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闻     
为追讨欠款与借债人高速上狂飙一天有两个老板在省内的几条高速上演了一场"追债"汽车拉力赛。为了追讨35万元欠款,他们驾车在高速上你追我跑,  相似文献   

2.
岗位培训是指按照岗位和实际需要对在职在位的相关人员进行以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定向培训。目前,大多  相似文献   

3.
"亦步亦趋"不可滥用 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出过一道判断题.题目引用了2005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一句话:"你闲庭信步地徜徉在影坛不温不火,却初显大家风范,前辈对你宠爱有加,赞词不断,而你却依然平静如初,亦步亦趋."指出"这句话中存在着别字、用词不当等多种错误",错误之一就是"亦步亦趋"的误用.为什么?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这条成语.  相似文献   

4.
事件回溯与群氓的理论基石 2009年7月16日上午10点59分,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在百度"魔兽世界"帖吧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帖子,它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点开却没有内容,可算是一个公认的"水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水帖",竟然在短短一天之内创造了710万的点击量和30万的回帖数,成了中文网络上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迹". 帖子在短短五六个小时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并已有17028名网友跟帖回复.一名自称是"贾君鹏"的网友在跟帖中回复称, "我今天不回去吃饭,我现在在网吧吃饭呢.你帮我给妈妈说一下."不过该名自称是"贾君鹏"的网友却很快被其他网友戳穿,发现该ID的注册时间为7月16日11点,比发帖时间晚一个小时,"肯定是恶搞的".其他跟帖的网友说.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说法,记者抓新闻,脑要往高处想,脚要往低处走.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琢磨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是"脑往高处想"而"脚不往低处走",除了跑机关,跑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用材料写稿子,几乎眼里没有"活"的新闻.一旦你告诉他某某报登了一条什么新鲜事的报道,问他为什么没有抓到,他会回答:"这是个小事情,不值得我们大报来报道."  相似文献   

6.
解读"读图时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为推广其策划出版的<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第一个提出了"读图时代"的概念.令策划人自己都未想到的是,这一次并不成功的商业运作却促成了一次成功的"概念推广".直至今天,"读图时代"一词还是广为流传与使用的"强势语词".如果你用GOOGLE引擎上网搜索,将会有300余条有关"读图时代"的网页.流行的缘由,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7.
西方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多些自省意识。我曾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西方某家大公司的老板派人去参观另一家大公司,参观人员回来之后向老板汇报别人的技术和管理如何落后于自己公司,结果挨了老板好一顿训斥。老板说,我要你去参观,就是要你去发现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我比别人好的,你不说它不会跑掉,别人比我好的,你发现不了,我们就永远也赶不上。这样的事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我们最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别人论证自己的正确和英明。西方人这种自省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有不有关联,我没有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人好像并不把这种自省意识看成是丢了脸面,要不,卢梭当年就不会写《忏悔录》,德国总理就不会因为“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向犹太人谢罪了。从西方跑了一圈回来的老鬼最近出版了一部非虚构的长篇小说《血与铁》,这本书因为它的忏悔意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  相似文献   

8.
今天栏目在,你还有活干;明天栏目撤了,你立马下岗!电视栏目的普遍"短寿"更使这一切雪上加霜--"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现在的电视人普遍感觉很累.经过"你想、我想、大家想",终于有一个著名的学者研究发现:原因出在他们的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宣传品"、"作品"和"产品"--这是一个"三品合一"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即社交网络服务。SNS网站的理论依据是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①  相似文献   

10.
"规模战略" 在经营领域,熟悉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它说的是,曾经有两个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其中一个看到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准备打退堂鼓.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他说:"自从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兴奋不已.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如果你能从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的话,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营销中的"规模战略".  相似文献   

11.
缅甸还未完成"伟大转变",但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个国家正在通往变革的道路之中"整条街就我这儿有,而且只剩一本了,最低价卖给你,1万缅币!"仰光的蒲甘书屋老板吴藤昂手中拿着一本复印粗糙的盗版书——昂山素季的英文自传《自由无惧》。1万缅币,按黑市汇率约合13美元。"你如果想要原版,得给我一周的时间,我帮你找到。但50美元一本,不划  相似文献   

12.
看起来是制度层面的,其实还是技术层面的.最高法、最高检7月8日出台"反腐"新规,明确了10种新类型权钱交易以受贿罪论处:在职时为人谋利离职后收受财物进行"期权寻租"、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以交易形式向请托人"低买"或"高卖"房屋及汽车等.  相似文献   

13.
贾植芳先生对出版编辑的最新观点发人深省:出版和编辑人员"必须讲究质量,必须用好稿子,必须只认文章不认人,如果认人就是打自己的耳光子,出卖自己的家当."[1]他举例说,世界书局的老板沈知方,发现张恨水是一个人才,特地请张在"会宾楼"吃饭.他们本来素不相识,但出版家只认文章不认人.饭间,沈先生对张恨水说:你写的小说,我们很欣赏.贾先生认为当时上海的出版界善于发现有潜力有才华的作家,善于培养有潜力有才华的作家,所以上海有职业作家队伍,而且产生了许多成功的职业作家.  相似文献   

14.
不顾实际,说话、做事均以书上说的为准,古人称这种人叫"掉书袋". "掉书袋"的形式有种种,下面的几种现象最为常见: 一是咬文嚼字.有一书生赶路,遇到一条水沟,过不去.一过路人告诉他:一跳不就过去了吗?书生就做了个立正的姿势,双脚并拢同时往前一跳,不料就跳到了水沟里.路人见了很好笑,说:有你这样的跳法吗?你看我是怎样跳的,说着,双脚一前一后就跳过去了.书生看后怨怪说:这叫"跃",不叫"跳",我才是真正的跳呢.上你这回当,以后可不再上当了.  相似文献   

15.
避免"残忍"     
有一位电视记者做了一条"为了一个美丽的心愿"的长篇报道,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得了绝症,她父母在痛苦之余,想到女儿的眼睛非常漂亮,决定将她的眼角膜捐赠出来.  相似文献   

16.
1.能者在上的公司信仰.年龄和经验没有用,肤色和背景无所谓.1990到1996年间硅谷所办的4000家公司有27%是中国人和印度人办的.  相似文献   

17.
要办好党报理论版,办得有新意,有力度,我想不能少了"胆识"二字。"有胆有识",在办报时可不是套话,是要落到实处的。有胆,就是一个破除陈见的题目,你敢不敢做?一篇有棱角的文章,你敢不敢发?有识,就是要识货,有眼力,知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一条关于"唐僧杀妻"的消息成为很多媒体的头条。笔者发现,这条社会新闻之所以产生了比事件本身更轰动的效果,原因在于媒体催化了犯罪对象的角色冲突。此外,类似于  相似文献   

19.
精神契约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老太太低着头,喂懦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的火车站、公交站、人行道,甚至是街头的十字路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经常看到一些散发"代开发票"名片的人.他们顺手递给行人一张写有"本公司本着符合双方利益原则,可向外代开各种商品销售发票和服务发票"字样的卡片,卡片上留有一个手机号,但没有公司地址.要是你不接收,他们可能会一直追着你,强行将卡片塞进你的口袋或包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