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歌是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珍贵的历史记忆,笔者29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多次赴贵州省台江地区苗寨对该地苗族民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包括台江地区苗族聚居地的历史、地理、习俗、信仰、文化生态以及当地人固有的文化观念、审美心理进行多维度的观察,对贵州台江地区苗族民歌的功能、文化特质、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在当代多元语境下,对贵州台江地区苗族现存民歌进行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考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48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最多且分布最广。从服饰、耕作、建筑、丧葬等文化的基本要素入手,对贵州苗族文化生态进行分析,找出文化差异的原因,并根据环境、文化要素的组合将贵州苗族文化生态划分为三种类型。为了解苗族文化的地区差异和苗族地区资源开发提供基本依据,丰富民族文化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人口众多的民族。据说,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九黎"部落和尧,,舜、禹时期的"三苗"。长久以来苗族一直聚居于深山之中,以至于保存大量的原生态文化特质。其庞大的苗族文化既包括有形文化的存在,也包括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前者如苗族的服装和工艺品,风味饮食、建筑等;后者如节日庆典,社会组织制度等等。现如今苗族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正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几种形式对苗族传统文化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发现苗族传统文化对湘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连祥 《文教资料》2014,(13):62-63
台江县苗族人口所占比例为95.8%,是我国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美称。由于台江县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交通闭塞、生产落后,当地苗族传统文化长期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考察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人们形成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5.
苗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形成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稻作文化.如何充分地利用苗族稻作文化和人文景观作为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的载体,促进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课题.通过对乡村旅游视阈中的苗族稻作文化的基础的分析,提出对苗族稻作文化进行旅游开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贵州苗族地区学校引入苗族芦笙乐舞课程的价值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苗族芦笙乐舞传承现状为研究背景,采用田野调查、定量、定性等研究方法,从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的角度对贵州苗族地区学校引入苗族芦笙乐舞课程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与思考,目的是为贵州苗族芦笙乐舞传承和贵州苗族地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在贵州苗区校园中,芦笙乐舞文化具有文化传承、健身、娱乐、促进本民族凝聚力和各支系团结等价值。  相似文献   

7.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苗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发展起来的形成具有特征的数学文化,至今在他们生活中有些仍然被使用。从2007年凯里学院理学院课题组申报贵州省教科所课题黔东南地区苗族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苗族服饰中数学因素的挖掘与应用得到立项起,就开始苗族文化中的数学研  相似文献   

8.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苗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发展起来的形成具有特征的数学文化,至今在他们生活中有些仍然被使用。从2007年凯里学院理学院课题组申报贵州省教科所课题"黔东南地区苗族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苗族服饰中数学因素的挖掘与应用"得到立项起,就开始苗族文化中的数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苗族侗族的文化绚丽多姿,尤其苗族服饰更是异彩纷呈。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分析广西融水、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服饰刺绣文化存在的趋同与存异现象,通过服装上图腾图案及其他故事场景、人物图案的比较①,探析苗族与侗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对其刺绣文化的竞生共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苗族地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开发利用方式单一、家长参与度不高、学校不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忽视学习者实情等问题。苗族地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有效实施,必须倡导设立多元文化的课程目标、精心选择课程资源、采取多样化地开发形式、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苗族地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