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懂而不会“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典型表现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道题,问学生懂了没有,学生回答“懂”了,可是在做练习或做作业时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时,却又做不出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这种现象.但由于这一现象涉及数学学习的诸多方面,笼统地研究难免泛泛而谈,对实际教学缺乏指导价值.本文选取从教师教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用高中学生的学习来探讨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懂而不会”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新知识学习时学生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下却不会灵活运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也有学生的.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角度对“懂而不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境界,“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本境界,而“会”是一个更高的境界.本文就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懂而不会”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教师所讲或能看懂课本内容,但课下自己一做就错或根本不会的一种无效的教学现象[1].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不高、思维品质差,如思维发散性和深刻性不够、思维灵活性不足、无批判性思维等是造成“懂而不会”现象的重要原因.对不同题型加强训练,则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顺利解出题目,消除“懂而不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学习中经常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通过课堂实验创新、分组实验优化等实验教学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一、"懂而不会"的界定学生听讲能听懂、基本题目会做,但知识的巩固、迁移却没有到位,所以碰到知识的应用层次的题目就无法准确、迅捷完成,也就是所谓的“懂而不会”.“懂而不会”指的是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常用技巧,却不会解决问题(包括习题或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拜读了文[1]后,感触颇深:作为课堂数学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数学教学语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动脉,对辅导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本文就新型课堂语言设计作了一次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的学科,学生如何学好数学与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关系。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具体课题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方能取得较好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几点肤浅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去发现知识,发展技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进行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并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在概念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认识上的偏颇,如认为有些概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二是对概念的教学留停于表面,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往往只把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只要能“照葫芦画瓢”地“会用”就行了,实际上是忽视了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设计概念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自然地构建数学概念.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关于数学概念生成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的所谓“三化”现象,主要是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体现不出数学的本质,体现不出数学的特征,出现的泛化、浅化及窄化现象.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的一种去数学化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数学教学不仅不能实现数学思想方法应有的教学价值,甚至会使学生形成不正确的数学观.因此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的“三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懂而不会”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结合高三数学教学实际,尝试通过“说题”活动,采用“对话与反思”的教学方式,提升高三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受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和其他数学资料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便削弱了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刘永中 《教师》2010,(13):128-128
推行新课改以来.数学科中的“数学与文化”学习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要实现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的高度融合,必须注重积累,提高技巧.循序渐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实施数学文化教学。由于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的一些措施与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维问题是教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原苏联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他在列举数学教育目的时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当前,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总趋势表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正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材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的主要依据,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检测学生学习提供了基本素材[1]。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极少有人去关注设计教学程序的源头——教材,很少有人去翻阅、审读教材[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呢?笔者认为:一是教师对教材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体会不到教材与备课的密切关系;二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研究教材的方法。那么,怎样才能“看”懂、“看”透、“看”教材呢?本文仅就变换角度研读教材谈点个人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特别是要重视数学教学的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过程。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说”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种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学生和家长反馈一种情况:学生上课可以听懂,但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或相应题目有困难.我们称之为“懂而不会”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种似懂非懂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数学教学基本上以“接受式”为主,后来“启发式”有所发展,近来人们认识到“活动式”教学的重要性,而美国的数学教学一贯重视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发现,对学习过程的体验^[1].下面,我们以“众数、中位数”教学为例说明中美两种不同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唐少雄 《福建教育》2007,(10):36-37
小学数学教学一般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技能的,另一条是思想方法的。知识技能是数学的“双基”,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一些教师对知识技能的教学驾轻就熟,对思想方法的渗透或不够重视,或重视但不知该渗透什么、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专题旨在使教师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思想方法渗透的艺术,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加强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中思想方法的渗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本文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源”是概念,数学教学的“开场戏”是概念教学.由此可见,数学概念教学的地位是何等的突出!针对当前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困惑,笔者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