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课前为每一小组准备一篮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的积木师:大家以前玩过积木吗生:玩过。师:接下来我们就小组4人一起用积木摆一个东西好不好学生分组摆,教师巡视。师:谁想说一说你们小组摆的是什么生1:我们摆的是机器人。生2:我们摆的是火箭。生3:我们摆的是幼儿园。……师:大家的想像力可真丰富,都摆出了你们喜欢的东西,真聪明。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们摆的机器人、幼儿园、火箭等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摆成的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师:对,老师也看出来了,是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摆成的。挑一块你最喜欢的积…  相似文献   

2.
一块表面涂着红漆的大积木(正方体),被锯成8块大小一样的小积木,则如图1,这些小积木的3面漆有红漆,另外3面没有漆。如果这块大积木被锯成27块大小一样的小积木,那么,这些小积木中,(1)三面涂漆的有几块?(2)两面涂漆的有几块?(3)一面涂漆的有几块?这时,就不能再用把积木锯开的办法来回答问题了。但只需认真观察一下,你就能发现,把正方体锯开以后,只有位于正方体八个角上的那些小积木,是3面涂漆的。也就是说,3面涂漆的小积木的块数,等于正方体的顶点数,有8块;两面涂漆的那些小积木,位于正方体的两个面的交界处,但不在正方体的角上(即顶点处)。…  相似文献   

3.
1.正方体塔例1若干个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按图1所示摆成塔形:上面正方体中下底的四个顶点,是下面相邻正方体中上底各边的中点,最下面的正方体的棱长为1,平放于桌面上,如果所有正方体能直接看到的表面积超过8.8,则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______.(第10届高二2试)解设有n个正方体,此正方体塔能直接看到的表面,包括所有正方体的侧面,以及所有正方体裸露的上底面.由于这n个正方体的棱长,从大  相似文献   

4.
丢失的面积     
活动内容:拼接长方体、正方体时表面积的变化问题。活动准备: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玩具积木12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2个(可用萝卜切成)。活动过程:一、面积会丢失五.计算:①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②二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2.操作:把三个校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计算:先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求出它的表面积。3.比较:二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与长方体表面积哪个大?大多少?4.讨论:长方体本身就是用正方体拼成,为什么表面积会不相等呢?为什么正好是相差18平方厘米呢…  相似文献   

5.
动手搭一搭     
晚饭后,小明在房间里搭积本,正玩得高兴呢,爸爸走了进来,他从积木里拿出4个小方块,问道:明明,用这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要求从正面和侧面看到的形是什么形状?"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53~55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一)唤起旧知。师: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生:喜欢。师:请看,老师用这种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积木搭成的图形(课件出示:用1cm3的正方体积木搭成的两个长方体和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体积吗?生:第一个图形的体积是4cm3。因为它是由4个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所以它的体积就是4cm3。生:第二个图形的体积是7cm3。因为它是由7个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所以它的体积就是7cm3。生:第三个图形的体积是  相似文献   

7.
"老师,快来看呀!这是我搭的火车!"我来到潇潇身蒡,只见他把正方形、圆形、梯形、半圆形等各种形状的积木,一个接一个地摆成长长的一条,高矮有序,错落有致,多像一列火车啊.尤其是把那长方体的积木立起来,后面接着摆上一块正方体,正方体上再摆上一块半圆形的积木,真像火车头.  相似文献   

8.
数方块     
<正>小朋友,你喜欢玩积木吗?积木中有一种小方块,就是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当一些小方块堆放在一起时,有些小方块可以被看见,有些却被压在下面看不见了,这时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方法一:分类数我们可以把小方块分成“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两类,分别数一数。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2 ̄53页。教学过程一、猜:回忆观察方法师:(出示用布盖住的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积木)这是老师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积木搭成的一个立体图形,谁能猜出这个立体图形是用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学生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作适当提示,如学生猜10个,教师说“:猜多了”,学生猜1个,教师说“猜少了”。)师:猜对了!你们能猜出老师搭出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形状的吗?生:(片刻后)猜不出来。师:是啊,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吧,老师提示一下,然后请你们根据提示,搭成一个与老师一样的图形,就算你们猜对了,应战吗?生:应战!师…  相似文献   

10.
邵琴 《陕西教育》2004,(9):16-16
案例:《认识物体》 ①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积木,看看,你都认识哪些形状的积木?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 生:(互相说。) 师:能不能用这些积木搭成有趣的东西呢?同组小朋友一起搭。  相似文献   

11.
积木动物     
葛海刚 《小读者》2010,(8):61-61
有一块正方体积木.摆出了这三个样子。你能说出公鸡、熊猫、小鱼的对面各是什么动物吗?(见图)  相似文献   

12.
下面这组竞赛题都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初一年级的同学们,请你们开动脑筋,认真仔细地做一遍,然后对照后面的解答,看你能做对几道题?你的解法与这些解法一样吗?1.一条船航行于A、B两码头之间,顺流行驶40分钟还差4千米到达;逆流行驶需1奇小时到达.已知逆流速度每小时12千米,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1995年天津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2.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积木,每个正方体上相对的两个面上写的数字之和部是-1,现将这两个正方体积木并列放置,看得见的五个面的数字如图所示,则看不见的七个面上数字的和等于(第四届“希望杯…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一:如下面形状的硬纸,按虚线折迭,哪个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哪个不能? 问题二:桌上放着三块六面体的拼音积木,6个面上分别写了 A、B、c、D、E、F六个字母,而且三块积木上字母的位置是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入新课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在四人小组内共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学生进行了毫无头绪的感知活动……交流开始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共有11种情况,如图所示: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如何快速地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呢?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规律、提高解题速度,下面教你三招:一、排除一线"五、六"法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在一条直线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多四个,如图1,一条直线上四个小正方形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引入新课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在四人小组内共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学生进行了毫无头绪的感知活动……交流开始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开启学生空间、数量观念,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窗口。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学情,研究透彻教材中所蕴藏的能力训练元素,着力训练开发学生的数学能力。1从具体到抽象,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时,笔者按照让学生先实物再立体图形的顺序开展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四人组成一组,要求他们按积木的形状分类。学生很自然地把桌上的积木分成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四类。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  相似文献   

18.
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首先,我提出问题:请小组合作用1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是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借助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准备若干个大正方体的教具,安排好四人小组,并给每一组准备1只小象水壶和4个小正方体的学具。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道题:"请用48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积木,搭出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来。"粗看,这是一道操作性的题目,但实际上更需要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