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看到成人劳动,他也要劳动,不过,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以“劳动”为主要游戏活动的。孩子在游戏中再现成人的劳动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模拟。“劳动”是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能仅仅将其看作“玩”,要抓住教育时机,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劳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成人“逗孩子”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包括身体层面、心理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逗乐行为.从文化的角度剖析可以发现,逗乐行为中包含了民间的儿童心理学;满足了成人的权威心理和“好大人”心理需要;消解了人性中的善恶,逃脱了道德观的稽查.逗乐行为也是不公平的,它让成人感到其乐无穷,但却让孩子感觉其“涩”无比.减少、消除或者杜绝逗乐行为,成人要教育孩子大声说“不”,要自我觉察与反省,承担保护儿童的责任,从而使孩子免受被“逗”之苦,为儿童的成长护航.  相似文献   

3.
起初,我们的“家长园地”大体上是摘抄一些科学育儿小知识,或张贴教育计划等,形式呆板,可读性不强。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我们对“家长园地”进行了创新设计。我们给“家长园地”取了若干个栏目名称,并配上图画,以达到吸引家长与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图)。“表扬”栏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又可加上标题,如“今天我最好”或“今天谁优秀”,表扬一天中表现好的孩子,鼓励幼儿争做好孩子。又如为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大胆地回答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张表格,贴在“表扬”栏内,及时表扬幼儿。在“本周工作”栏中,我们以表格形式张贴本周工作目标、主要活动安排、有关环境布  相似文献   

4.
幼儿也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只不过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不像成人那样强烈和明显罢了。“自我实现”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去教育和引导孩子。首先,要运用孩子“自我实现”的欲望强化孩子对理想的追求。“自我实现”表现为个人潜能的实现。它反映出人的努力的一种程度。一般来说,幼儿从3岁开始已产生了一种求长进的动机。如孩子“为什么”问得  相似文献   

5.
采薇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0):F0002-F0002
“减负”、“竞争”在当今教育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关键词”。大量的事实严峻地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譬如,众多的家长不避寒暑,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培训班,其目的明确而又坚定,即为了孩子的“小升初”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进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6.
“专升本”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大专起点的本科学历教育层次。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既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全日制本科教育,又区别于成人高等教育中高中起点的本科教育,它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以业余学习为主的新型教育模式。今天,“专升本”教育随着国家科教兴...  相似文献   

7.
成人“逗”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方式方法也很多.合理的“逗”孩子方式,可以促进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际.但不合理的“逗”孩子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之产生厌烦感,造成隔阂.成人要做到理解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的“逗”孩子行为.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免受“被逗之苦”.  相似文献   

8.
人们总认为幼儿不懂事:他们会提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会有不适当的行为;若对他们讲道理,又因他们不理解而常常行不通。于是,就有了“哄”小孩的做法。如小孩趴在河岸边很危险,家长又不能直接上去把他抱回来,便哄孩子:“多危险呀,快上来!妈妈带你上街买巧克力,还有肉包子……”这里,“哄”是为了逗引、劝诱孩子离开危险的地方。可是,家长许的愿不能全办到,“哄”在这里也就有骗的意思,有些地方,哄小孩就叫骗小孩。教育青少年,或在成人的交往中,大家都不赞成哄骗;唯独对幼儿,哄骗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幼几园中,每天都要遇到哄孩子的问题。如初入园的幼儿小刚,缠着妈妈不让她上班,定要妈妈答应中午接他回家吃饭。妈妈急于脱身,连连答应。中午,老师让小刚吃饭,他偏不吃:“妈妈讲好接我回去吃中饭的。”孩子没见到妈妈来接,十分伤心。显然,这样哄孩子的效果不好。家长这种  相似文献   

9.
最近,不断有教育专家对时下某些时髦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出质疑。比如,《中国青年报》就刊登了一则题为《作秀文化导致家庭教育种种误区》的报道,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学者在文中呼吁,家庭教育不能陷于简单化、模式化、功利化,要警惕一些貌似“教育创新之举”有违科学的教育规律。报道列举了儿个例子。如十分流行的“赏识教育”,该学者认为它只适用于那些缺乏自我评价能力的人群,并不适宜所有孩子,不宜夸大其作用,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觉,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再如,一些家长教育孩子“谁诚实谁吃亏”,向孩子灌输所谓“谋略教育”,这…  相似文献   

10.
1.改变德育过于注重典范教育的现状,强调日常点滴教育。通常情况下,我们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分吃东西时常以“孔融让梨”的事迹加以引导,做好人好事常以“雷锋”事迹加以引导,在孩子心中,这些榜样实在是太遥远了,并且又与他们生活不相适应。记得曾组织学生观看公益电视广告节目“妈妈,洗脚”,“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学生看过以后,觉得这些“小事”自己也能做到,也愿意付诸行动。这让我感触颇深,生活中的榜样无处不在,简单易学、易行,让孩子从身边的简单的人和事做起,充分发挥日常点滴教育的作用。2.改变家庭、学校间缺乏互动的现状,强化家校…  相似文献   

11.
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材“教育,就是要“使其成人“、“使其成材“。也就是对在激烈的普通高考中落榜的成教学生,通过“成人“与“成材“教育方案,使他们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形成时代要求的素质品格、进取心、竞争意识、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最终使学生通过“成人“与“成材“教育成为既有杰出的才能又有高尚品格的人。一、“成人“与“成材“教育的内涵“成人“的概念在我国古已有之,在《论语》中这样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其解释为完美无缺的人。习惯上,人们普遍认为“成人“是在思  相似文献   

12.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都有一种矛盾心理 ,一方面是教育孩子善良、诚实 ,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太善良、太诚实 ,以至犯傻 ,不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1 不必为孩子的“傻气”过分担心。“傻人有傻福”不是没有道理的 ,“傻”中蕴涵着人类更智慧和道德的生存法则 ,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2 要重视的是孩子“犯傻气”的过程。要尊重孩子 ,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 ,不要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要多多体察孩子的感受 ,不要随便代替孩子决定或“讨公道” ,打抱不平。一些家长帮孩子避免了“犯傻”“吃亏” ,但是孩子并没有因此高兴起…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依赖学校教育以及家庭、社会的正向影响。但目前学校道德教育措施乏力,加之社会、家庭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作为品德养成主体的孩子,常常置身价值判断、道德实践的两难境地而无所适从,如成人的“言教”与“身教”、生活上的“吃苦”与“享乐”、社会中的“重智”和“轻德”等层面的冲突和矛盾,孩子交互接受着矛盾体的道德教化和行为熏染,难以形成基本的道德架构,文明礼仪、公德行为更是难以落实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按一位家长,为自己孩子表现出的朦胧的“爱情意识”很焦心。今天,我说说对此的看法。光明老师:今天的我们(指成人:家长与老师),面对孩子朦胧的爱情意识,持什么态度是首先要弄清的——因为你的后续行为都是根据这态度决定的。首先,我们该不该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学校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名字是“爱情如歌”的课文,这引起  相似文献   

15.
“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症”,只在为数极少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家长患了另一种“多动”症,其症状如: 动脑多。有些家长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不考虑家庭教育环境、条件及孩子的兴趣,整天“跟着感觉走”,三天一套“方案”,五天一个“措施”,强求孩子顺应自己设计的培养目标。但由于受到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艺术限制,这种脑动得越多,越是事与愿违。不仅有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更会使孩子  相似文献   

16.
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画得非常整齐,第二组画得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就不像一棵树。第一组作品是孩子在教师示范下,一步一步画的。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幼儿跟着老师走”。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追求教育的直接结果,我们称之为“独白式”教学。独白式教学忽视了孩子的差异,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人性”。“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如果我们只是让孩子机械模仿,只是让孩子在教师的控制下毫无创意地重现,那么,我们只会扼杀孩子的艺术创造力,最终使孩子对艺术活动失去兴趣。因此,独白式教学的效果是短时的,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越来越多的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在家中几乎不唱幼儿园里学的歌,不喜欢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17.
徐玮 《教师》2010,(32):33-33
“愉快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我们既要给予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的思维空间。又要给予学生极大的理解和关爱,充分调动孩子的情感因素,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学习品质良好,人格品质完善,为他们今后成人成才,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成人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毒添加剂,造成了孩子的“发育不良”。细细追究起来,孩子“成人化”的根源全在成人身上。这是个让人悲哀的事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成人的世界,一切按照成人的思维设计,孩子别无选择。社会上有请客送礼行贿受贿,于是有了学生花钱雇别人打扫卫  相似文献   

19.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期望他们静心读书的心态,使得家庭与学校乃至整个成人社会,都不愿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家务劳动和各类志愿者活动。当前由于健康卫生知识的普及,对于孩子在饮食方面的“挑食”“偏食”,成人社会(当然包括家长与教师)是十分警惕并积极加以引导的,以保证孩子营养的全面性,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可是,对于孩子素质发展的“挑食”“偏食”,成人社会特别是作为孩子直接教养、教育者的家长与教师不仅未引起警觉,不少人还津津乐道于“挑食”“偏食”。“五育”培养的目标理应是使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形神兼备者。可是,相当一个时期的“挑食”“偏食”,已经使我们不少的孩子形神兼失。阳光、蓝天、绿茵正与孩子们擦肩而过,形体、修养、气质正离孩子们远去,求真、求善、求美的营养正被长辈们无情地抛弃,肥胖症、厌食症、近视眼、玩无力、网瘾等等,正困扰着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上精彩的虚拟世界不仅吸引了成人,也同样让孩子们感到新奇, 许多家长都知道“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电脑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但是, 到底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电脑,这对家长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