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又促进了其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系统中传播者与受传者间的博弈、"主传播圈"与"亚传播圈"间的博弈、"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间的博弈,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构筑"主传播圈"与"亚传播圈"共存共荣的传播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与受传者间的互信度;提升传播内容的真活度;利用新媒体技术把准受传者的脉搏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学科视角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青燕 《新闻记者》2022,(2):F0003-F0003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更加科学、专业,切合时代发展趋势地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张瑜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2020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为背景,对当前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展开系统且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对广大青年的思想状态也产生了双重影响,为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问题.文章主要围绕网络传播热点对青年的思想影响展开探究,对现阶段网络传播热点类型加以分析,总结网络传播热点对青年思想的双面影响,提出了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判断纷杂信息;开展广泛辩论活动,分辨不同观点;加大实践教育引导,淬炼思政品质等以网络传播热点为素材开展广大青年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着力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今天,微博这一新型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出现,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在深入分析微博的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点,建立健全借助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有助于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5.
熊阿梅  危鑫 《大观周刊》2011,(32):64-6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在高校校园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重大。本文着重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微媒体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兴盛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具有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和大众化、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流动性、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去中心化、表达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后现代性等特点。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要培养与时俱进的教育者、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以及利用微媒体搭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欣 《东南传播》2014,(8):63-65
青年亚文化在当代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影响着大学生日益丰富的思想阵地,近年来,网络传播在兴起更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有效的传播平台。如何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使大学生正确感知和接受青年亚文化,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工作应重视和势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极其深刻而丰富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并在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了西方教育思想中的合理部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理论的批判继承,形成了完整、系统、独具特色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探究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精髓,全面、深入、系统地梳理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对当代青年思想教育予以科学地指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丹  吴曼云 《传媒》2017,(24):83-85
新的网络环境下,"两微一端"作为新媒体领域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丰富了思想传播领域的疆界与触电,拓展了人际交流的渠道与途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两微一端"顺势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进行教育模式创新,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极大的考验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两微一端"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将直播、个性化等概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适应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是校园学子在掌握专业知识之余了解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网络一跃成为新的消息的来源、交流途径以及传播渠道。通过分析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中的运用,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处于"平面化"传播方式,从媒体传播角度,处于"水平面"上的信息,传播方向是发散而无序的,传播保真度和传播范围也是"平面无序"的,对于正处于或刚刚经过青年叛逆心理及社会适应心理,同时正处于网络主流使用者和接受者的青年网民来说,更加需要有效的甄别和引导,本文探讨在网络信息中能够获得认可并能够被有效接受而形成的"信息美学",以求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网民中把握主要信息导向,辅以深化和主题延展工作,力求将网络思想政治的效果与分析分门别类地结合到"信息美学"中去,在新的网络信息形式下,荻得更多的"关学认可"并取得信息导向的先机.  相似文献   

13.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公益广告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此背景下,对校园公益广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推动作用以及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路径做出探索,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彭旭丹  李婧 《出版广角》2015,(10):104-105
校园出版物是校园内部传播信息的重要舆论阵地.它不仅代表高校的学术研究水平,而且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探析校园出版物及其传播过程,对有效运用校园出版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途径,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新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政工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创建传统与现代交融、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工作模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空跨越。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网络带来的机遇。通过网络可  相似文献   

16.
陈美妍 《今传媒》2023,(4):147-150
“青年大学习”作为共青团中央在全团实施的一项行动,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组织在“大思政”格局中的独特作用,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政工作与宣传工作逻辑上具有一致性。“青年大学习”行动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本文以传播学中的经典传播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为框架,从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五个维度,探究“青年大学习”行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新矩阵,旨在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优化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本文把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作为政府传播执政理念、推动改革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探析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优势,通过创新"两会"报道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顺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成因及特点,主动迎接新媒体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建立了“华水苇渡”微博、微信等网络集群,在利用新媒体引导、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目前,“华水苇渡”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贴地皮接地气的校园网络文化育人新阵地和传递“华水同舟,微博共济”精神的新平台。“华水苇渡”校园微博先后荣获“河南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网无线局域网通信安全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进华 《信息系统工程》2011,(3):27+45-27,45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由于无线局域网技术其传输介质的开放性,使得数据在通信传播过程中,极有可能被一些非法的接收设备所接收,这就给入侵者有了可乘之机。加之校园无线网络自身的特殊性,无线局域网更易遭受黑客攻击和泄密;此外由于高校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应用范围广、使用群体复杂、管理难度大等众多特点,致使网络本身更具脆弱性,致使网络本身更具脆弱性,因此如何保障高校校园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安全,成为使用高校校园无线局域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界的重点课题.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把关人”依然存在, “把关人”变为了“引路人”;网络传播仍需要“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呈多元化;网络传播的“培养”作用依然存在;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却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