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注意集中于视野中的一些事物或刺激时,个体往往不能意识到视野中额外的、非期望但却完全可见的刺激现象称为无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IB)。基于对无意视盲研究的三种范式(选择性注意、静态研究和持续动态实验范式)和发生机制(意识水平发生机制与综合反应模型)的回顾,探讨了未来无意视盲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可能方向,对无意视盲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存在的心理体验。焦虑症患者或高特质焦虑者在加工信息过程中,对所加工的刺激不是同等程度地分配注意,而是根据刺激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对与威胁相关的刺激产生注意偏向,也就是优先加工威胁性刺激,对威胁性刺激加工效率高。以往对焦虑者注意偏向的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范式有:点探测范式和线索-靶子范式。研究的主要被试有:焦虑病人、社交恐惧障碍者和焦虑状态的正常人。选择的实验材料主要是:携带威胁信息的词汇和图片,其中图片主要是带有不同情绪的面孔图片,并以生气的、愤怒的为主。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焦虑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定向是指个体在注意选择过程中对社会刺激优先觉察和注视的倾向.社会定向缺陷是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核心缺陷.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社会刺激注视时间比例更低;首次注视社会刺激潜伏期更长;首次注视社会刺激试次比例更小.目前,该缺陷的研究范式多样,如注视偏好范式采用眼动技术直接探讨社会定向缺陷的眼动特征,视觉探测、视觉搜索和中断...  相似文献   

4.
关于阈下知觉是否可以达到语义的加工水平缺乏一致性。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视觉掩蔽启动与迫选再认来完善实验范式,对阈下刺激的启动机制进行探讨。实验立据于知觉加工的视觉特征性,采用图词的物理特征的差异来切断阈下刺激和阈上刺激的视觉特征相似性。结果分析被试选择相关词与不相关词的差异,相关词的反应时显著高于不相关词。因此,被试的阈下启动项目确实达到了语义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5.
口语理解的视觉——情境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情境范式将听语言刺激与视觉情境相结合,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对口语理解的内部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该文首先以“Tanenhaus”等人于199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为例对此范式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引入表征语境这一重要概念。之后从口语词汇通达以及句法加工两个方面对此范式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学校恐惧症是儿童对学校环境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针对学校恐惧症是否与特定的注意加工机制相关联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了学校恐惧儿童和普通儿童在情绪Stroop任务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学校恐惧儿童仅对学校相关刺激产生注意偏向,学校相关刺激在学校恐惧儿童身上获得了优先加工;这种注意偏向只在学校恐惧儿童身上出现,并会受到重复呈现效应的影响,随刺激重复出现次数的增多而消失.这表明,学校恐惧儿童与普通儿童对学校相关刺激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7.
道德自我是近年来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个体的不道德行为会对其道德自我意象构成威胁,这种情形即为道德自我受胁。处于道德自我受胁的个体,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缓解或消除受胁状态。道德自我受胁的启动范式有四种:行为回忆启动范式、行为想象启动范式、词语启动范式和短文启动范式。道德自我受胁后个体可能采用的应对机制:有认知途径(道德推脱)、行为途径(道德补偿、清洁行为、受苦和忏悔)以及最近提出的距离应对。将来,道德自我受胁的研究应当注意启动范式的实验效度,可以考察应对机制的适用条件、道德自我的文化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群体参照研究领域的出现与“自我”研究视角的转变直接相关,代表了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层面向群体层面的深化。自Johnson等人2002年发现群体参照效应至今,心理学家们已经在发生群体、发生层面和心理加工的解释机制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对集体自我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表征给予了肯定。十年来,争议主要集中于群体参照效应的本质、强度、范式以及背后映射的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在自我概念中的地位等问题。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应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指导下寻求建立统一的研究范式,用同一层面的内群-外群比较,并结合一般他人的对比作为研究范式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依照社会认同的研究路径展开探索将会促进该领域不断走向完善和整合。  相似文献   

9.
正1.前言工作记忆与注意是心理学研究中两个重要的认知结构,人们时刻需要从视觉情境选择中选择有限的刺激进行加工,而工作记忆在注意选择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些年来,关于工作记忆和注意偏向之间交互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热点,由于视觉信息加工系统的资源有限性,当视野中同时出现大量信息时,视觉注意只能选择与当前任务相关的有限信息。工作记忆对视觉搜索中注意偏向的选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工作记忆对注意  相似文献   

10.
群体参照研究领域的出现与“自我”研究视角的转变直接相关,代表了社会心理学从个体层面向群体层面的深化.自Johnson等人2002年发现群体参照效应至今,心理学家们已经在发生群体、发生层面和心理加工的解释机制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对集体自我作为自我概念的重要表征给予了肯定.十年来,争议主要集中于群体参照效应的本质、强度、范式以及背后映射的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在自我概念中的地位等问题.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应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指导下寻求建立统一的研究范式,用同一层面的内群一外群比较,并结合一般他人的对比作为研究范式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依照社会认同的研究路径展开探索将会促进该领域不断走向完善和整合.  相似文献   

11.
自我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自我认知加工的系统独立观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现有行为实验与fMRI研究成果还不足以作出自我认知加工独立观的结论.只有继续探索自我社会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模式,并回答自我认知功能是否具有整体性、惟一性及独立性等基本问题,才有可能解井自我认知加工的大脑之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近年来具有影响力的跨文化研究范式——独立的自我和相互依存的自我建构理论.阐述了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自我建构对于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产生的影响。从文化内部个体差异、文化变迁和文化类型三个角度提出了在未来研究中应注意的避免简单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在注重文化所具有的发展的性质同时,还应该考虑文化范式类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信息技术革命,已将人类带入了网络社会、知识经济和学习生存的新时代,对个体自我发展的要素和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对现行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体系提出了新挑战,必将呼唤和推动一种整合并超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挥自我主体能动作用、充分选择利用现实世界和数字网络中教育资源的新型自我教育范式出现的观点。并从自我教育范式内涵界定,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自我教育范式的内在需求和技术可行性,自我教育范式的优势几个方面做了论述。该文对个体自我发展和教育理论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研究范式探讨非熟练藏汉双语者在不同学习、测试语言情境下英语词汇语义通达情况。实验结果:反应时结果表明,当学习语言与测试语言一致时,汉语学习方式下抽象词汇通过汉语通达语义,藏语学习方式更利于具体词汇通过藏语通达语义;当测试阶段采用多种语言时,抽象词汇与具体词汇均能通过学习语言通达语义,比一致条件更具优势。正确率结果表明,测试阶段采用多种语言更有利于英语词汇的学习,英语词汇通达语义的过程中对藏语具有更大的依赖性,具体词汇比抽象词汇更容易与藏语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15.
近来,电生理学研究发现了与中文视觉词汇加工相关的N200,刺激重复呈现时出现N200波幅增强的现象,并且与词汇词形加工相关。文章基于N200的已有研究,综合分析了N200波形识别、常用实验范式、刺激属性因素对N200的影响以及N200所反映的语言加工机制等,并对N200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生活的分裂与变动特征,促使时代意识内化为自我认同的一个部分,同时又打破了时代意识与自我认同的内在关联,从而使得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的认同成为了一个需要不断反思和重建的问题。现时代的自我理解以及现代主体的自我认同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哲学的主体形而上学思维,它要求确证自我的主体地位。意识哲学范式的穷竭使自我认同走向相互认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此提供了一种理论可能。  相似文献   

17.
言语理解是个体加工语言信息的重要过程,该过程离不开注意的参与。本文从词汇加工和句子加工两个方面综述了注意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在词汇加工方面,注意分散导致词汇加工的速度变慢,注意对词汇加工的影响受加工任务的调节。在句子加工方面,注意分散阻碍了句子的语义、句法、预测性等加工过程。事件相关电位的相关研究发现,在词汇加工过程中,语义相关词对比语义无关词对引发的N400波幅小;与在完全注意条件下相比,在注意分散条件下的N400效应有所减弱。同样地,句子语义违反产生的N400效应也在注意分散条件(相比完全注意条件)下减弱。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和解决如下问题:(1)注意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是否受到词汇属性的影响;(2)注意对词汇的语义信息加工是否受词汇情绪信息的调节;(3)注意分散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注意影响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8.
自我既是一个开放的、稳定的、多维度的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在时间上延续的系统。时间自我即是指自我发展的延续性,它以现在为基点,始于过去,延伸未来,因而包括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三个成分。当个体觉知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自我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关系时,对它们的评价也会趋于一致,这称为时间自我的同化效应。相反,若当个体觉知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自我之间具有相互分离的关系时,对它们的评价也会明显不同,这称为时间自我的对比效应。研究时间自我的同化和对比效应的方法主要有评价法、投射法和逆向推断法。解释这两种效应的理论模型包括基于动机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和基于信息加工的选择通达模型。影响同化和对比效应的主要因素有时间距离感、时间标志、情感卷入和心境一致性。未来拟考虑将此种研究范式应用于探讨自我发展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儿童作文的个性化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雷同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儿童的特征,而且具有儿童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社会身份突显性是指那些特定的社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通过启动的方法证明了人的多重身份能够促进或者阻碍人们的认知表现。关于自我的研究从自我参照效应扩展到了群体参照效应,社会身份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也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分别对自我参照效应和群体参照效应的含义、实验范式、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照分析,特别是对社会身份对群体参照效应具有的特殊影响进行了阐述。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范式、因变量指标、被试选取及解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内容上改进,以期丰富和发展这一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