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健康促进——来自国民体质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将国民体质纳入了统一监测范畴。然而,历次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的国民体质现状不容乐观。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再次为国民的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健康促进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对提高全民体质具有全新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国民体质监测及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数据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国民体质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实施全民健康促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告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为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在北京、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重庆、甘肃、新疆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决定每2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向全社会公告,以引起社会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和重视。2002年全国学生…  相似文献   

3.
姬红丽 《体育博览》2011,(7X):84-84
<正>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速度显著。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倍受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关心和重视,并计划将在3到5年内使青少年体质健康基本达到85%,然而,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4年时间以来,以我校体制健康效测试成绩结果为例,学生的体质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怎样切实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达到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普通高校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发[2007]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相比2005年监测数据,我国19~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主要应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来进行。为此,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体质情况有所了解,克服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盲目性,有的放矢地选用相应的教材和教法,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要了解学生体质情况,就必须进行体质的测定与评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横剖面的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一、面向未来,体育的地位不断凸显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与1985年相比,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已连续25年下降。一方面学生体质下降,另一方面中国青少年儿童肥胖率、近视率却持续攀升,学生肥胖率十年增长近50%。笔者所在市本次学生体质监测表明,7岁男生体重超重率46.7%、肥胖率23.3%,一半学生身体超  相似文献   

7.
<正>1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多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在不断滑坡。资料显示,青少年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有近10%的学生肥胖和超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由过去营养不良的"豆芽菜"型,变成现在营养过剩与缺少运动导致的"小土豆"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汉族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体育学刊》2012,(2):100-103
通过对1985~2005年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并非持续下降,而是是具有起伏的曲线型。学生耐力素质只在7~12岁城市男女生和13~18岁乡村男生中出现连续20年下降;其他身体素质在1985~1991年呈现出回升。(2)1995年是各项监测指标的转折点,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在1995~2005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五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为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积极、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自1979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四次组织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1979年的16省(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调研,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研;1985年进行的全国范围的、多民族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首次为我国政府提供了全国范围的、多民族7-22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期开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制度;1991年作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的第一次调研,进行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995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较大规模学生体质调研。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实施包括德智体在内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举措。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幸福,且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1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和健康现状1.1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1985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联手每5年对我国多民族学生体质和健康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结合2005年和2010年的江苏省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江苏省12岁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和掌握江苏省12岁学生体质变化规律、特点和水平,为江苏省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十一五"期间江苏省12岁学生体质状况。本研究以参加江苏省2005年和2010年2次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2.
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2006,(11):I0001-I0001,1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体育课严重缩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中学体育课(包括音乐、美术课)被改上其他课的占到37.5%,初三被挤占体育课的现象相当普遍。一项涉及全国的调查表明:我国有18%的学校开不出体育课,22%的学校执行不了体育教学大纲或体育课程,近50%的学校落实不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农村中小学中,有19%的学生没有得到体育教育,12%的体育教学处于随意状态。从1985年开始,我国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一直持续下降。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5年前(2006年)公布的2005年第5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从总体上来看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肺活量与体能素质持续下降,速度、力量素质持续下降了10年,耐力素质持续20年一路下滑;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4.
依据2010、2005和2000年3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中广东省学生的统计结果,对广东省城乡学生体能素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学生体能素质下降趋势放缓,与乡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的体能素质下降趋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导致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未落到实处、家庭健康教育存在误区、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学生意志力薄弱。建议加强学校的保障措施,为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和健康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家庭健康教育和指导的专业化水平,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当增加和提高体育锻炼的专业指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健身效果;建立健全学校的健康管理,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来促进和保证学生体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文献资料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阶段特征进行探索。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校体育思想历经了技术学习和体质健康并重;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初步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等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将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为核心,以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一、前言根据国家六部委有关《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及《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开展2010年湖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工作的通知》,进行了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即以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构成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看,我国学生部分身体素质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运动不足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仅在《学校体育工作条列》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教育部也曾多次下文,三令五申要确保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然而,有些地方和学校就是不能落实。为了尽快遏制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滑的状况,教育部又于2005年8月19日下发了[2005]第10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这是一份关于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力度最大、规定最具体、要求最明确的文件。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此件很好,要狠抓落实,并加强监督。”现将[2005]第10号文件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为反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同时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在全国实施《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制度。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实施《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针对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和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对主要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注和重视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对策,以期为学生体质与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非常重要,提高其健康水平的方法很多,本文就如何通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论述了体质健康、体育习惯、二者的关系和培养体育习惯的关键是体育意识等问题,在提高学生健康方面更加明确了方向和方法,为进一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