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9,(7):14-14
“孩子天天用脑这么多,一日三餐怎么安排最合理?”“要不要给孩子买点补脑的保健品?”随着高考的来临,孩子在考前怎么吃最营养最科学成了很多冢长最关心的话题。其实,孩子的饮食不宜变化太大,一日三餐只要孩子不挑食、不厌食,注意营养搭配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一日三餐这样吃最科学。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也曾为给不给孩子吃“洋快餐”为难,如果你也在孩子吃糖的问题上反复纠结,来看看我们的建议,会让你解压很多。安安4岁了,这个春节,爸爸妈妈带他回奶奶家过年,一大家子亲戚热热闹闹的,很有过年气氛。一天中午,几个妈妈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玩饿了,有个孩子提出要吃麦当劳,于是妈妈们决定一起去,可安安妈妈却说:“安安就不去了,我们回家吃。”安安不干了,又哭又闹:“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吃过麦当劳,就我没吃过!我就要跟他们去吃麦当劳!”  相似文献   

3.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种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岁至一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  相似文献   

4.
不少家长,为使孩子吃好一顿饭伤透了脑筋,有时不得不敲击器具以助兴,或边喂边说故事,有的甚至一边让孩子玩耍,一边端着饭碗撵着喂,结果孩子还是不大买帐,闹个“半口食”(半饱状态),以至挑食、厌食等毛病也随之而来。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最初没有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没有溺爱     
陈玲带儿子去早餐店吃早餐。她买了两杯牛奶和几个包子,就和儿子吃起来。儿子拿起一个包子,从中间掰开,只吃包子馅,不吃包子皮。陈玲责怪说:“你怎么能这样吃包子?”儿子说:“包子皮不好吃。”陈玲说:“不好吃也要吃。”儿子再拿一个包子时,陈玲就盯住他,要他全部吃下去。儿子照样把包子从中间掰开,只吃包子馅,不吃包子皮。在母亲的监视下,他不敢再扔包子皮,可又实在不想吃。两片包子皮在他的手里倒腾来倒腾去,就是不往嘴巴送。邻桌来了一对小姐弟。姐姐最多十岁,弟弟五六岁的样子。姐姐吩咐弟弟坐好,就去买早点。她买了两…  相似文献   

6.
当代,独生子女是个宝。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超前教育就很时髦。不少孩子到了双休日,在家长护送下进了这个那个训练班:学唱歌,练跳舞,又是绘画,又是英语……有的家长,对孩子智力“考核”逐步升级,恨不得孩子把老师教的一字不漏地吞下去。孩子,毕竟以好玩为天性,家长施压,苦不堪言,有些不良行为实则是“压”出来的。  四岁的军军(化名)是我的小邻居,又是我班上的幼儿,聪明伶俐,嘴子又甜,很逗人喜爱。他同我很合得来,什么心里话都跟我讲,一有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请老师吃”。军军在班上神气活现,上课时…  相似文献   

7.
猴子挠痒痒     
我们知道,人是用大脑来“想”的,“想”好以后,就向身体各部位发出命令:肚子一饿,眼睛——去寻找好吃的;鼻子——快闻闻香味在哪里;脚——走到有好吃的地方;胳膊和手——快把好吃的拿起来;嘴——把东西吃下去……你看,各部位配合得多好!  相似文献   

8.
孩子体质瘦弱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的,但更多的是后天养育不当所致。为此,法国巴黎大学坎特博士在《走进孩子的身边》一书中,专门为体弱儿童开出了3张生活“处方”。处方一:饮食。饮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要想增强他们的体质,就必须做到全面均衡营养,让孩子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也不能营养过剩,因为肥胖也是儿童健康的大敌。实践证明瘦弱儿童多有挑食、偏食和厌食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纠正呢?  相似文献   

9.
今天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提高 ,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大都在溺爱下生活 ,挑食厌食 ,着衣“过温”以致既不能受热 ,又不能受凉 ,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家长聚在一起 ,常谈到的一件头疼事便是不论怎么要求 ,孩子还是不好好吃饭、穿衣。厌食以及身体的弱不禁风 ,似乎成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后代的顽症。古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国王到森林里打猎 ,因为追猎物而迷了路 ,在饥饿难当的时候他碰到了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为他做了几个糠粑粑 ,国王吃得十分香甜。回家后 ,国王吃腻了山珍海味 ,又想起了糠粑粑的“美味” ,于是命大臣找到老妇为其做糠粑…  相似文献   

10.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11.
育儿金点子     
思弦:我家宝宝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要一个人独享,除非那东西她不喜欢吃了,才给别人吃。我想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食物和玩具?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孩子每次吃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让他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给妈妈送一点,给爸爸送一点,每个人拿到孩子送来的食物都会对他说声:“谢谢,真能干。”得到鼓励后他都会很高兴.记得有一段时间,孩子突然有些“小气”了,好吃的东西不肯送了,我们也不强求她,但每次都会对那她说:“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你不应该一个人吃,快去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一段时间后,现在孩子又像以…  相似文献   

12.
我爱吃萝卜     
刘霞 《幼儿教育》2003,(9):41-41
我们班的孩子挑食现象很严重,尤其是吃萝卜的时候,桌上、地下经常可见孩子偷偷扔掉的萝卜。“我不爱吃萝卜”“萝卜不好吃”是孩子们不吃萝卜的理由。针对这一问题,我想试着通过让孩子们亲自做萝卜菜、尝萝卜菜,进而了解萝卜的营养价值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让孩子愿意吃萝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伟 《山东教育》2002,(9):53-53
吃早饭时,我发现董家俊的桌子底下总是有一些蛋黄被踩得粉碎。看着满地被踩粘的蛋黄,我非常生气刚要去批评她,转念一想,不能只凭主观和经验来判断这件事。我与董家俊的家长进行了交谈,在谈话中了解到这个孩子特别挑食,妈妈不喜欢吃蛋黄,影响了她也不喜欢吃,家长也就听之任之,慢慢地养成了不吃蛋黄的不良饮食习惯。针对董家俊这种状况,应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经过反复思考,并和家长及同班教师协商,共同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我采取了以下的指导策略:1.变换花样引导他吃蛋黄。如:把蛋黄压碎和香肠一起夹在面…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发现班里的孩子挑食得厉害,以前只是告诉老师“不喜欢吃”,而这几天干脆捂着肚子说肚子痛,吃了就会吐,有时严重了还落泪。正巧有天看电视,看到一位妈妈把一些孩子不愿吃的食物当作“敌人”,让孩子大口去“消灭”它们。我看到那孩子很高兴,很开心地帮妈妈消灭了它们。  相似文献   

15.
得一集     
不妨尝一尝 江苏 陈冬云 对待孩子中挑食的现象,我们的做法是:不妨尝一尝。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记录下孩子不爱吃的菜名,每当吃这道菜时,教师就打开盆盖,嗅一嗅:“嗯,好香呀,一定很好吃,让陈老师先来尝一尝。”我取出一  相似文献   

16.
一些家长来信询问:孩子在家里挑食、偏食怎么办?武汉市的一位家长还左来信中诉说:“……这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我只好给他吃白木耳、桂圆、巧克力,现在他连巧克力也吃厌了,人还是那么瘦,真叫人焦急。”现请浙江幼师附幼的陆瑞霞医师扼要解答,以供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一般条件都较优越,过分优越的环境不但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反而使孩子养尊处优,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很难面对困境。专家呼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成长。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不吃饭,只要饿他一顿就能让他乖乖地去吃。但问题不是那样简单,现在的孩子摸透了家长的心思,自己不吃…  相似文献   

18.
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吃什么孩子六岁了,还非常挑食,正餐吃得也不多,却成天缠着要零食吃,长得象根“豆芽菜”。每一餐饭都是连哄带强迫地让他多吃下几口饭,吃一点他不爱吃的菜。因此每一次都耗去近一个小时,效果还不佳。后来总结教训,我们想,每每劝孩子多吃,孩...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家长》2006,(Z1)
1.儿时,男孩儿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拨给孩子们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2.男孩儿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利用周日的休息时间去城郊农村的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增加营养。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  相似文献   

20.
侯颖 《山东教育》2005,(9):62-62
一.要改变孩子贪吃的习惯。首先父母要改变对待孩子吃的糊涂观客。贪吃并非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家长不科学的喂养造成的。许多家长认为:小孩子越能吃越好。孩子“胖”就等于“壮”。“壮”就等于“健康”和“长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