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凡取得某国国籍,就成为某国公民。由此可推,“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似文献   

2.
公民在一个国家可以说是涵盖面最广的称呼。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谓公民道德就是公民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它是对公民提出的一种普遍的、应该遵守的、覆盖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向往,这体现了道德的应然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3.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是,一些同学认为:政治权利就是公民权(公民权利的简称),既然政治权利被剥夺了,那么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在青少年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法律素质的提高应该是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合格公民的培养,重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5.
1.公民与人民含义不同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即为中国的公民;而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的认同 ,这种认同能够升华为自己对所属国家和社会的情感 ,并把这种认同和情感付之于实践 ,既享有权利 ,又履行义务。公民意识主要包括民主平等意识、法制纪律意识、爱国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公民意识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民主与平等。当然 ,公民意识也是有阶级性的 ,资产阶级国家的公民意识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意识有着实质上的不同。我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没有公民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宪法才确认“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国…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法律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又是法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并且公民意识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的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公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却在下降,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公民教育应注重权利义务观教育、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通过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公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却在下降,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公民教育应注重权利义务观教育、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通过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要从儿童抓起。幼儿教育对于后继的小学教育甚至中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发展惠及所有适龄幼儿的学前教育事业,对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怎样做好一名幼儿教师成为我们一直反思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如果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遵循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