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何少君 《广西教育》2006,(1A):75-75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观念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不快。怎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反思.教师才能加速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反息,反思什么?  相似文献   

2.
杜英林 《天津教育》2008,(11):22-23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随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反思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今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分析教学问题的深邃程度,为教师提供审视教学的“慧眼”,  相似文献   

4.
董宗仁 《云南教育》2005,(26):48-48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自我反思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和教师的一种素质。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途径、方法是很多的,只有抓住重点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彩”和“砸锅”两种课就是教师自我反思应抓住的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开展学习培训、多维评课、教学反思、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才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承的关系。一方面,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广大一线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看,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最终看教学。因而有专家认为,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一所学校办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办学策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适应新课程的需求呢?我们认为在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可能的途径中,对话与反思不失为两个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浅谈语文教师教学中的自我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反思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反思: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问题。教师只有经常反思,才会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去发展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最终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学反思也正逐步为教师接受,为新课程改革增添了活力。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才能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反思可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内化新课程理念,不断思考、改善教学实践,让教学处于理性的状态之中,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助燃剂。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反思,要善于反思,要勤于反思。教学反思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教学反思、勤于教学反思、并持之以恒地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对每个教师来讲是面临新的开始。如何按新课程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快速提升自己,引领自己?我想: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讲究策略才能百战不殆。那么,针对自己的生物学科要反思什么?怎样反思?本文将结合自身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必须要学会反思,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反思必须把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和途径,才能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加快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与课改是同步成长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对新课程的必须保证。因此,教师只有强化自主发展意识、专业创新意识和反思研究意识,才能促使自己的专业能力能持续发展,适应新课程对历史专业老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成为研究型和反思型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讲得好,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教师应该反思。课上得不够好,有差距的教师更应该反思。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通过哪些途径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地理教学反思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学反思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才能将理论和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我校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和目标,要求课后教师写教学反思,但有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跟记流水账似的,只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并不大。很多的老师也有这样的反映;哪些内容是值得深入反思的?怎样才能进行深度的反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鑫 《考试周刊》2013,(72):133-133
<正>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总结,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领域的深层次思考,教师在思考中不仅能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还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教师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课程理念只有转化成教师的教学实践才会有效,而理念到实践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内化、反思、实践并检验的过程,并借助于外界的反馈性评价和自我深层次的思考,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随着教师缄默性知识的增加,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改良教学行为,并通过不断发展与创新性应用,在获得预期设想的结果后,满足教师自我尊重性地发展,这些一旦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就会形成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必须要学会反思,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反思必须把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和途径,才能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加快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