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较常用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并依据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和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规则的完整性等因素将民族传统体育划分为:竞技类、游戏娱乐类和武术散打类。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运动的分类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体育运动划分为竞技体育、健身体育(或称保健体育)、医疗体育(或称康复体育)三个支系,各支系还可按其属性特征逐级划分下去。这种分类有利于理顺各种关系,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体育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竞技体育及体育公共服务做出界定;将竞技体育资源进行了具体的分类与细化,依据参与竞技体育的各个要素向体育公共服务转化的不同层次将竞技体育资源划分为竞技体育现有资源和竞技体育潜在资源两大类,并将这两大类进一步细化;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为竞技体育资源向体育公共服务的转化提出了具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从思想史视角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分类内容及思想进行谱系性考察。研究认为:"体育分类"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①凸显体育军事化思想的分类;②引入体育教育化思想的分类;③彰显体育"本土化"思想的分类;④赋予体育"使命化"思想的分类;⑤呈现体育"多元化"思想的分类。体育分类的历史演变浓缩了我国体育"本土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也暴露出我国体育分类研究受到实用性、工具性思想的掣肘。启示:需要重新界定"体育分类"概念,解构和重构体育分类研究问题域,构建体育分类研究新范式。同时,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加强体育基础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思想史视角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分类内容及思想进行谱系性考察。研究认为:"体育分类"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①凸显体育军事化思想的分类;②引入体育教育化思想的分类;③彰显体育"本土化"思想的分类;④赋予体育"使命化"思想的分类;⑤呈现体育"多元化"思想的分类。体育分类的历史演变浓缩了我国体育"本土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也暴露出我国体育分类研究受到实用性、工具性思想的掣肘。启示:需要重新界定"体育分类"概念,解构和重构体育分类研究问题域,构建体育分类研究新范式。同时,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加强体育基础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体育场所标准建设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探讨了《体育场所等级划分》标准制定的基本规则,即准确性、实用性、统一性、前瞻性,得出了划分体育场所等级要遵循客观可分性、大众体育消费和竞技体育消费相结合的原则,以期对该系列后续标准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技能的分类与划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结果认为, “分类”与“划分”产生了混淆现象,有必要理清它们之间的概念与关系;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对运动技能进行了重新划分,并提出了重新划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现行体育概念的逻辑学思考后,提出了较为简练的定义;并对体育概念外延进行划分,提出了以目的为一次划分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体育规则是体育运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从哲学视角,分析了体育规则的分类、作用及合理性问题,对于各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众体育管理体制是大众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和,是实现大众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全国高等学校<球类运动排球>(2001年、2005年版)和全国体育院校<排球>(1999年版)两大全国统编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排球技、战术分类与命名的科学性.认为教材的分类基本符合知识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和运动发展规律原则.同时,就某些观点与吕品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2.
“体育”已经是十分熟悉和经常使用的术语,难以给出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体育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一种历史过程,“不是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体育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是一门纯理性的科学,因而其分类是一种功用性归类,不是自然分类。本文根据体育“两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案,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和理论为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运动竞赛项目的竞赛方法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揭示竞赛方法的共性特征、本质联系及内在规律为目的,以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中所有竞赛项目为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竞赛项目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深入具体项目的比赛过程,抓取不同种类项目用作比较的参照系的共仅属性,并以参照系的共仅属性作为分类标准,实现了运动竞赛项目分类,提出了“竞赛项目分类体系”和“运动竞赛项目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进行科学分类是体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指出体育分类“三分法”的不足,建议采用“二分法”对体育进行分类,旨在明确体育的基本概念、进一步推动体育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兰君  刘燕舞 《体育与科学》2006,27(6):11-13,22
国家统计局新调整公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已将体育与娱乐、文化并列升级为第三产业下的第一门类,与联合国使用的产业分类标准正式接轨。在这一背景下,原有的体育产业分类方式愈来愈显示出与经济学原理、我国国民经济分类背景及产业发展现状的不相符合。本文就体育产业的内涵进行探讨,重新提出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概念与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概念和分类的正确界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目前国内外许多体育专家、学者对此虽有不少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互不统一,给实际工作带来许多困惑和干扰。本文就确定概念与分类的原则;从现代化体育的发展看概念与分类;“三分法”的利弊比较等出发,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及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分类及其项目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由于竞技体育的本质在于竞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共同特征是竞技性,导致其项目和项目群的差异必然在竞技性方面有所表现。所以.从竞技的角度考察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更有利于揭示其项目本质特点和项目群特征。分别以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竞技性质和竞技特征为分类标准对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以竞技性质和竞技特征为分类标准对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进行二阶分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对项目群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不同项目群的训练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体育产业指标体系设置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明 《体育科学》2006,26(2):86-90
进行产业分类和统计有助于人们认识我国体育产业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对体育产业的首次定位,使我国体育产业指标体系的设置由需要变为现实。把体育产业指标体系分为主体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设想,符合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实践。在统一统计口径的基础上,我们将获得体育产业的常规统计数据,并与国际统计资料进行衔接和转换。这对于科学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证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详细地梳理、概括和总结,进而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标准,即项目最显性的表现形式,将百余个项目分为技巧类、竞速类、较力类、弹射类、击打类、掷接类、攀爬类、武技类、舞艺类等共计10大类。  相似文献   

20.
运用历史与现实、层次与类型以及系统的整体性对体育概念及其分类进行探讨,指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全面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以其活动主体和目的为依据可分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组成部分,体育的方法手段,知识理论,场地器材是一体化的,竞技只是体育的一种活动形式和方法,将体育与竞技分开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