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就某一所学校的教育而言,“教育品牌”在我理解其实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是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学校传统以及学校品位的集中体现,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积淀。“教育品牌”和“品牌教育”两者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的比喻加以说明。如果我们把形成“教育品牌”比作挖一口井的话,那么“品牌教育”就如同从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的"祛魅"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之“魅”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负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学校教育之“魅”的危害,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使之“祛魅”。学校教育的“祛魅”就是要正确认识到学校教育功能是有其边界和限度的。只有学校教育“祛魅”了,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工具性功能以及发挥其它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科研中的专业引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新世纪,“学校教育科研”、“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等名词频频出现,并成为广大校长教师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和“行动纲领”。如今,很多学校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等观念,也已日益为广大校长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在实践中形成的“专业研究人员与第一线校长教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作为教育科研的基本形式和成功经验,被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所看重。…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建校20多年来,以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严谨科学的管理机制、优异的教育成绩,赢得了“全国优秀电教实验学校”、“全国十五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劳动技术先进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南省教科研先进学校”、“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心理教育实验学校”以及中原油田“规范化学校”、“先进学校”、“十佳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油田六中骄人成绩的取得是与这所学校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教育原则密不可分的。学校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作为育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各地相继出现了“成功教育”、“希望教育”、“赏识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在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研究这些教育理念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普遍激励”的办学理念,从此,“关爱”、“关注”和“激励”成了学校教育的主旋律。随着东风中学激励教育思想的基本形成,学校管理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全面优化、教育质量迅速提高。学校连续六次荣获东风公司“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被评为襄樊市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6.
面对韩国学生在放学后进行高强度补习的浪潮。韩国试图通过“课外学校”的方式加以规范和引导。目前,韩国有280所示范性“课外学校”,已经有15684名课外讲师活跃在“课外学校”教学的第一线。据分析,“课外学校”的成功之处在于:(1)补充、完善和提高了学校正规教育。“课外学校”教育相比国家指定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时间、空间、设施和讲师方面都变得更加灵活,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元、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参考》2007,(11):23-23
在英国,当你面对“文法学校”、“独立学校”、“私立学校”、“公学”、“预备学校“、“国立学校”等一连串的名词时,时常觉得发晕。 英国的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公办学校为公民提供免费教育,它们接受地方教育当局管理,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学校是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主动适应社会,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学校课程、教育技术和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富有特色、运行良好,能培养出主动自觉、个性丰富的“四有新人”。这一界定中有“富有特色”和“个性丰富”两个形容词,是为了给出学校中自主的“空间”和“天地”。应该说,这既考虑到了学校现代化的共同内容,但同时又要指出:“富有特色”不是与“共同内容”脱节的。因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本身并不指某一种教育思想或观念,而是多种先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统称,同样“先进的学校课程、先进的教学和教育技术”等也是丰富多样的。当一所学校选择某一种教育思想,构造某种学校课程和自己的教育体系、管理机制,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它便是“富有特色”的。如果在学校进行现代化建设时过分强调了现代化学校的共同内容时,就会脱离学校本身的特殊内容,造成新的“千校一面”。  相似文献   

9.
反思与重建:论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通过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超越生活化”和“超越儿童化”的过程。正确把握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澄清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流行着的学校教育“泛化论”和“理想论”的错误认识,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吕超 《教育导刊》2014,(10):48-50
广州市培正中学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学校“善正”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彰显学校“全人发展,多元教育”的育人特色,着力构建由“善正教育”、“科技教育”、“文艺教育”三个板块有机组成的“善正博韵”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成材道路。同时,深化学校的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11.
卞志鹃  刘须锦 《江苏教育》2008,(13):124-127
淮安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精神的百年老校,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模范学校。学校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轻负担,高质量、创特色”办学策略。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特色成绩卓著,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三十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被誉为“淮安市基础教育窗口”、“淮安市素质教育典范”。  相似文献   

12.
新书     
《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 本书认为“网络社会”的到来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学校教育传统、教育常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认为在网络社会中必须重新认识“教育”的概念:重组“个体发展”的新理论:需要探索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关系:重构“教育产业”的理论:重建“教  相似文献   

13.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24):34-34
校长要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李瑾瑜3月6日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是现代校长的新使命,这意味着校长要从人、财、物、事所构成的“有形学校”的权利性管理,转向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与教育、教育与人的内在关系,也意味着校长对学校教育本质特性与价值的坚守,更意味着校长对教育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一、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要理解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本土化”、“本土教育”以及“教育本土化”与“本土学校教育”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十分关注“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的问题。一些积极而有效的探索表明,“三结合”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所谓“三结合”教育,就是指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在方向一致的基础上,密切协作的教育。实行并搞好“三结合”教育是由诸因素所决定的。其中人的心理是个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环——大学校述评梁忠义一日本的大学校分为“省厅所属学校”和“部局所属学校”。前者指“文部省以外的国家行政机关设置、运营的类似学校教育的教育训练设施”。从行政组织的观点看,它是国家行政机关设置、运营的“教育研修设施”;从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效学校”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鉴于学校的“平庸”和“低效”,致力于改进学校,开展“有效学校”研究。什么样的学校是“有效学校”,美国教育实践者的观念不尽相同,研究涉及到教师的“有效学校”观、学生家长的“有效学校”观和学校领导的“有效学校”观。美国教育研究者则对“有效学校”的影响因素、一般特征以及框架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是福建教育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所附属小学,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号召下,结合当地教育发展愿景和校长对学校发展的定位以及对教育的理解,用“追光教育”核心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学校构建顶层理念、发展目标、一训三风、实践理念的核心文化,提出“光合”党建、“光韵”校园、“光标”管理、“光谱”课程、“光能”课堂、“光明”教研、“光圈”共建和“光彩”评价等具体实践路径,追求创建新型的优质学校。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乡村振兴起巨大的助推作用,而乡村振兴则为乡村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支持。审视当前影响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三大主体——课堂、教师、学生,未来应该落实乡村学校教育实现“小班化”“数字化”“乡土化”“个性化”的变革,构建“理想信念、角色认同、专业发展”的乡村教师服务体系,抓住优质乡村学生生源、增强乡村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这几个突破方向。以乡村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构建乡村社会发展共同体,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20.
《广东教育》2010,(2):I0002-I0002
深圳市布心小学创建于1988年3月,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示范学校、国家级“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深圳市书画写字特色学校和深圳市中小学办学效益先进学校。学校树立“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和“厚德敏行”的校训,体现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