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建设服务型大学的重要途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建设在遵循其自身逻辑的同时,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特色、行业发展趋势等外在环境,在服务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下进行学科与专业整合,实现专业建设内在逻辑与外在环境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外在与内在两个维度,涉及专业教育、专业制度、专业伦理三大要素。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建国后历次大学教师分配制度改革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关键岗位意识,理顺个人与组织关系,不断推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专业设置是地方高校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措施。南通大学作为南通唯一的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主要产业发展存在背离现象。以地方三产发展为依据,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群;重点学科、专业要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源泉;专业建设从对重点大学的盲从转向自主创新,增办由于行业升级发展所需的新学科专业,是地方大学专业设置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背景下,在遵循基本的专业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更应有自己的特色——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脉搏前瞻性地设置专业,并对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而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内在与外在环境,同时,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而教学与科研并行发展的愿望和教学与科研不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应不断完善大学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评价机制,而大学教师在关注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学术人”的角色,提高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大学是大学发展的新阶段,源于美国的赠地学院,是大学服务职能的继承和发展。服务型大学的产生是大学内部规律演变的必然结果,又是环境和社会需要催生下的产物。培育服务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其具体措施主要体现为:关注学生顾客的利益,全面融入社会和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地方开放大学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其科学定位,秉承教育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地方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在服务地方发展战略需求中办出特色。天津开放大学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天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凝炼学科方向,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学习经历与专业学习对接、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入口多出口的课程体系设置等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玥 《高校教育管理》2011,5(2):63-66,71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价值回归的角度,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在合法性方面存在如下问题:缺乏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兼顾;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的处理不尽完善;对政策利益主体——大学教师真实需求的关注仍然缺乏;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创建不够合理。考察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合法性即是要正视这样的事实: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符合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起到显著的支撑引领作用,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应用型大学也迎来发展的良好时机。推进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大湾区复杂的宏观环境直接影响着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借鉴PEST分析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和而不同的政治环境、强弱不等的经济环境、同根异形的文化环境以及革故鼎新的技术环境等宏观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着重分析大湾区宏观环境给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可为正确研判大湾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前景提供一种逻辑思考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方多科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特点,从地方多科性大学特色出发,阐明了地方多科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探讨了生物技术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以及素质教育等基本问题。专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之所在,应从大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大学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大学教师专业忠诚于学科文化等方面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同时,以教学学术为切入点,通过完善教学学术评价制度和培育学科文化等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逻辑。学术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教师的理想,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于学术性。  相似文献   

12.
为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机遇,部分开放大学出台了鼓励学术创新和双元教学(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制度,教师可从中选用有利自身的规则与资源。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开放大学教师如何在一体化制度下维持自身专业发展动力。研究发现,名义上提供双重支持的制度,因与教师工作及发展逻辑错位,促成了对教师发展动力的惯性剥夺,并导致边缘化的教师陷入动力弱势累积的境地。尽管教师在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动力策略,但都与制度瓶颈不期而遇,先后造成外向动力剥夺和内向动力剥夺。意图良好的制度,其后果远不及预期:多重情境规制、多元规则束缚、多样资源疏离,消解了个体与开放教育事业的耦合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悖论,是因为将开放大学专业逻辑等同于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专业逻辑,脱离教师及学校发展本质。改进传统专业逻辑构成要素——规范基础和权威来源,塑造开放大学专业逻辑,可为疏导新时代制度转型与教师发展间的结构性张力开启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在于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突出"应用性"。在此目标框架下,处理好法律专业的"社会性"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点。试以此为逻辑起点,剖析解读法律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从历史和当下两个视角出发,运用纵横坐标系方法,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德国等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中获得启示,提出"双师型"队伍建设意见,以求为地方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法律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教学型大学一般以培养本科生为主要任务,主要为地方性大学,专业建设应以当地经济发展为导向。笔者认为教学型大学财政学专业建设应注意三点:(1)财政学与公共管理的相互融合是财政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向。(2)专业建设中应突出地方特色、迎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且注意培养自己的专业比较优势。(3)把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在准确把握实践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大学”是类型学范式下的先验性概念,建设应用型大学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选择.策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化解特定高校生存发展困境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现实与实践逻辑.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分类参照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知识与理论逻辑.建设应用型大学既要应对理论逻辑上的困惑,又要解决实践逻辑上的困境.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需遵循历史演进的逻辑、高等教育分类的逻辑以及实然与应然的逻辑。转型中面临不少的困境,如地方大学自我认同隐藏危机,行政统一规制与大学多元发展出现矛盾,不同类型院校转型面临分歧,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遭遇瓶颈。此外,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若干关键性问题尚难以突破,如何化解困境是实现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趋势要求教师教育大学化。努力实现教师教育文化在综合性大学里的生长。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教师教育教育(师范)学院化的制度文化,加大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文化建设,促使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服务型大学的缘起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大学是大学发展的新阶段,源于美国的赠地学院,是大学服务职能的继承和发展。服务型大学的产生是大学内部规律演变的必然结果,又是环境和社会需要催生下的产物。培育服务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其具体措施主要体现为:关注学生顾客的利益,全面融入社会和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大学最基础的系统工程,西部地级城市新建地方大学在学科与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学科实力不强,专业无特色。西部新建地方大学只有加强应用学科与应用型专业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专门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同时结合我校目前实际,已有能源学院、材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认证,因此研究"如何开展以培养学生为主的专业认证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旨在探讨应用型本科质量内涵,强化质量指标,与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关系,强化质量指标的路径和模式,为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