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三大作物之一,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而居第三位。青饲青贮玉米适应性强,比普通玉米生育期短,在西藏农区可广泛种植,青饲玉米新鲜茎叶富含营养,适口性好,易于消化,青贮方法和设备简单,全株玉米青贮后养分损失少,一般在10%左右,便于保存,是优质多汁的青饲料,可作为反刍家畜全年常备饲料,四季食用,是我区解决牲畜冬春季节缺草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西藏青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英  革文清  次巴  李芳 《西藏科技》2007,(10):10-11,20
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大,我区的种植结构也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转化。扩大农区饲草种植面积,发展农区草业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农区畜牧业及草地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区对饲草料特别是优质的饲草料需求量不断增加。青饲玉米所具有的营养价值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决定了青饲玉米将成为我区最重要的栽培饲草之一。文章就青饲玉米在我区的高产载培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2006年西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一批青饲玉米品种并于当年在山南地区进行小区试种。通过品种间生物性状、产量等对比分析,筛选出部分可在我区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品种,以丰富我区优质青饲玉米品种,促进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斯仁  李正洋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7):105+107-105,107
介绍了青贮玉米青贮设备建设、原料的收割和铡碎、装窖和压实、密封和品质的鉴定、取用和用量等内容,指出:青饲青贮玉米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保存饲料既经济又安全,能调节季节性缺草,解决草畜矛盾。  相似文献   

5.
2006年以来,白雪试验站先后从德国、墨西哥、北京、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引进青稞、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和燕麦6种作物800余份品种,从中筛选出青稞2000(藏青20)、冬小麦品种TA98100、橄榄型油菜品种YB-108、青饲玉米品种北农青贮208和辽源1号、燕麦品种青引2号等5种作物6个品种。其中,青稞品种青稞2000(藏青20)和冬小麦品种TA98100参加了全区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了生产示范。将筛选出的青稞、冬小麦、油菜、青饲玉米和燕麦等5种作物6个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饲切碎机主要用于玉米秸杆及其它茎杆的切碎,养牛场、养鹿场等的青黄贮。根据用户条件可选电机作动力,也可选拖拉机为动力,喂入装置有喂入楷和皮带输送机两种,均可自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青饲青贮玉米的适期收获是非常重要的,优质的青贮原料是调制优良青贮饲料的物质基础。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除与原料的种类和品种有关外,还受收割时期的直接影响。适时收割能获得较高的收获量和优质的营养价值。从理论上讲,玉米的适宜收割期在抽穗期前后,但收割适期仍要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确定,适时收割。  相似文献   

8.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杆成熟,在玉米籽粒完全成熟时.茎杆鲜绿,秸杆产量要比普通玉米高30~50%。甚至高出1倍。在成熟期先将玉米果穗收获用于粮食或配合饲料,然后再收获青绿秸杆,用作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籽粒和秸秆营养成份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品种。据测算,100kg粮饲兼用型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价值相当于100kg普通玉米秸秆加上10~15kg精料的含量,粗纤维低5~7个百分点,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新优品种应用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玉米秸秆饲用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复种青饲玉米效益分析与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库、井灌区及盐-环-定扬黄灌区一年一熟光、热资源丰足有余,一年两熟又嫌光,热不足的气候特点进行冬小麦复种青饲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相对单种冬小麦,水、肥、气、热、光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牧交错区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兼顾发展草畜产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坚信,玉米从一个普通的粮饲作物变成一个高效的油饲兼作作物的春天即将到来。这是我付诸一生为之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它,我还要不停地试验下去!“日前,记者采访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玉米遗传育种学家、中国高油玉米奠基人宋同明教授时,已是70岁高龄的他仍不服老,对进一步提高玉米含油量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