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多种群赤潮的非线性动力学生态模型,应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理论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赤潮发生的条件和原因.阐明赤潮爆发的内部机理.研究结果对赤潮的预测和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地理》2005,(5):45-51
1.一般认为。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突然异常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赤潮;2.赤潮的颜色可因形成赤潮的主要浮游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3.我国广东、山东、浙江、辽宁和上海近海,长江口、珠江口、辽东湾、杭州湾、莱州湾、大亚湾汕头——汕尾海域以及天津近海是赤潮多发区:4.赤潮的发生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有关:当有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  相似文献   

3.
赤潮漫谈     
赵彦顺  李桃楼 《化学教学》2000,(1):26-26,27
在海洋的近海处和湖泊中,有时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着成片的带状或块状的东西,呈现红色或绿色,这是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群落所组成的,称为红潮或赤潮.近几年来,中国海域经常出现赤潮现象.1999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又一次报道,1999年我国出现赤潮主要在莱州湾、渤海湾西部、长江口、珠江口等水流不畅、污染严重的区域.一、赤潮产生的原因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所引起的,水体污染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据研究表明①,藻类等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25~30种元素.除大量的碳、氢、氮、磷外,还…  相似文献   

4.
1.赤潮赤潮主要是人为过度排放含磷、钾等养分的生产、生活污水引起的。即由于富营养化,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 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7月2日河北省沧州市歧口附近海域发生面积400平方公里的赤潮以来.相继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更大面积的赤潮,对我国渔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成红色、橱色。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赤潮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存在着一些误区。现将教学中的体会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海洋浮游生物中,有许多单细胞微小生物,由于异常地急剧繁殖并高度密集在一起,从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称为“赤潮”。赤潮并不都是呈现红色,不同的赤潮生物所引起的赤潮的颜色不同。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虫引起的赤潮呈现绿色;由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现红褐色;由蓝藻类的淡红发柬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现黄褐色。因此,通常人们所说的赤潮,实际上并不都呈现红色。  相似文献   

7.
沈韫芬 《科技文萃》2000,(12):137-138
海洋中产生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记载,主要是鞭毛藻类和鞭毛原生动物过度繁殖,使浅蓝色的海水变成红色、橙色、黄色或褐色,生物学家称之为赤潮.引起海水变色的赤潮有300种左右,其中约70种能产生毒素.由于污染日益加重的原因,加之这类生物繁殖甚快,海洋中大面积地发生赤潮,直接危害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并通过食物链殃及人类.这种赤潮称为有毒赤潮,是当今赤潮灾害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吕颂辉 《科技文萃》2004,(11):39-43
近年来,有关赤潮和赤潮所造成灾害的新闻频繁见于报刊和电视等媒体,人们对赤潮这个名词也耳熟能详.2004年以来,我们国家就已经发生并报道了多起规模较大的赤潮事件,其中包括5月份发生在东海浙江沿海海域的原甲藻赤潮,面积达10 000平方千米,世界罕见;6月11~18日,在渤海黄河口海域发生了棕囊藻和米氏凯伦藻赤潮,总面积超过5 000平方千米;在南海大亚湾海域,6月14~17日也发生了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红海束毛藻赤潮.赤潮几乎覆盖到了整个中国沿海海域,对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传统现点认为,海水入浸只可能对海岸区域含水层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而不可能对近岸海域中海水本身的水质产生明显影响.本在分析和介绍当今国际上对滨海地区地下水动态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水入浸对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近年频发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给海洋渔业带来致命打击的赤潮,是近岸海域受到严重污染的突出表现,而本的分析认为海水入浸是赤潮的潜在诱因.  相似文献   

10.
赤潮是海洋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所谓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海水颜色出现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异常变化的现象,甚至还可能出现无颜色的赤潮,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总之,赤潮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内陆的湖泊、河流也可能发生赤潮生物疯长而引起水华(淡水中称之为水华,海洋中则称为赤潮)。那么赤潮究竟有哪些危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1.
赤潮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 ,从而引起水体变色 ,这种自然现象 ,就是通常所说的赤潮。赤潮因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水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有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而另一些生物如裸甲藻、梨藻等引起的赤潮 ,并不引起海水呈现特别的颜色 ,可见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1 赤潮形成的原因(1)海水富营养化 赤潮检测结果表明 ,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 ,氮磷等营养物质大大超标 ,富营养化。而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某些金属 ,也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赤潮赤潮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都是红色的吗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随  相似文献   

13.
1赤潮的源起与概念1.1赤潮的源起关于赤潮,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赤潮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 2 0 0 0多年前 ,居住在红海海滨的古埃及人就已发现 ,海水会在一夜之间变成红色 ,紧接着水中的鱼虾也跟着遭殃 ,海水中一片片浮尸。人们惊恐万分 ,把它当作神在发怒 ,并虔诚地记录下来 ,称之为“赤潮”(redtides)。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口增多 ,近 2 0 0年来 ,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年度自然灾害 ,是海洋三大公害之一。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并非都是红色 ,赤潮的颜色 ,主要由形成赤潮的优势浮游生物种类的颜色所决定。以夜光藻为主形成的赤潮 ,呈红色 ;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为绿色 ;由淡红束毛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近年来 ,我国已成为…  相似文献   

15.
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大面积、高频度、多种类、快节奏的赤潮灾害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加强对赤潮发生机制及危害的研究、加大防治力度,建立一个完善的赤潮监管体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赤潮发生的主要危害、成因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蓝色的海面 ,突然泛起“红霞”。人们也许认为这是大自然给海水增添的一笔绚丽的色彩。其实 ,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海洋生态灾害 ,是被称为海洋生物“美丽杀手”———赤潮的暴发。一般认为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忽然异常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赤潮。赤潮的颜色可因形成赤潮的主要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由甲藻、夜光虫、硅藻等浮游生物产生的赤潮呈红色、红褐色。已知的赤潮生物有 5 0多种 ,其中多甲藻、裸甲藻、原甲藻、夜光虫等 10多种最为常见。赤潮在海域的分布常呈条状或块状 ,面积可从几千平方米至几千平方千米 …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2001,(4):36-38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一选择题 2分 ,共 18分。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 ,当赤潮发生时 ,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 ,并对生物造成危害。(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 .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   )(2 )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 (   )…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一选择题2分,共18分。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   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赤潮的成因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对防治海洋污染,减少赤潮发生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9年和2010年4~10月份对三沙湾海域生态环境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118种,其中硅藻门有36属93种,甲藻门12属25种,主要的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ttm)、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cordenskiotdi)、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冕孢角毛藻(Chaetocerossub secttmdus)、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ma)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回归相关性分析表明,湾内浮游植物的分布季节和丰度受到多种环境理化因子的影响,水体pH、DO、COD、Chl—a对赤潮发生期间环境状况及赤潮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尤其在6~8月间与赤潮生物细胞数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