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韩愈写的赠序不少,在他的文集中以“送……序”或“赠……序”为题的文章多达30多篇。他对赠序这种文体的发展是有极大贡献的,这一点为历代所肯定。他对这种文体作了许多探索,  相似文献   

2.
赠序文简论     
“序”作为文体有三义 :“书序”、“记序”、“赠序”。三者有不同的体制特征。赠序在表达感情、表现方式、体形三方面构成自己的审美特征。它根植于社会生活之中 ,有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和流变轨迹 ,反映出一定历史阶段的人情世故和作家的道德、风采。它是文体百花苑中的一株清香小花  相似文献   

3.
从赠序的文体角度出发,以唐代赠序为论述主体,以其辐射出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范围,界定了赠序文体的基本范围;梳理了唐代赠序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初盛唐时期赠序程式化的原因;索解了赠序从赠诗附序到众诗总序,直至脱离诗歌而最后拥有独立生命的文体诞生与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序,亦作“叙”,即序言,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作为一种文体,它既可以叙事说明,也可以抒情议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十多篇“序”,可分为二类,一是“赠序”,二是“著作序”。“赠序”为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作者往往结合对方的生活特点写成临别赠言,或对受“序”者加以勉励、推重、赞许,或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或针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明代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因同乡晚辈前来看望,  相似文献   

5.
序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一篇文章或者说明出版意旨、编排体例和作者情况等的一种文体。在古代分为赠序和书序两种。赠序是写出来送人的文章,如唐代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我们这里所说的序指书序,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相似文献   

6.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美。然而,对这篇“序”究竟是“书序”、“赠序”还是其他什么类型的体,似乎认识不同。有人认为是“赠序”,有人认为是“书序”。这可有必要翻翻古书,辨明泾渭。  相似文献   

7.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韩愈写的赠序不少,在他的文集中以送……序或赠……序为题的文章多达30多篇。他对赠序这种文体的发展是有极大贡献的,这一点为历代所肯定。他对这种文体作了许多探  相似文献   

8.
古文浩如烟海。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的文体也变得纷繁多样。如臣下写给君王的意见书,战国称“书”,秦代称“奏”,汉代变为“章”、“奏”、“表”、“议”四类,后来又有“疏”、“上疏”、“上书”、“奏疏”、“奏状”、“奏扎”、“札子”、“封事”等名目。有一些文体则相反,几种不同的文体同用一个名称。如同名为“赞”的,史传中的传赞和后来的画赞就不相同;同名为“序”的,写在书前的序和赠序也不一样。对于这些实同名异或名同实异的情况,前人说得好:“文体多名,难可拘  相似文献   

9.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韩愈写的赠序不少,在他的文集中以"送……序"或"赠……序"为题的文章多达  相似文献   

10.
序与赠序都是以序命篇,但二者却同名实异,序文是写在诗歌或文章前后的文字,述说写作的缘由经过或者宗旨、体制;赠序是古代亲朋离别前的赠文。二者在文体上别是一类。但赠序的产生却与序文有一定的关系,赠序脱胎于序文,由序文演变而来。本文从序文与赠序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写作方法予以比较,深入分析二者之异同。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文本研习,尤其是散文的分析鉴赏,讲求的是“形神兼具”。形,即文本的体貌特征、行文笔法;神,则是内在的思想精神、情怀趣味。“方式方法通用,文体目的相通”,既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策略。而古代的“序”(包括赠序、书序)又普遍具有散文的属性,因此,基于“形神”两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序是一种重要文体 ,肇始于毛诗序 ,时在战国末期与汉初 ,有大小序之分 ,缘书而作 ,主要用来介绍作者生平、创作动机、目的与书的体例等。唐宋时期赠序是独立的文体 ,相当于赠言。序有自序和他序两种 ,位置有先后。序和跋、引等文体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朝文学家宋濂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为历代所传诵,尤其是对孜孜求学的莘莘学子大有裨益。作为文体,序有两种:书序和赠序。书序比较早,主要叙述  相似文献   

14.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朝文学家宋濂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为历代所传诵,尤其是对孜孜求学的莘莘学子大有裨益。作为文体,序有两种:书序和赠序。  相似文献   

15.
韩愈赠序类散文艺术特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愈的赠序类散文艺术特征丰富多样,既气盛言宜、浩乎沛然,也怪怪奇奇、炜晔谲诳,形成了“雄直”、“怪丽”、“委婉”的艺术风格。了解韩愈赠序类散文的这一艺术特征,对研究韩愈赠序类散文的创作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赠序文是韩愈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历来受到评论家称道。林纾在《韩文研究法》一文中称“赠序是昌黎绝技”,“昌黎集中铭志最多,而赠序次之,无篇不道及身世之感,然匪有同者”。姚鼐在《古文辞类纂》的“序”中说:“唐初赠人始以序名,作者亦众。至于昌黎,乃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可见,韩愈的赠序文乃同类作品可供取法的典范,其不拘一格,借题发挥,艺术技  相似文献   

17.
唐代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千余年来不可多得的一篇箴规性赠序。理解这篇序中的“感慨悲歌之士”是掌握该序的关键。那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探讨韩愈赠序在文体美学上的个性化突变,初步阐释唐代赠序的生存土壤和传播路径,并点出赠序在接受与再接受的过程中所给予自身以及读者的新生。  相似文献   

19.
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一篇千古传颂的佳作,其行文多迂回曲折,用语宛转含蓄,初中同学读这样的文章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阅读提示”语),会有不小的难度。这是一篇赠序,是韩愈赠给其友董邵南的。为读懂此文,先得了解“序”这种文伴以及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序”的含义发生过多次变迁,后来又成为一种文体名称。到东晋时期,山水在“序”中有了较大的比重。东晋山水序从文章结构到语言上都具有开启山水小品文的意义,并且这一文体在叙述内容上也有自己的拓展。同时,由于山水序还没有完全成为一种独立文体,恰恰使它成为最能体现东晋时代美学追求的文本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