间方位部分同学刚开始学习时不能理解、常出差错,除少数同学因知识基础不牢固外更多的同学就是因为空间概念不强,方位不清造成的.所以要学好这部分知识,首先要弄清方位.如图1所示的立体方位:如图2所示的平面方位:实际上只要把书本或试卷拿着竖起来,图上方位与实际空间方位就一致了2.把握绕线类型螺线管的绕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顺时针(正)绕.如图3所示.一种是逆时针(反)绕.如图4所示.无论是正绕还是反绕,一般人(习惯用右手的人)都是从左向右绕(竖着的管子也可以作横向处理).所以在刚学这部分知识时同学们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